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性對話的在地改編《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6月
16
2017
人型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楊尚倫 攝,働故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0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曾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說明了科技乃根據人類習慣而為其帶來服務,使人類生活更為便利。在這段服務關係中,人類永遠是主體,科技永遠是客體,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人工智慧從誕生到漸漸普及,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分界是否有可能被模糊、被跨越,最後演變成「科技終將取代人性」?働劇團的新作《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改編自美國劇作家Thomas Gibbons的作品《恐怖谷》(Uncanny Valley),將劇情發生地點移至臺灣,挪移、替換諸多文化元素,成功地將劇本在地化,並透過科學與人類、理性與感性、體制與情感、文明與自然的交互辯證,一步步探究人性本質及自我認同的課題。

全劇僅兩位角色,教授(胡大器飾)與人形機器人(彭若萱飾),科學家與機器人、人類與人造人、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置於一台,貫穿全場。教授如同父母或老師一般,指導著機器人,機器人亦步亦趨地跟著學習,從牙牙學語、了解意義、提出疑問到融會貫通,從大腦建構到全身運作,從原本機器人角度分明的頻率到近似一般人類流暢自如的律動,在演員栩栩如生地模擬其肢體動作、講話方式下,不僅清晰可見一架機器人的轉變過程,同時完整呈現出劇作中所暗喻社會建構人類思維的進程,以人類的教育模式來套用機器人的訓練過程,彷彿將機器人比作人類,而人類亦如機器人一般,兩兩相互對照。

劇情發生的地點,並未設定在實驗室,而在教授的辦公室裡,暖色基調,一邊懸掛著科學圖鑑,一邊擺放著承載教授生活點滴的相框,整體視覺上多了些人性的溫度,少了點機械的冰冷。置於舞台中央的,是一張如同大型木質辦公桌,佔據了大半舞台,一方面在教授與機器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設問答辯之下,使這個辦公室宛如一個私人講堂般,而另一方面,在一開始的幾景,剛出場/廠、只有半個身軀的人形機器人都放置於辦公桌上,加上三面舞台的視角安排,眾目睽睽之際,強化了來自外部面向的審視,不僅讓這時無法移動、無自主意識的機器人像是被鎖在牢籠般,也讓整個空間儼然像是一個公開的展示台,因而更是加重了人性與物性的對比。

爾後,教授揭露了機器人的「身世」,說明此機器人的誕生乃因一位與其同名的女士朱利安,需要一個新的身軀來延續她臨死的意識,並且漸漸地,機器人也繼承了雇主的欲望。也就是說,機器人不僅進化而取代了原本的人體,也承接而擁有了人性。這兩階段的轉型,除了肢體之外,服裝上的轉換亦可見一斑,由原本略帶未來感的制服,變成了雍容華貴的套裝,清楚傳達了機器人由客體轉為主體、由受控物體轉為欲望載體的蛻變。

如此戲劇密度高、聚焦人物性格差異的雙人戲,最重要也最難掌握的詮釋核心,就是單一角色的建立及兩人關係的轉變。整場演出,一開始清楚可見人與機器的差異,但漸漸發展下來,不論關係互動或個人獨白的表現上,都略顯停滯、僵化,加上全場下來換景不斷,雖交代也加快了時間流轉,但為了變換道具擺設位置,暗場過久,換場也不見更多意義或訊息,反而阻斷了原有的節奏,因此使得整體流暢感漸失,慢慢地變得趨於機械。

不過,整齣劇本改編得當,文化層面轉移成功,同時並未捨棄劇作的普世精神,不僅就製作面來說,拉近了與臺灣觀眾的距離,就劇作方法上,亦不失為一齣好的改寫練習,可供日後類似的劇場小品一個可發展的創作參考模式。

《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演出|働故事劇團
時間|2017/06/10 14: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音樂劇流暢的演出,不難想像在前置選曲和樂團編制中耗費的心力,它在歌詞和台詞之間相互呼應,以音樂演唱和戲劇表演推進情感
12月
03
2024
流行音樂與劇場不會也不該只是市場、產業的匯聚與結盟,反而能在兩者互文之間,既在此時此刻延展時空,也讓跨越時代的記憶與感受在此交織。
12月
02
2024
不過也因此有個小疑惑,為何作品訪談錄像卻選擇了北投的山峸二手書店作為紀實主角,而非以台南在地的獨立書店進行影像呈現?
12月
02
2024
以重演作為方法,《安蒂岡妮在亞馬遜》不單是一齣希臘悲劇的當代改編,也是一場跨國界的文化行動。
12月
02
2024
這次淼淼製作對於新劇運動的「回訪」,不僅無法僅依賴對既有資料的重新詮釋,還必須想像當時未翻譯完整、未演出的劇本,在內容主旨及呈現形式方面如何與當代對話
12月
02
2024
編導以接近魔幻寫實的手法,模糊了不同的時間軸線,將兩對母女的生命故事穿梭交織,呈現難解的人生課題,讓我們在遺憾中瞥見真正的美好。
11月
29
2024
《沙拉殺人事件》的戲劇動作雖然簡單,卻充滿辯證思考的可能,特別是標題指涉的社會事件,與劇中夫妻女兒的意外死亡,就像那些從收音機裡傳來的新聞報導一樣,既有不可思議的怪異感,卻又有難以駁斥的真實感,不能不讓人重新檢視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和思考習慣,甚至對社會大眾的道德共識,心生疑慮。
11月
28
2024
《衣》對移動/移工/黑工的命題甚至桃園脈絡的改編策略,依然選擇了消極的表現方式——以陌生的澳門女工經驗作為回答,以熟悉的台灣素人演員進行演繹——以此作為《衣》的「台灣新製版本」。然而,跨國脈絡的失聯,使得女工的主體經驗,在兩地敘事的切換之間變得模糊不清,也落入了兩地相互嫁接的窘境。
11月
27
2024
若像本劇的潛台詞那樣認為開放部落、引進「體驗部落」文創商機就有活路,無疑是忽略了地方治理的複雜性,也忽略觀眾對複雜現實的理解力。
11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