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生死的一往情深《尋夢》
8月
24
2016
尋夢(楊儒強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4次瀏覽
王政強(中學國文教師)

2016年,《尋夢》在臺北演出,距離湯顯祖逝世恰好四百年。四百年前,《牡丹亭》曾經讓婁江俞二娘、杭州商小伶性靈搖盪,心醉魂斷。四百年後,東方情慾美學劇作家楊儒强汲取《還魂記》經典橋段的大哉問,鎔鑄於肢體劇場的形式中,同樣叩問著觀眾對至性真情的思考。

即使身為一個對肢體劇場表演形式十分陌生的觀眾,依然可以感受到主創者編織《尋夢》的細膩心思。在動作設計、燈光、空間、音樂等方面,創作團隊做了精準的對應,讓劇場各方面的意涵都與《牡丹亭》遙相呼應。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戲文裡,杜麗娘眼底望見的斷井頹垣,當然不是字面意義的「斷」井與「頹」垣。鶯囀花遍的小庭深院早已春色如許,然而少女肢體被閨垣憑欄束縛,心靈被詩書禮教限制,那一派被春情花影觸發的情思,才遇文明世界便被壓抑下去。小庭深院表面上有姹紫嫣紅相隨,實則是了無生機的荒原沙漠,故說「斷」井、「頹」垣。我們不妨將《牡丹亭》中的斷井頹垣、禮樂教化、閨閣塾師看成是一組相同的概念,都是斲傷童心真情的文明力量。

《尋夢》的創作團隊裡沒有「舞臺設計」,空間的布局皆源自藝術總監楊儒强,他巧妙地藉由劇場軟景的結構予以把握,以水墨藝術家李憶含的巨幅書法作品做具象的表現。演出一開始,女表演者屢屢意欲跳脫書法布幅的範圍,卻一再被莫名的蠻力拉回布幅後方。逃離與綁縛之間,女表演者肢體的線條僵硬,忽而迸發,忽而屈伸的力量,似乎不在舞者主觀的控制之下,在在象徵著文明禮教對人情之自然的壓抑。

男表演者手持一盞昏黃孤燈,翩然上場,演出進入第二階段。這時候,女表演者的肢體與前半部分有截然不同的表現。男表演者牽引女表演者走出書法布幅的限制,雙人在舞臺中央翩翩起舞,展現自然流轉的肢體線條。而曾經被書法遮擋,僅能驚鴻一瞥的女性容貌,現時已在舞臺上完整呈現,與男表演者二人之間有著情深款款、秋色連波的眼神交流。

此時,我們或可逕自將男、女表演者對應於《牡丹亭》中的柳夢梅與杜麗娘。可以看到舞臺上,柳夢梅兩次將紅色花瓣大把大把灑向杜麗娘,她以虔誠的眼神、謙下的姿態相迎。紅花繽紛如火,大概是舞臺空間中用色最搶眼熾熱的時刻了,呼應〈驚夢〉裡,杜麗娘、柳夢梅在夢中相遇的橋段:少女懵懵懂懂的情思被點燃,匯聚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生命能量。

全劇至此已近尾聲,柳夢梅將退而未退,舞臺燈光轉昏黃,杜麗娘眼神迷離倘恍,看似若有所失之際,彷彿又因某種經驗的達成而帶有滿足之情。後續發展如何?若杜麗娘好夢突醒,文明禮教的力量會再次占據舞臺焦點嗎?然而楊儒强並未將劇情延續至〈驚夢〉以後的部分,但這不影響作品探討問題的力度,反而因為焦點的集中,更顯「情」對人類生命的力量。《尋夢》,夢中有情,是一段劇中人「尋情」、劇作家與觀眾「詢情」,端詳情感本質的過程。

編導楊儒强出入古典文學,既能依譜填詞,也能轉化經典作品的精神,融合舞蹈,創作屬於現代人的肢體劇場。劇場的藝術元素十分複雜,單就音樂來看,《尋夢》中有典雅的崑腔,又有電子音樂如trance的迷離感。其實專擅一門藝術形式本是不易之事,楊儒强帶領的《尋夢》團隊又結合了各種類型的表演藝術,饗觀眾以文學盛筵,實在令人期待他後續的創作。

《尋夢》

演出|楊儒强、邱昱瑄
時間|2016/08/20 19:30
地點|台北中正紀念堂中正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的音樂像長了蛀蟲的枯木,經不起稍微認真的檢視。節拍的運用和電子的聲響摧枝折葉地把柔軟的舞蹈和辭賦的意識掩蓋。這看似是一種跨領域實驗的成果,可我不解的是實驗的本質是什麼?(陳芳文)
8月
22
2016
情慾的交疊讓作為女性的杜麗娘,身雖已掙脫封建的枷鎖,但心中卻又保留封建社會的男性至上父權象徵。尋夢的過程中,她都是跟隨著柳夢梅的腳步,將情慾依附於男性主體上。(葉柏增)
8月
22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