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過方知痛的感觸《涼夜》
7月
16
2014
涼夜(螢火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9次瀏覽
何和威(淡江大學大傳系學生)

《涼夜》(The Night)是螢火蟲劇團所籌備的舞台劇,這是一部刻劃男同志內心細緻及人性掙扎衝突的戲劇。《涼夜》導演兼編劇由韓江一手操刀,劇情內容說及兩個男生大安、阿慶的故事。大安是一名警員,某天準備上班,穿好制服後毅然請假翹班。大安深覺得警員隊友裡有沒有他,任務工作依然可執行。

一部好的舞台劇,在表演上能反映出生命且感動觀眾,就是好的戲劇。《涼夜》在舞台時間90分鐘演出,把大安和阿慶的同志身分壓抑,表演出同是身為同性戀卻在不同情況下遭受同樣寂寞、壓抑表現出無異。大安和愛人相戀多年,卻無疾而終;阿慶因為母親催婚,同樣飽受壓力而寂寞。舞台上的場面調度,把中央舞台放置了黑色床褥,右下角則是一張桌子與椅子,極簡的道具卻巧妙的把兩人「交匯」在一起。

戲劇開始,所有劇組的工作人員及演員的介紹在黑色螢幕上出現,就像電影般介紹開始。配樂主旋律近乎貫穿串場,飾演大安的古賀仁開始從左上角黑幕出場。中央舞台的床是他住宿最要的場景,大安穿著好警察制服後,在離開住所後不到十秒,返回撥電話向派出所請假。

電話在整場戲劇扮演極具重要的元素,包括大安和阿慶的聯繫,進出場的電話鈴聲特效都是經常頻密出現。這似乎告知現今人手一機,離不開手機生活的人們,劇組貼近人們的真實寫照的刻劃。

阿慶身分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是透過他與母親的對話之間,可看得出阿慶已到適婚年齡,卻難於啟齒向母親透露出櫃言語。阿慶體格高壯,在同志交友手機軟體認識大安。其實兩人曾經密訊過,不過在圈內的世界人來人往,彼此未能留下印象。此次,大安心情低落極致,窗外下起滂沱大雨,單獨孤處的他憶起相處約十年的伴侶,杳無蹤影而心緒低落。

此刻的夜晚,午夜涼風習習卻也教人心碎。這也是愛得太重的人必須承擔寂寞之重。大安身為一名警察,其身分既在同志圈非時尚圈,也因此守制度、奉公守法的男子漢氣概世俗社會眼光的寄託,難免有別於他人的壓力。加上家裡的小妹患病在身,其逃避家庭多時無法獲得家人理解,壓抑說明了他的苦衷。

「逃避」,圍繞著在世的同志,尤以家庭的壓力更是教人無法呼吸。常言道:「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時代的價值觀不同,生於六七十年代的男性們,若是自己喜歡同性,更在傳統家庭的父母眼中形成很大的無形壓力。經常無法表露自己的愛意與選擇,大安因此在外與愛人共租了住宿相處,無奈好花不常在,兩人分手,而大安的男性伴侶卻也因此失蹤。

這樣的孤單寂寞,更是教人撕心裂肺。演員古賀仁飾演的大安角色,把失魂無助絕望虛無的男同志表現出頗讓人憐憫,尤其每當主旋律歌曲《今宵多珍重》出現,更教我們同深感受。愛情是不分性別男女,熱戀期間「我們緊偎親親,說不完情意濃,我們緊偎親親,句句話都由衷。」相處久了的愛情也因此相互坦認彼此的愛意猶如「不管明天,到明天要相送」,此時僅能「戀著今宵,把今宵多珍重」。是什麼,讓這些孤獨靈魂走向不歸路,把人生最美好的感情當作賭注,賠上餘生。佛道有曰:荼蘼花開,荼蘼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獨特的。感情如茶蘼花季般,用情最深、愛的最真,最後如荼蘼般盛放鮮花,花開過之後人間卻再無芬芳,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有人說,花兒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飛翔。

那是愛過方知離開的痛經歷的感觸,若非人生歷練未到此處,恐怕也未能體會孤枕難眠痛心思念的感觸。大安這角色,古賀仁把男性肉體的寂寞,在身體外表的層面壓制內心絕望中表現出來,讓人同深感受其無助的厭世。

後來大安嘗試舉槍自盡,但因和阿慶私密有約,才優柔寡斷間斷。雖然劇情兩個男人的互動在舞台劇情空間上,是沒有真正接觸過,僅僅透過時下流行的手機交友軟件的互動中,看見編劇用心良苦的加入時下元素,在大安和阿慶這樣時代生活的同志壓抑,無論逼婚、分手等情境,會讓同深感受的觀眾有所共鳴。

阿慶是從右上角黑幕出來,他是在自己家中的閣樓,母親似乎在樓下頻密的喊話,要阿慶走出房間(走出櫃子?!),但是阿慶百般不願遇到母親,頻以諸多的藉口推搪,包括不願意替妹妹的朋友買東西、護花等避免接近異性,有場大膽意識的場面是阿慶在自摸、自慰的當下,母親大人在外呼喊阿慶下來,惹得在場的觀眾噗哧一笑。最後阿慶還是在母親催婚,認識異性的嘮叨下,終於勇敢的向母親……

觀賞的過程,燈光打在角色出現的變化不多,反倒中間一場關於大安走向自轟的時候,主題歌曲《今宵多珍重》演唱,紅色劇烈的轉場情緒較大,似乎表達大安的內心世界臣服於現實的無奈、絕望,歌聲繞樑頗為感人。

最後,《涼夜》是一部能讓同志感同身受的劇情戲劇,其內容把許多現實的人們心聲表現出來,尤其在傳統價值的家庭觀念下成長的人們,即在職業和長輩的雙重壓力下,無法表現自己的愛慕同性情愫感情,被迫妥協安逸世俗的社會。這是一齣有經歷的人們,無法自我了結卻可透過這部戲劇抒發自己多久以來的壓抑,情緒獲得解放而產生共鳴。根據現場觀察,群眾似乎百分之八十,應都是衝著飾演阿慶這個角色的董浚凱而來的吧!

《涼夜》

演出|螢火蟲劇團
時間|2014/06/2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劇情連貫性不足,破碎的分段劇情也只是為了要敘說同性戀情在面對現實的無奈與掙扎,對於試圖解讀該劇主題動機的觀眾而言,多少都會覺得有隔靴搔癢,未足盡興之感。(王妍方)
6月
28
2014
導演展現演員心境的手法,在同個時空裡展現兩種處境,演繹兩人的生活經驗,並將他們串聯、交纏,創造出「見與不見」、「巧合性」及「衝突的美感」來延伸整個故事的張力,讓平凡的劇本有了新生。(徐亦德)
6月
26
2014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
交織性不斷出現在這作品中,口語和手語,舞蹈和敘事,互為翻譯,由此織就為新的劇場文體,成為既是人魚,也是周佩,也是巴奈的故事。
10月
21
2025
對於前者,劇作將重心放在各角色之間漂泊處境的共通性,以此理解老兵的「移民」處境,這部分是成功的。然而,老兵所經歷的,不僅是空間上返鄉無門的地理流離,更是曾經信仰的民族精神與政治理想在歷史洪流中早已式微與斷裂。
10月
17
2025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