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勝過內容的運動劇場《1:0》
6月
13
2013
1:0(動見体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8次瀏覽
薛西(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動見体劇團自2009年開始發展運動劇場,陸續創作出《戰》首部曲與二部曲,這次在華山上演的《1:0》即是前述兩部作品的融合,也是動見体帶出去國際巡演的版本,還有,也是我唯一看過的版本。但即使到了這一版本才進劇場觀賞,但我對這一系列文宣,演員扮成運動員的視覺形象,早已存有深刻印象,就這一點而言,也可以稱得上宣傳的成功罷。

就實踐成果來說,《1:0》通過「運動」的劇場化實驗出兩個面向;一是融入體育動作(桌球、游泳、籃球、棒球等)的肢體美學,二是「人生如競技」的比喻涵意。只是,雖說此一系列自2009年即有《戰》首部曲問世,數年後的《1:0》仍像是處於實驗中的未成品,尤其在打桌球的場景之前,前述提及的兩個面向並沒有融合得很好,多半各自分離。

職場、愛情與運動競技互相比擬,在日常生活中也時有可見,但透過劇場化手法呈現出來,顯然又有另一番趣味。無論是導演刻意放慢演員動作(譬如投擲棒球時的轉臂),同時調度燈光注射形成的寫意肢體;抑或藉由桌球、籃球等體育動作加強角色追求成功、遭遇挫折時的心理狀態,都可看出創作者在運動劇場的思考與著力。但它終究仍有不少未竟之處,包括戲裡的成功或失敗,並沒有脫離主流價值觀的籠罩,或說,關於職場人生或愛情,創作者似乎並沒有提出不同觀點的意圖,成功者依舊是為公司汲汲賣命的人,不斷fight再fight。加上我在前段提出的,由於從運動出發的肢體美學操作尚未找到順暢的結合,讓這部作品還像是個實驗中的未成品,內容(語言文本的涵意)亦相對貧弱,結果就是在形式上找到了注入運動肢體的新意,創作者亦的確指出了一種寫意風格文本的可能,但就目前為止,仍是形式勝過內容的作品。

總之,究竟在運動肢體以及日常戲劇動作之間,如何找到順暢互通的組合方式(畢竟不可能做甚麼動作都用揮棒或打拳代替),是《1:0》直接面臨的難題,也是未見交融的缺失,縱使演員整體表現平均,仍掩飾不了形式與內容無法諧和的瑕疵。

另外便是,創作者《1:0》無法解決烏梅酒廠帶給作品的空間難題,過於空曠的現場明顯扁平化了《1:0》的空間調度。然而我們別忘了,「運動」與「空間」向來十分有關,譬如棒球賽中打擊者轟出全壘打時,觀眾視線乃隨著球的飛行延展,體驗到球場的廣闊;籃球場上的三秒禁區,雙方球員爭奪籃板球時讓觀眾親感貼身肉搏般的空間爭奪等等,皆可證見兩者之間的親密互涉。而此作意圖追尋一種運動劇場的可能之時,也必然包括「空間」之向度,但從表現而論,仍僅限縮於較封閉的劇場空間運用。

《1:0》

演出|動見体劇團
時間|2013/06/6 19: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東3館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