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劇中人淪為當代的雜音《源泉》
6月
22
2017
源泉(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8次瀏覽
鐘煒翔(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

當比利時導演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決定改編《源泉》這部艾茵.蘭德(Ayn Rand)出版於1943年的小說成為劇場作品,創作者首先面臨的是自我質疑,同時也是觀眾觀看此劇的困惑:為何要改編這部作品?此問題的難度之高,當導演受訪自承係單純想改編這本小說的情節,而不去涉及其中的政治脈絡時【1】,讀者從這樣的回答所感受的只能是巨大的矛盾。因為蘭德的作品首先服務於她的思想,尤其蘭德的小說以意念先行為特色。近乎完全放棄人物血肉的寫作,以致不可能在改編蘭德的作品時,省略蘭德所信仰的意識形態。故導演的劇場改編對蘭德思想無論是修正,顛覆,繼承,或賦予此作一個當代語境的關懷都是選項之一,而選擇何種視角本身便是諸多批評與困惑的根源。雖然導演用曖昧的答案回應批評,但並沒有迴避選擇,他完全明白身為一名歐洲人,改編一位對美國思想界有著重大影響人物的作品,其中的政治意義。在同段訪問裡導演亦談到歐洲與美國在擁抱資本主義程度上的差異造成兩種世界觀,導致艾茵.蘭德在兩地相異的評價與名聲【2】。

而呈現在觀眾眼前的一切,乃導演最終的「選擇」。凡.霍夫透過完整地搬演故事,從舞台設計(一個所有人「一起工作」的空間【3】)乃至劇場的藝術形式本身(劇場乃眾人之力的集合),隱約傳達的觀點不同於蘭德所深信的理性英雄世界。一如許多評論提及導演處理最後的長篇獨白,在導演手法與內容選擇上消融了蘭德思想的影響,將認同與否的選擇權交還給觀看的觀眾【4】。私以為這是導演改編蘭德這部作品最為基進的部分,「劇終」字卡提前出現再接上艾爾沃斯.托伊與霍華德.洛克二者水火不容價值觀迥異的獨白,刻意地將結尾不斷懸置,使大眾的「掌聲」成為最終裁決的意味。如此巧妙地顛覆蘭德花費整部著作宣揚的信仰。只是,在最終到來之前,雖然劇場版本已精簡許多長篇大論,作品的演出時間仍長達四小時,彷彿是一場給觀眾的耐力考驗。演員努力將幾無角色個性的台詞轉化成真正的語言,試圖豐富劇中人物的心理衝突增加真實感,惟蘭德筆下的人物其物性總是大於人性,角色塑造仍然被原著所拖累,觀眾所見仍是艾茵.蘭德在傳播其哲學信仰的絮絮叨叨。

蘭德使用小說體裁呈現她理想中人的存在,一位按照其內在理性價值而活,純粹的人【5】。為了達成故事的高潮,故她筆下的人物不可思議地貫徹近乎二元對立的價值。她創造人物,是為了趨向她信仰的美德與哲學觀,某程度上可以說是西德尼(Philip Sidney)〈為詩辯護〉(The Defence of Poesy)於二十世紀的再次宣示。蘭德曾引雨果的一句話表達對於自己作品的態度:「假如一個作家只是為他自己的時代而寫作,那我就得折斷我的筆,放棄寫作了。」【6】她相信歷久彌新,只是艾茵.蘭德超越不了時代,她的作品亦然。冷戰的時空背景、蘭德的歐陸哲學訓練,以及去影響同時代社會的強烈動機,使得她的理論及作品必須依著她所處的時代脈絡來理解。《源泉》的背景圍繞著建築美學與理念的爭執,而如今回頭看卻連現代主義建築也早已成為歷史;本作主角洛克獨白(以及蘭德集大成之作《阿特拉斯聳聳肩》書中主角約翰.高爾特長達六萬字的演說)所代表的尼采式英雄,在當代的理解早已更進一步地受到性別、種族、階級等穿透,那個「單純」世界早已遠去。

