再過20年,我們繼續反抗,繼續相愛《玫瑰色的國》
4月
22
2014
玫瑰色的國(讀演劇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0次瀏覽
鴻鴻(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台灣的文學、劇場、電影,很少看到預言體的作品。原因很簡單,台灣的政治情勢浮動不安,國家前途一線懸命,任何對未來的預測不僅需要想像力,更需要勇氣。吳明益《複眼人》寫環境、伊格言《零地點》寫核災,都是單點突擊,出身台大戲劇系的「讀演劇人」這齣《玫瑰色的國》,卻一口氣預言往後20年台灣的變遷,展現了大膽的史詩企圖。

《玫瑰色的國》有七個典型人物,交錯形成五對情感關係,以大時代中翻滾的小人物,處理統獨、核電、族群、土地開發、多元成家等等眾多議題。以大學話劇社的成果發表演出為中介/中界,向前後延伸成為時空交錯的後設結構,自由出入於過去與未來,得以有效聚焦人物及社會情境的今昔對比。戲中戲以四六事件到太陽花運動的抗爭史作為參照,雖無篇幅深述,卻足以拉出歷史座標與情緒記憶。以人物為主的敘事有條不紊,各議題的呈現都能抓住爭議核心,加上煽情的音樂和大規模的舞蹈,推演出令人信服的戲劇力度。

每個人物的設定都具有典型代表意義:中學的一對同志情人後來成為縣長與社運人士,戲中戲的左翼情侶後來成為核四及生技的公家職員,曾經保守右翼的女孩在中國夢碎後找回自己的越南文化血緣,曾被官場文化誣陷的研究員成為紀錄片工作者……立場有左有右、有統有獨,卻又因生命經歷而轉折換位,同時各自的身份又交織著原住民、新住民、基督徒等不同的背景認同。每個元素都在劇情中互相作用,無一虛設。例如社運份子向曾是舊情人的台東縣長抗議開發主義,爭取保留部落傳統,縣長卻質問他的同志身份如何能被部落傳統及基督教義接受?證明改變之必須。如此精巧絕倫的辯證,劇中比比皆是,不斷逼迫觀眾重新思考自己的意識型態盲點。

未來的台灣,在劇中經歷了核五興建、兩岸統一、台獨公投失敗,似乎一路沈淪。從來悲觀的預言(如《1984》、《廢墟台灣》)總是以警世寓意呼喚觀眾挺身而出,動手改革,不要讓預言成真。《玫瑰色的國》雖然亦有此意,然而當人物栩栩如生之時,全劇的重心反而變成「即使世界越變越糟,我們還能如何生存?」當20年後,台灣獨立、非核家園、環境保育、多元成家仍然遙遙無期,這些人卻因生存的需求,而更堅定地追求這些價值。這成為這齣戲最難能可貴之處。反抗不再僅僅基於進步理念,而是歷盡滄桑與屈辱之後的生存之必要、肯定之必要、溫柔之必要。

在基隆的小劇場演出,這齣戲的物質條件極其陽春。但縝密的編劇、真摯的表演、和靈活的場面調度,讓人渾然忘卻舞台中央有三根阻礙視線的廊柱。簡單的道具運用十分出色,如摺椅一收起,便成為鎮暴的警盾;三組雙人椅錯落定位,便成為遙迢馬路上的同行車輛。這種彷彿八0年代小劇場的克難精神,和劇中在艱困處境中抗爭的情懷表裡呼應,煞是動人。舞蹈的運用更兼具串接與抒情效果,例如旁白描述縣長捨棄同志身份投入主流社會的發跡經過,同時他的同性情人以賣力的獨舞表現內在的掙扎與痛苦,用蒙太奇手法將稍嫌粗略的情節鋪展賦予了情緒的力量,將觀眾牢牢鎖在人物的內在情感當中,十分高明。

雖然在基隆演出,讀演劇人選擇以不售票吸引遠程觀眾,又邀集一批藝術家與公民團體參展,努力將這齣戲的內在精神延伸到更豐富的外在連結。種種良苦用心,都無虛發。從這裡開始,我才覺得如果又有人要搞什麼定目劇,不再是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我衷心企盼更多觀光客和在地人,能看到這部時代精神的傑作。而編導周翊誠和「讀演劇人」,也必定會成為太陽花世代不可忽視的代表團隊。

《玫瑰色的國》

演出|讀演劇人
時間|2014/04/20 14:30
地點|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島嶼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