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的你不過就是一面的我《哈姆雷特》
4月
26
2017
哈姆雷特(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4次瀏覽
方姿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班)

當九位演員排排坐在化妝鏡前,開場,對著鏡中的自己問:「你是誰?」看見的是他人還是自己?此刻,他們是角色還是演員?「……一隻眼睛高興,一隻眼睛落淚/喪葬中有歡樂,婚慶中有傷慟。……」【1】為了合理化娶前任王后這亂倫的婚姻,第一場第二景,新上任的丹麥王柯勞狄【2】一出場就有一大段獨白供他辯解,說法高明。在OKT版本,柯勞狄與鬼魂(被毒害的前任國王老哈姆雷)是由同一演員飾演,如同這段台詞的矛盾且重複了兩次:一次是更動場景(燈光昏暗閃爍移動化妝鏡)說得斷斷續續,配合著怪異又瘋狂的笑聲;隨即場景落定,柯勞狄在台中央亮相,正式且看似平靜的又說了一次,為什麼?當柯勞狄和葛楚(王后)勸說哈姆雷留下,當父親波龍尼和哥哥雷厄提勸說娥菲麗別輕易相信哈姆雷的愛情,哈姆雷和娥菲麗從臉上撕下一張又一張的「臉」。鼠人與哈姆雷如影隨形,被捕的是柯勞狄還是哈姆雷自己?還有貫串整場演出震耳欲聾的音效聲,成了我們進入故事的阻斷器。

「人的幸福與不幸均體現在行動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種行動,而不是品質;人的性格決定他們的品質,但他們的幸福與否卻取決於自己的行動。」【3】我們所知的哈姆雷的悲劇便在於 “ To be or not to be”行動上的猶豫,使他錯過復仇的時機又一錯再錯。而布萊希特則認為觀眾若能在看戲的過程中,透過劇中角色體悟到自身是有行動意志的,透過抉擇便能重新創造命運,不若古典悲劇人物無法擺脫自身命運的安排。

我認為OKT版本便是以此方向重新詮釋《哈姆雷特》,上文中於觀戲過程中的諸多疑問(當然還有更多)皆是考驗觀眾是否能在角色與演員於舞台上,隨著情節跳躍在真實與虛假間,重新審視這作品與自身的關聯性。看著鏡中問:「你是誰?」,鏡中的人像是我們無法看清楚的自身,透過鏡子看見了一個完整的像,完整的他者,但也曉得那個他者就是「我」。柯勞狄真實面對自身慾望,弒君取而代之,卻必須得在眾人面前虛情假意。由同一演員飾演的老哈姆雷,將強烈的復仇慾望加諸在兒子身上,難道比較高貴嗎?「我很知道你們塗臉的把戲。上帝賜給你們一張臉,你們自己又去再造它一張。」【4】指責他人虛假的哈姆雷,為復仇裝瘋賣傻就是真誠?他和娥菲麗從臉上撕下「臉」的時候,接著他們都必須成為更虛假的人。

但可惜的是,飾演哈姆雷這名演員的表演的始終如一,除原先寫定的台詞外無法看見他的猶豫(若這是導演要的詮釋對於原著繼續進展有礙),因此也無法了解他為何採取行動。而飾演娥菲麗的演員,春心初萌是真,父親的死傷慟也真,但再次出現在葛楚飲毒時,重複的瘋癲狀態便削弱了原本的力量。鏡前鏡後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若能瞭解鏡中的「你」不過就是一面的「我」,是否就能重新認清現實,哈姆雷必定要復仇才能是王子嗎?雖觀賞的過程許多使我感到疑惑的手法不停中斷看戲的快感,但走出劇場後的諸多思考也彌足珍貴。

註釋

1、引用自彭鏡禧譯註《哈姆雷》,頁117。2014年由聯經出版。

2、本文使用之譯名皆引用自彭鏡禧譯註版本。

3、引用自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註《詩學》,頁64。2001年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4、同註一。

《哈姆雷特》

演出|立陶宛OKT劇團
時間|2017/03/3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不諳原作的觀眾,會對下半場急速剪接串連多場情節的進行,或是提前敘述不按原作的次序講台詞,而摸不著頭緒。但整體詮釋遊走在扮演與真實之間,打破演員上戲下戲的分野,更拓展了《哈姆雷特》內在意涵與外在形式表現的版圖。(葉根泉)
4月
04
2017
蜷川導演策略性的加快王子自我問答口白的語速,讓觀眾無暇咀嚼原文富含的哲理,進而將注意力集中在服裝道具等視覺效果上,正是他傳達信念訊息的話語。(高梅)
5月
01
2015
戲的最後,地面死屍橫陳,半空勝旗飄揚;室內悲泣哭聲,戶外禮炮歡呼。悲喜雙調,兩兩並行,相互衝突,各自消解。終局,既非喜,亦非悲,而是無法定調的空幻虛無。(吳政翰)
4月
16
2015
蜷川所進行的轉譯與改編,是更忠誠地面對莎劇的文本。他所展現的是莎劇在擁有後世經典位置前,實為英國的商業劇場,並非侍奉在廟堂上的崇高之物,於是反而更貼近於莎劇的樣貌。(吳岳霖)
4月
15
2015
八十歲的蜷川導演,彷彿以看盡人生,閱遍人事的滄海心境,予我們觀視歷史上曾有的政事風雲、國家興衰。從「現當代」逆返「前現代」,政治/國家的權力暗影幢幢,將觀眾牢牢吸附進入。(紀慧玲)
4月
10
2015
觀者情緒不再隨著殉情、喪父、亂倫飛舞,水平走位,扁平的視覺印象給予觀者一股冷靜的距離感,導演特意要製造疏離感,也許在這樣的設計中我們得以永保理性,呼應導演不斷面質的問題「我是誰」,或云何謂「生命本質」?(程皖瑄)
3月
31
2015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