於是,在等待導演最終反轉將選擇權交予觀眾之前,得先捱過將近四小時艾茵.蘭德思想的灌輸。雖然凡.霍夫以當代劇場的手法,諸如多媒體投影、即時錄像、舞台空間中樂手與舞台技師的曝露等,在舞台形式與調度呈現上豐富此作,但即便豐富的流動意象仍無法掩蓋戲中人物的扁平。油然而生的疏離並不來自導演刻意的手法,僅僅只是劇中人因淪為成就理想英雄人物的工具,因異化而生的荒謬。如此產生的審美距離,到最後懸而未決而給觀眾選擇空間的弔詭之處,係觀眾是否認同劇中人並不真正來自人物,而是來自作者意念;對洛克的認同或是遲疑,終等同對艾茵.蘭德信仰的價值的接受程度(而真正無法接受的人會在中場休息前已感到十分痛苦,因為世界的複雜性早超乎蘭德所處的時代)。謝幕後走出劇場,最初的困惑依舊,當代困境早已不比當年;如果劇中人終究是傳聲筒,那在今日改編成劇場的意義是否失去?傳來的會不會只剩過期的錄音?

註釋

1、王世偉,〈用現代性的觀看方式探索創作的價值,訪導演凡.霍夫談《源泉》〉,PAR表演藝術雜誌 ,293期(2017.05.01),P38 - 40

2、同註1,「當我在美國跟人談起我預計改編這本小說時,大家看待我的眼光都變得有些保留。在歐洲完全是不一樣的狀況。這本書並沒有那麼出名。除了奉其為聖經的建築師之外,幾乎沒什麼人知道這部作品。」

3、《源泉》節目單,楊.佛斯韋德的舞臺與燈光設計理念,國家兩廳院,2017.05

4、 葉根泉,〈自我主義與利他主義的辯證與雙面性《源泉》〉,原文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4769。段馨君,〈堅持創意與妥協世俗之間《源泉》〉,原文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4760。

5、《源泉》節目單,伊沃.凡.霍夫的《源泉》,國家兩廳院,2017.05

6、 艾茵.蘭德(Ayn Rand),《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導言,原文網址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12/08/Fountainhead/。

《源泉》

演出|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
時間|2017/05/28 14: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特寫不但能使設計圖更為明顯,也能讓劇場空間立體化,以往的劇場觀賞形式是一種前後的關係,但加入特寫鏡頭後,從前後延伸至上下左右,沒有死角的空間也挑戰演員的演技。(馮奕祺)
6月
16
2017
自我實踐與利他共善看之間的高牆在洛克身上看似不可逾越,導演卻在其慷慨激昂的自我陳述之間,藉由揭露這一切的生產流程,架空出暗伏於認同或質疑之下的言說可能,賦予當代語境見縫插針的空間。(吳旭崧)
6月
07
2017
與小說原著結尾稍作變化,沒照小說中,法官裁決男主角洛克貧窮不移其志,堅守其建築藝術理念是對的;導演陳列兩方激烈辯白後,結束在懸宕,故意不給確定的結局,留給觀眾更多想像、思考、辯論的空間。(段馨君)
6月
02
2017
個人創造與大眾偏好的衝突如何抉擇,在現實中所見的大多是交錯的利益及意見妥協的結果,難以將兩者黑白分明切割,但作者透過極端的典型,讓觀眾省思自我在群體的種種衝突、矛盾及不同應對取捨的類型。(徐承郁)
5月
31
2017
由上帝來選擇這些近乎「神人」的英雄,藉由他與世俗庸俗的價值體系抗爭,才能突顯人類存在價值的意義。其中所顯露超越他人的優越感,以自己為中心的自我主義(egoist),都不禁讓我皺起眉頭。(葉根泉)
5月
31
2017
天才與大眾之間如何能有互動關係、藝術與庸俗之間是否存在曖昧空間。或許我們更容易遭遇的問題不是一與二間的選擇,而是,兩者的中間位置究竟如何可能存在。(洪姿宇)
5月
29
2017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