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劇場?《誰殺了大象》
5月
11
2015
誰殺了大象(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7次瀏覽
何應權(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

從John Osbourne 的《憤怒回首》Look Back in Anger 開始,「新文本」本來是英國人的事,不論根據英國劇評家席爾茲(Aleks Sierz)或是倫敦宮廷劇院重返「劇作家劇院」的初衷來看,甚至到後來歐洲蔚為風潮的多元劇本創作,「新文本」也成為了前衛劇場的代名詞,若把新文本丟進篩子裡,可能篩出的名詞會是:「挑釁」、「文字中心」、「後戲劇」、「短場景」、「跨領域」等等,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新文本呢?筆者不解,所以去了由黑眼睛跨劇團主辦,請來香港的馮程程、台灣的楊景翔與廖若涵及鴻鴻作主持人的《如何演繹新文本》講座。席間多是創作者分享如何創作外國以至本土的新文本例子,不論鴻鴻提到的「劇作家大反攻」、馮程程的「當代性反思」、廖若涵的「劇場形式的挑戰」,到楊景翔提到「觀眾如何定義新文本演出」等等,以至後來聽眾與講者的對話也是妙語連珠,引人反思,例如馮程程說新文本就是當代的語境,她舉出邱琪兒(Caryl Churchill)對速寫式短景(Scenario)的運用,一景只有150字,是莎士比亞寫不出來的,因為莎翁沒用過Facebook,有聽眾接著提問若王嘉明把莎士比亞的劇本重新解構分場,每場也是150字,那麼算是新文本嗎?

新文本的「新」與跨領域的「跨」一樣,同是越辯越模糊的概念,反令筆者想起日前學校請了蔡明亮導演作跨領域講座的講者,他整個講座基本上是沒有提到自己的領域是如何「跨」出去的,他只分享了他尋找自由的過程。對啊!「自由」多美麗的解釋!但用來形容領域為何需要「跨」卻形容得恰如其分。當你誠實地追求己身對自由的需要時,領域便慢慢變得不再重要。但同樣類比:當你誠實地追求「新」的時候,劇場是否慢慢變得不再重要呢?

其實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對幹戲劇節的《誰殺了大象》,此新文本是香港劇作家馮程程在2012年創作的,在一些創作者訪談中得知:文本裡的「殺象」意象源自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次當殖民警察時奉命射殺一頭踩死人的大象的往事。馮程程的敘事結構上是沿襲Caryl Churchill《遠方》的三幕結構,以及從寫實到抽象的層次堆疊,當中的「象」,可向外擴至國家,到內化成自我的意識,甚至隨時地跳躍隱喻的「意象」本身。【1】但回到牯嶺街的劇場裡,筆者看見的是遍地哀鳴、互不相干的意象,而這些意象,我看見的不是馮程程的文字轉譯,而是Pina Bausch式意象的過度移植。

《巴勒摩、巴勒摩》剛在台北藝術節落幕,除了那堵高牆外,筆者相信看過的觀眾也忘不了那一眾舞者一邊丟塑膠垃圾一邊逼向觀眾、年老舞者女扮男裝用麥克風在台上喃喃自語、更不用提到那些用意大麵條刺向自己或在雲海裡洗澡等等的奇特意象。這些對現代舞的挑釁,對政治的暗喻反諷,不難看見Pina 簽名式的想像與反叛。可是當筆者在《誰》的演出中,看見雞蛋、血漿、報紙,甚至演員在觀眾席前刷牙漱口,還把漱口水吐得一地時,筆者看見的不是什麼具想像力的挑釁,餘下的是難以逃逸的嘔心。導演不只背叛了文本,同時也背叛了觀眾對劇場的信賴。當劇場不再選擇敘事時,觀眾需求的便是創作者的觀點或一套獨創的美學觀念,如何在沒故事底下留住觀眾,是當代劇場人必須思考的難關,不論布萊希特打破移情帶來思考或是亞陶如何殘酷如何壓迫、不安以至反思到最後的一聲反擊,但絕不是務求令觀眾無聊,無聊至極而走去觀察漱口水會否流到自己的腳邊。

恕筆者引用導演的一段話作結:「我覺得遇到的困難是,在大家意識已經被挑起的情況下,還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去提起,或是值得發展的,可能沒有,可能是加油添醋。到最後我們將會知道,或者是在這之後,更之後的之後。跳跳虎的蛋。」【2】沒錯,筆者是欣賞導演實踐的勇氣。但請重新思考劇場的意義與神聖,思考一下觀眾被綁架130分鐘後的感受,筆者看戲回程時思前想後:觀眾應該沒有看見文本、沒有看見大象或是意象,沒有看見反諷,沒有看見 pina的影子,可能只看見,一顆跳跳虎的蛋吧!

註釋

1、詳細內容可參考269期表演藝術PAR中(5月號)p66-67鄧正健的〈馮程程 編導並進以劇場思索文明——《誰殺了大象》質問體制與國家暴力〉一文。

2、完整內容可參考演出場刊中的導演李銘宸訪談一文。

《誰殺了大象》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李銘宸)
時間|2015/05/09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探討社會議題的劇場演出裡,由於劇場所天生限制、無法跨越的時地性質,一個探討農民議題的紀錄片可以橫跨二十年,但劇場終究是在某一時某一地某一人演出,於是我們可以問:「為何是此刻的現在演出?」。(鄭崇文)
10月
14
2021
如果大象的死去意味著群眾集體的抵抗失敗,但在導演李銘宸的編排下,死去的、躺在那裡的屍體卻是象徵著權利爪牙的長官,於是乎導演反過來批判群眾,即便鬥垮了「替死鬼」但極權的國家機器仍舊在運作。(林子策)
6月
12
2015
從一開始的獨幕劇就先聲奪人,日復一日的在革命現場起床、洗澡、刷牙、派早餐,演員一個人演出所有的歇斯底里,所有觀眾都在發笑。但覺得很心涼。(馬慧妍)
5月
11
2015
李銘宸比起一些文青式搖旗吶喊、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心認為明天一定會更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以比較犬儒、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樣政治運動激情之後的動物感傷。(葉根泉)
5月
11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