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響前,請說服我《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1月
20
2017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褶子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1次瀏覽
湛茂琳(社會人士)

劇始,一名死刑犯的日常將觀眾導引進入他最後生命的時光:梳洗、蜷縮、閱讀、等待…等,其中也有死刑犯以為時間到了,冷靜地從床底下拿起西裝,如同只是出遠門般地套上,再彎腰捧起紅塑膠繩綑綁的整齊白色床單,像例行性點名似地站在鐵欄杆後等待腳步走近,直到腳步聲遠離、帶繡的鐵門再次關上,於是他轉身,脫下西裝繼續等待死亡……沒有一句台詞,演員陳以文單憑著一身的戲及恰到好處的燈光,以喪失時間感的日常,將觀眾也一併帶入了囚牢。

開頭的沉默,使觀眾對於死刑犯的內心有著無限想像:或許是悔恨自己的作為、恐懼於未知的死亡,或者獄中的閱讀為他開啟了另一種審視生命的思維;另一方面,或許能藉由戲劇呈現,對於臺灣社會爭議極大的死刑存廢議題,提供更為全面、不帶主觀立場的思考空間……正當這些無語為觀眾帶來了期待,看似重要的會客室對話,卻將沉重複雜的死刑扁平化成為加害者的人生跑馬燈;一句句無法融入真實人性的台詞,抽離了台下觀眾對於死刑犯的身分認同,亦無法理解被害者家屬一角,如何能夠以一小段理性、甚至是說教意味濃厚的演出,代表廣大受害者家屬的心路歷程,彷彿唯有加害者的人生有其價值及色彩,被害者就只是加害者生長環境或背景不良的犧牲品,是讓大眾正視這些潛在社會問題的一個顯像,而他們被破壞殆盡的人生以幾句高尚的話語輕輕帶過就能立即復原,難道對這個社會來說,加害者真是如此容易被原諒的嗎?

此外,斜T字型的舞台,乃窄小的牢房布景與近似伸展台狹長步道的結合,如同導演所說,歷經三處不同場地的演出,觀眾席與舞台多是受到場地與該劇自身的條件限制而設計調整,加上錄影的角度考量下,此次觀眾席乃以一種奇異的斜角圍繞三面,坐得近者,雖與囚徒呼吸著同樣緩慢滯悶的空氣,但左右兩側的座位卻因正對著對面的觀眾,無法完全聚焦以至於時常抽離,遠者則因距離而成為徹底的旁觀者,其中也有因視角不佳,遭層排人牆遮擋而無法融入劇中牢獄生活等。觀眾席沒有所謂最佳位置,只因「最後一天」本身就意味著各種情感累積後的爆發與終結,若是觀眾抽離,勢必影響終局的爆發力與張力,是較為可惜之處。

這部戲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改變的期待,每位進場的觀眾都懷抱著被說服的希望進場觀演,無論是死刑犯本身,或是他所代表的意義,甚至是為現狀帶來的影響等,然而最後,舞台布景影像燈光音效妝容都鮮可挑剔,三位演員高超的演技更是不容置喙,但當每位演員都在盡力詮釋那過於薄弱的劇本時,反倒形成將不合理發揮至最高張力的荒謬感,於是我們想要進入你們創造的世界,卻不得其門而入。

雖然遺憾,但不可抹滅的,是導演、編劇、演員及所有參與製作的人們對於這個議題無止盡修改琢磨的苦心,我們感受到了用心,卻無法以感性認同,更無法提供理性進一步思索的憑藉,只期待下一次的演出,能夠真正兼顧死刑的加害者、被害者、雙方親友及社會觀感影響等所有真實人生的細節,而非置入性偏頗而狹義的詮釋演出。

對於下一次演出,我依然抱持著期待。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演出|褶子劇團
時間|2017/01/14 14: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戲的意義大於行動,有聲的說理、動情不若無聲的靜謐來得響亮,前者費心費力未如後者無為而動所顯露的張力來得強烈,甚至有時前者的鑿痕反而破壞了後者的純粹。(吳政翰)
2月
08
2017
劇場的所有元素可以幫助與成就敘事,然而回歸到表演,我可能需要一個立場,這立場並非劇本到底支持廢死與否,而是表演者他們如何說話,如何行動,如何讓自己維持在這個情境之中。 (劉純良)
2月
06
2017
就文本而言,幾乎可以說是一齣站在「廢死」立場下後設完成的作品。一切的安排、語言似乎都太過合理、太過理性。就算挖掘出感傷,那也僅只能夠做為一曲低迴不去的「後設」悲歌,而激不起更多的真實情緒與討論。(林立雄)
1月
16
2017
受害者家屬,從靠近監牢的長型舞台進出。從靠近監牢的那端進出的受害者家屬,企圖用空間隱涉的「非自願性」,表現出一個自由人,因為親人性命被陌生人奪去後,才被迫與囚犯開始產生連結,而不得不出現在此的矛盾狀態。(羅家玉)
6月
24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