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之後,然後呢?《黃粱一夢》
5月
15
2012
黃粱ㄧ夢(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2次瀏覽
謝東寧

標榜「新國劇」名稱,演出節目單並洋洋灑灑,回顧了中國八十年來新國劇運動的革命尚未成功,並企圖要在一個小劇場形式的戲中,實踐「中國人用中國的材料演給中國人看的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反思與力行」等使命。「青世代劇展‧北京篇」上演的第二檔節目《黃粱一夢》,便在此雄心大志中,與臺北的觀眾們見面。

《黃粱一夢》源自中國唐代的傳奇小說《枕中記》,主要敘述種田的讀書人盧生,一日在旅店裡遇到了道士呂翁,兩人相談甚歡,但言談中,盧生感慨自己人生不如意。呂翁便給了一個枕頭,盧生於枕上昏昏睡去,並在旅店主人蒸煮黃粱飯的時間中,作了一場從官場榮華富貴,最終還是返回尋常平民百姓的《黃粱一夢》。

一開場是四個演員,在現場樂師的弦樂撥彈聲響中洗米煮飯,然後從觀眾席走進來一位拿著IPAD的說書人,桌上同樣有個電鍋煮飯,而全劇就在這真實煮飯的同步動作進行中,產生了關於「虛擬故事VS.真實現場」的劇場疏離效果,按照布雷希特的理論,其效果是要現場觀眾,別太進入劇場故事,重要的是連結現實社會的思考。

另方面,在借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中,舞台上導演安排了大量的現代符號轉喻,包括說書人的西裝、舞台上的一個玻璃魚箱、舞台前方的四個蒸飯電鍋、讀書當官的毛筆、各種服裝身份的轉變、蓮花燈、面具、黃粱米…,甚至各種演員演說唱、肢體舞蹈的運用,可以說在精簡的小劇場,於演出故事的進行中,不斷精心設計安排,給予視覺、聽覺上、物件上的變化輔助,這種變化有些是說明情境、有些是表達心情,而因為這些手法、物件的新奇繁複與拼貼,更產生許多「似乎」是後現代性的符號指涉。

不過隨著戲的進行,筆者不禁要問,這些應接不暇的符號使用,到底想指涉什麼?而「疏離效果」又要連結至現實社會的什麼?也就是說,在此時此刻用如此的手法搬演這故事,其劇場意圖(潛臺詞)又是什麼?

或許舞台上始終懸掛著一張皇帝的畫像,可以解釋筆者的提問。戲中主角盧生的人生「如意」命運追求,一切都在這張畫的凝視之下進行,而劇終黃粱大夢醒來後: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但是那然後呢?真的只能如導演安排的,盧生的最後一個動作,繼續在這張畫的凝視下,裝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吃了起來,有飯吃就好了嗎?

西方現代戲劇從中國傳統戲曲擷取靈感的例子不少,特別是那些先知灼見的偉大劇場大師們,從德國的布萊希特、法國的穆努虛金到英國的彼得‧布魯克,後者甚至到今天都持續身體力行,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戲劇舞台(一張地毯、一桌兩椅)之簡約「空的空間」。這種向外學習的過程,不但無傷西方現代戲劇的傳統,反而因為「跨文化」的交流,除了延伸了西方劇場形式的發展,更彰顯了劇場本身之包容特性。

所以說劇場跟所有文學、藝術創作一樣,在形式上不一定要背負所謂的「民族性」重擔,民族性已經先天流在創作者的血液之中。反而是創作者的主體性、回歸劇場藝術的探討與最重要的,發人省思的創作內容,才是劇場演出的不變真諦。

《黃粱一夢》

演出|黃盈工作室(北京)
時間|2012/05/12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 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則古老的「度脫」故事,是否成功地影射現代中國大陸的爆發夢,也同樣在這點不徹底上墜落了下來,很可惜;還有些中國象徵也有點用過頭了;但瑕不掩瑜,這戲還是很值得台灣有心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劇場藝術家借鑑。這條路雖也在台灣發展了數十年,但這精準、透徹和游刃自在,卻不是很多人可以企及。(林乃文)
5月
16
2012
符號的堆疊,對於不熟(或太熟?)中國元素的西方觀眾而言,自然有其致命誘惑。只是符號與符號之間,倘若一直處在低階靜止狀態,看不到能指鏈的流動,那就會如同盧生壽宴上魚貫而出的各色物件:寶蓮燈、朝服、黃粱米……除了成為擺設,難賦深情。簡言之,夢境沒能成為一個更豐富的能指。(楊純華)
5月
14
2012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