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未逮,難為歡娛《很久系列Ⅱ─拉麥可》
10月
02
2012
拉麥可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5次瀏覽
林采韻

在節目冊中,《拉麥可》總製作人張四十三寫下這一段話,「我不是藝術家,我甚至不具備任何所謂藝術創作者的修養與樣態;所以我也不會以『藝術』做為這齣戲的製作標竿。因為藝術很難懂,也常讓我看不懂。因此看這齣戲時,您不需要用過高的心理仰角或文化崇拜的精神姿勢,想拍手就拍手,想大笑就大笑,若想起身一起共舞,我保證沒人會阻止你的。」

張四十三的坦率直言,已清楚的告知外界,不要以「藝術」標準來審視這齣作品,在此前提下,如同寫下一只但書,這齣戲任何符合或不符合藝術上的細節,都不是觀戲的重點,大家快樂就好。

尊重製作人將「藝術」排除在外的選擇,那麼來談談「態度」吧!

《拉麥可》是2010年《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成功後的產物,因此被冠以很久二部曲的稱號。《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當時被定位為兩廳院的旗艦製作,自然擁有豐富的資源。相較之下《拉麥可》回歸民間製作,經費、規模不可同日而語,還一度因為資金不足而停擺,但因《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建構起的革命情感,讓許多創作者、音樂家,依然熱力投身其中,包括指揮簡文彬和國家交響樂團、作曲家李欣芸、設計人蕭青陽、紀錄片導演龍男等。

《拉麥可》的題材,展現製作人和執行總導演昊恩的巧思,以部落年輕人的角度為發想,話說阿美族具有年齡階層制度,每五年當青少年預備階層組要升級為青年階層時,部落長老會根據當時代表性的人事物給予級名,像是千禧年給的是「拉千禧」。對劇中愛跳舞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最希望被冠予「拉麥可」之名,因為麥可.傑克森是他們眼中的神。如何讓長老們點頭,年輕人認為只要在台北舉辦的熱舞比賽得獎,就有說服的理由。

《拉麥可》的表現手法承襲《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以影片和舞台現場的表演相呼應,由於阿美族是熱愛唱歌和跳舞的族群,劇本善用這兩項優勢,在阿美族歌手舒米恩的領頭下,帶領旅北都蘭部落文化藝術團、GOGO&FIGHT舞團、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等成員投入演出。

好劇本+好創意+好團隊+好歌舞,這原本應該是一場精采的演出,但結果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一比高下立見,如同陷入續集的魔咒。二部曲的差強人意,不在於舞台的簡約、金曲歌手(《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主打金曲歌手)的多寡、參與者的人數,而在於「態度」。

沒錯,舞台上依然熱鬧,舞台下依然很high,但熱鬧之餘,舞台上的歌與舞明顯不到位,「不到位」指的不是藝術的到位,而是最基本的跳好舞、唱好歌,讓劇本發揮說服力。或許,這次參與演出的大部分是素人演員,登上舞台不免緊張,或著因為大家從各處聚合而來,沒有充足的排練時間,在經費有限下,缺乏適當的練習場地。以上「可能」如果成立,畢竟都是台下的理由,一上台就是見真章。

除了在歌舞上力道差了一點,導演在角色設定和劇情細節上,處理得也太過「隨興」。劇情中,堅持傳統反對學生學習街舞最有力的角色,居然是學校那位年輕漂亮的女老師,而非學生力求說服的部落長老;一群學生出發北上參加舞蹈比賽,過程中遇上車子拋錨,最後突破困難登上台北舞台,結果人數從一小群突然膨脹成一大群。

雖然《拉麥可》有許多不盡完善之處,但是那種樂天的幽默和轉場佈局的巧思,總能夠讓人莞爾一笑。

幕啟時,影片中雕刻家雕塑的工具從手中掉落,站在國家戲劇院舞台上的指揮就地拾起,成為現成指揮棒;歌手郭明龍在影片中唱著《書包裡的秘密》,下一秒戲劇院舞台燈亮起,郭明龍現身現場接唱著歌曲。此外,劇中許多對話,凸顯部落的處境和新一代面對的環境,譬如「傳統就是傳統,創新就是創新,難道不能融合在一起」、「政府說我們跳的是街舞,不跳傳統的舞蹈就沒有補助」、「山區收訊那麼爛,通話費卻那麼貴」等。

從《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到《拉麥可》,角頭音樂創辦人、充滿理想的張四十三,透過戲劇的感染力,讓原住民的音樂、藝術、文化讓更多人重視和看見。雖然他強調並不把「藝術」做為這齣戲的製作標竿,希望看完戲的愉悅,能帶動周邊產品的販售。但愉悅總是暫時的,感動卻能深入人心,如同眾人因為對《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情感,而走入《拉麥可》的世界,《拉麥可》又留下什麼呢?

《很久系列Ⅱ─拉麥可》

演出|角頭音樂
時間|2012/09/07 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