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下的寓言音樂盒《白鯨記》
10月
22
2016
白鯨記(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8次瀏覽
李承曄(高雄師範大學跨藝所碩士生)

美國文學巨匠Melvill撰寫的長篇小說《白鯨記》,於19世紀出版,長達一百三十四章的冗長篇幅,以及當中多個象徵內容,對於大多讀者來說,並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作品。以上因素,讓筆者觀看之前,即便看過不同的《白鯨記》影像作品,但依舊對這次改編充滿期待。究竟這一個經典該如何被搬上舞台? 創作者又如何改編成一齣獻給兒童的作品?

演出一開場,三位演員分別進場,撿起沙灘上一堆的廢棄垃圾,也就是所謂的「海癈」。這一段演出,不同於普遍兒童劇手法,導演選擇放棄大量言語說明,而是藉由聲音與身體敲打物件,製造出不同地聲響,來演繹這段過程。這一段開場,看似沒有語言,卻創造一種能夠吸引兒童閱讀的觀看方式,一步步地帶領觀者進入演出內容。

三位沒有特定腳色的演員,接著以說書人角色,共同演一段故事,這故事內容即是《白鯨記》。小男孩進入到一間老舊房屋,遇到一位神秘老人,經過老人述說一段故事後,小男孩展開一段冒險旅程。在這冒險開頭,先安排一次白鯨與小男孩的相遇。相遇的呈現手法,安插許多元素,首先利用歌唱,描述大自然的美好,其次再使用投影白鯨的動畫在舞台正上方,讓白鯨形體真實顯現出來,第三再利用物件,如塑膠袋製作的海底生物。以上三種元素的組合,讓畫面呈現不同元素的豐富層度,也足以吸引觀者的目光。但還是有些小可惜,在這樣豐富形式操作,對故事內容來說,卻帶不出更深一層象徵意涵。

接著小男孩醒來後,來到一艘捕鯨船上,遇見船員,以及曾經因為捕捉白鯨受傷的船長。故事演到這裡,開始利用對話,描述著故事發展。相較於原著小說的冗長敘事,這裡反而簡易地做一個二分法,小男孩認為為何要抓鯨魚,船員則站在捕捉鯨魚利益立場。這樣方式的取捨,直接貼近兒童的觀看角度,船員角度即象徵現實,小男孩代表孩童最初的純真。然而小男孩的疑問,也正代表著孩童對社會的質疑?

故事尾聲白鯨再次出現,船長因為曾與白鯨有著恩怨,讓他內心充滿憤怒,不顧狂風暴雨,也要捕捉到白鯨。這裡藉由音樂的巨烈聲響,以及燈光顏色明暗變化,再加上演員不斷地重複台詞,以及身體所製造出的搖擺、恐慌感,將舞台的張力,推到高潮。直到白鯨被殺害的那一刻,燈光再次暗下,小男孩一個人不停地尋問,白鯨是否還活著? 這一段的探問,也可被解釋為,小男孩如何面對成長困境探問。在此,編導選擇一個答案給予觀者,第一段與白鯨相遇場景,再次於重現在這最後的場景。彷彿留下一個解答,即使白鯨可能已經消失,但依然要保持當初純真的心,記得這美好相遇,來面對這險惡的世界。結尾,三位演員拿著垃圾袋,開始繼續撿著海灘上的垃圾。

整體來說,這長度約六十分鐘的作品,確實回應筆者一開始的疑問。首先在舞台上,利用豐富物件,創造出一些奇景驚豔的效果,這也很真實呈現原作的某些敘述場景。第二對於觀看這件事,它不但明確傳達部分特定元素,例如告別、現實、相遇,這些屬於成長脈絡的元素,也直白地傳達著環保,與永續生態的概念。寫到這裡,筆者思考著這樣文學改編的用意,或許可以將這演出作為這樣比喻:觀眾進入黑盒子,當音效進來的那一刻開始,藏有寓言含意的故事,就像音樂盒一樣,演奏著創作者對於文學的幻想曲,展開這段屬於觀者與創作者心靈對話的奇幻之旅。

《白鯨記》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6/10/09 10:30
地點|台南市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位演員功不可沒。他們雖分飾多角,卻能突破舞台的框架,靈活運用各種道具,生動演出海和捕鯨的驚心動魄,過程巧用物件引領觀眾在現實與虛構的時空交錯中進出。(楊麗卿)
10月
31
2016
過程完全服膺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提到的神話英雄成長啟蒙歷程:先是啟程,英雄受到召喚出發追尋;接著第二階段是啟蒙,英雄冒險途中會經歷無數考驗轉化;最後一階段則是回歸,英雄會帶著冒險旅程中得到的智慧和力量返家。(謝鴻文)
8月
11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