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費的人生《買四送一》
4月
04
2015
買四送一(盜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67次瀏覽
陳志豪(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微弱、稀疏的光塵,緩緩灑落於貼滿歐式華貴的壁紙牆上。右舞台掛著五幅長方不一的畫框,而框架中空無一物。歪斜的水晶吊燈與舞台全景的傾斜設計,伴隨著如實驗室不斷重複扭曲的單調電波聲。詭譎的陰翳,彷彿預言著故事接踵而來的異常。

劇始,傳來新聞播報一名十七歲少女自殺的消息,死亡成為觀眾第一個獲知的訊息。於是,往後出場的角色皆以獨腳戲的形式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而針對少女自殺的新聞採訪錄音,則成為角色換場的「死亡樂章」,未曾停歇。前四段獨角戲,角色擁有大量的獨白,分別訴說著自己的工作、家庭、婚姻和愛情等。醉心於醫療美容事業近乎病態的奶奶;名成利就,卻無法選擇自己人生的父親;放棄夢想,以消費彌補空虛的名媛母親;以及隨遇而安的「魯蛇」叔叔等。在這空間,既是家、是美容院、是海灘、是辦公室或實驗室,場景隨著角色轉換,傾斜視感卻一直形影不離,深植人心。最終出場的孫女,沒有太多的自我論述,尷尬無助地將生前的話語給紀錄起來後,拆下麥克風,步向生命的終點。

戲,以死亡為啟始,以死亡為結束。權力與位階的拉扯關係牽動著這個家庭的神經線,孫女的自我放棄,則象徵著家中最後一根螺絲釘的鬆落。家,正隨著逐漸消失的畫框,分崩離析。奶奶執著於世俗的美和價值觀,使她無法忍受自己有個失敗的兒子,亦執意對自己孫女臉部動刀。人生早被母親規定好的父親,則輪迴般地以同樣的價值觀規範女兒,限制她交友,剝奪其自由。母親則對婚姻和親子關係感到無助,僅能自顧自地消費,以彌補空虛的生活。而被放棄的叔叔因虧空被辭退,依舊離不開眾人輕視。乖巧的孫女一直身處位階關係的底端。她聽奶奶的話,故無法保留自己的原始面容。她聽父親的話,於是失去了朋友與愛人的勇氣。她和母親無話可說,無人了解她真正的需求。她只能使用叔叔送的攝影機記錄離去前的環境與身影,為即將瓦解的家庭演奏一首輓歌。故事刻意以五段獨腳戲製造人物之間疏離,他們自說自話,只描述自己關心的,沒有人聽過彼此的聲音,自然也沒有人聽過孫女想要說甚麼。因此,孫女在臨死前所表現的失語,細膩地刻畫出人物的複雜心情,凸顯出其生命論述權早已被剝奪殆盡的殘酷性。

劇評人薛西曾撰文評論此劇之文案內容過度宣傳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而戲劇本身卻與此毫不相干。誠如其所言,劇中曾刻意透過語言和場景建構角色與消費的關係。例如奶奶讚美著醫療美容手術的快速化、父親研發刺激消費欲望的藥物、母親沉溺於網購送貨到府的滿足感以及叔叔樂於女友瘋狂花費他的積蓄等。然而,卻無法明確的看出創作者欲談論或批判資本主義或消費社會的哪些部分。每段表演若分開來看,劇中對於角色生命的感悟皆刻畫得相當細膩動人,但合併起來卻又顯得曖昧不明,導致獨腳戲之間的故事連結狀態產生隔閡,論述無力。此外,演員在一人分飾多角時產生了轉換上的尷尬,是演員轉化為角色,還是角色在扮演另一個人?這層扮演關係的模糊不清亦顯得尷尬失焦。

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否還有其他延伸思考?或許可從劇名《買四送一》談起。買,是一種消費行為;送,是消費行為下的附贈價值,亦可能是早已計算進去消費品之一。首先出場的四個人物皆有共同之處,就是他們的生活和話語充滿著被拆解、量化、具功利標準性的價值觀。資本主義的消費模式或許已成為角色的一種潛在情境,一切表面可看見的消費行為,卻無意中襯托出另一層無意識的可怕面向,即對自我生命和至親的消費。刺激消費的循環定率,催促生命落入消耗的漩渦。即消費自我,也消費他人,家人的「消費」行為,漸漸把孫女的生命給「贈送」出去。消費後的疏離,一直在這家庭中滋長蔓延,從消費與占有所得到的滿足,其實正剝削著他人的權益和自由。孫女是這樁長期交易的贈品與犧牲者,她不曾被真正地關心與重視,對於生命的愛,早已被家人消費殆盡。於是,這象徵著純真完整的生命個體,僅餘尷尬與疑惑的目光,藉此凝望這不屬於自己的世界,無甚眷戀地向我們說了聲「就這樣吧,再見。」

《買四送一》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15/03/28 19: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買四送一》的資本主義、消費社會面容是模糊乃至匱乏的,創作者的態度不明,於是那些費力調度出來的語詞、姿態、扮演等應然富有創造性的行動,一一失效,通通碎裂。(薛西)
4月
09
201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