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紀進入21世紀的修行輿圖《十牛圖》
9月
19
2011
十牛圖(莫比斯環創作公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9次瀏覽
林乃文

劇名「十牛圖」和團名「莫比斯圓環」一樣屬於冷僻典故,通常經過解釋才讓人恍然大悟。「十牛圖」為一組十幅牧牛圖,比喻禪宗修行的不同境界(註)。

對禪宗不甚熟悉的人,或許因對「蘆洲李宅」的環境劇場有所期待而來。台灣的歷史很短,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建築就稱得上古蹟;三落九廳六十房完完整整坐落在大台北地區更顯稀有。有前年在景美人權園區的《2012》做口碑,不禁令人好奇「莫比斯圓環公社」這次將利用這座清代古厝,做何種形式的展演?是否會讓古蹟說話?

下午四點鐘開演,天還大亮,九月的太陽熱力猶強,沒陰影的半邊觀眾席沒人肯坐,寧可立在草地上。開演五分鐘後,我心中驚呼:莫非這是「文化」版的「鐵獅玉玲瓏」?絲毫不打「禪曰不可說」的高空,說文解字皆厘頭邏輯,淺白通俗是喜鬧劇的梗­。但我如此比喻並無貶損之意,也不是不愛看聳擱有力的「鐵獅玉玲瓏」,只是市井通俗娛樂橋段,在街巷交會的空地,鬧熱人群擁簇的路口演出,不是更對味嗎?李厝前埕天空地闊,演員說話再用力、動作再誇張,都很容易被清風綠草吹散,一不小心,觀眾的心思就飄到雲朵或樹梢……,總之可以分心的地方太多了。

看過「十牛圖」樸實無華的原畫筆觸之後,多少可以理解導演所要的味道,與何以古樸典雅的民間古厝。舖竹席當舞台、搬條凳、竹椅當座席,道具的選擇:雞籠、鐵火盆、布幔、竹竿和木片……,化繁為簡地應用,外表樸拙,中藏巧思,全都對這個味­----十二世紀的農業中國。

牛是農村社會日常之物,「十牛圖」以牧牛比喻禪修很自然。搬到二十一世紀解釋何謂「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材料變成另一番切身俗事:負心男與傷心女,男歡女愛,配偶日久生厭……;中間還穿插了一段「台灣史」:原住民、漢人、荷蘭人、鄭成功、施琅、滿清、日本人、國民政府軍,上台輪番摔角,意喻不言自明。

與台灣混亂的族群認同有拼的,是輪番上陣來的種種表演形式:說書、定場詩、肢體劇場、偶戲、話劇、杖頭偶、戲劇治療劇場。感覺確實有個「貪圖很多形式的導演」。一段說書,配一段演戲,用的是「看圖說話」的邏輯;然圖是圖,話是話,語言和意象分頭使力,趣味顯得零散。雖編劇有上來燒劇本謝罪,仍難以讓人一笑泯之。原意歪打正著,禪機乍露;但淺言處處,與禪之留白美學殊異。

整體來說這部作品有頗深遠的意圖。香港籍導演,與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加拿大,和台灣漢族、原住民演員,已有如族群大合奏。個人很喜歡”frame”(框架)這個比喻;不透過框,看不懂一幅圖畫;不透過「我」,理解不了外面的世界;不同族群的你我,都難以掙脫各自族群記憶的囿限,每一方理解的現實都不是全面。與其他族群相遇的真諦,不在征服,而是藉以洞悉框架之所在,有所突破。

其實最需要「戲劇治療」的是整個台灣社會。我忍不住想,假如各個族群都能藉角色扮演,互換立場,也透過別人的記憶框架檢視歷史社會,是非曲直,公理正義,或許會有另一番感受。許多對立都可以不必要。

全戲分三部分,宛如修行有階段,敷演故事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觀眾起身走進李宅內部,整個古厝宛若一座立體劇場,聲音和動作無言瀰漫其中。最後一起走出宅邸,在半月池邊聽苑裡來的老樂師彈唱月琴,大家吃月餅、水果,喝涼茶,等待月出,讓一切界線泯滅於無形。彷彿在呼應從追尋到俱忘之後,「返本還源」和「入廛垂手」的結尾。

註:「十牛圖」基本上為一圖配一頌構成,共十幅牧牛圖,比喻禪宗修行的不同境界,自宋代流傳至今約一千年,有幾個版本,莫比斯用的是廓庵師遠的版本,順序為「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入廛垂手」。有人認為人、牛之間比喻修行者和道的關係,有人認為心與性的對立,或自我和本我的融和,不一而足。

《十牛圖》

演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時間|2011/9/17  16:00
地點|新北市蘆洲李宅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肥力  
導演費了莫大的力氣,以禪的理念,貫穿整個大宅,同時反覆叩問何為劇場。利用環境劇場之名拆解環境與劇場的固有信念,也利用禪,拆解禪與空的迷思。(肥力)
10月
15
2011
這一切「技藝」的豐富展現,最終只為不厭其煩,訴說驗證其禪宗哲學,無種族、無國界之無所不在。(謝東寧)
9月
19
2011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