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橫流之地,神女的死與復仇《繁花聖母》
6月
25
2018
繁花聖母(陳又維 攝,野孩子肢體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6次瀏覽
蔡宛潔(藝術創作者)

「你長得像個雞巴」

「我是個徹徹底底的女—人」

和幾個月前在板橋435藝文特區的試演版相比,發展完整的《繁花聖母》公演版除了繼續操練演員的身體與心智到了毫不留情的程度,也增加了在這齣幾乎毫無劇情的劇中,幾條隱約可見的敘事支線。透過高度象徵化原作中的角色與情節,將之長期地、慢慢燉煮為這齣戲,幾個角色身上濃縮的特質與個別扮演的意象,也因此張力十足,唯美而殘破地演出敗德與禁忌之性的底層現實。

這舞台是個大的怪物。為了避開大雨而將整個舞台從原本的場地從微遠虎山臨時搬到剝皮寮演藝廳,很難相信劇團能在三天內做到如此完整,令人無法想像還能比這裡更適合這齣戲。道具與佈景目不暇給、肉花綻放地佔據了每個角落,擔當本劇整體美術的黃彥超將他慣用的現成物塑料撕扯攪結,綁縛、吊掛在演員與舞台上,集體融為一無法辨識形體的怪物腔體,四處噴濺體液與愛憎,就好像這隻怪物不斷被捶打著、歡愉著,更因此自體繁衍著。

透過整齣戲在情節與道具符號上的跳躍斷裂,透過那些現成物被以童稚甚或暴力肢解的方式隨意組裝、拼合其用途,以一種非常脆弱不堪破壞的瘟疫般的形象罩在那些彼此溫存又倏忽翻打的演員身上,其作用就好像一張華美而淫蕩的受虐臉龐;一張聖母垂淚的臉,印在黑白朦朧相紙上,遮掩著自己的半邊。幾種關於愛慾的不得之苦、背叛之苦、遺棄之苦、暴烈之苦,也被穿插其中以輕巧默劇之態,「搞笑地」演出的娛樂性歌舞片段,塗抹漫佈成一股「不可說」的禁忌空氣。那些小丑般演示著的變性手術過程,與風塵哀唱給某些應該是上了年紀見過風浪的「人客」看的舊式舞台歌曲,不得不說這些離奇跳出主線的演出,都為這齣戲的可看性增添不少。

也是因此,當演員裹纏在殘破塑膠布膜內擁舞的深痛悲切(人生如此卑微,而我們依舊演出這僅有的絕美),或搞笑地膜拜一隻巨大拉拉熊玩偶神又「可愛可怖地」在舞台上把它拿來毆打你憎恨的對象,是這麼樣的令人無法喘息。在表現上,這齣戲在道具與場景間超越想像的隨時轉換,除了切斷觀眾對於劇情的依賴以外,也挑戰折磨著演員的身體承受度,在某些幾乎令人擔心其安危的橋段內,劇組對於道具的萬物皆可用(比方路邊撿來的水塔或花枝招展的充氣泳圈——以乾扁未充氣的卡通圖騰型態出現在舞台上),也成了無論如何都要去「幹」的慾望工具實踐。

這般目不暇給的表現不僅佔據觀眾眼球,也將整齣戲從一開始的紛亂,一再重複、堆疊至清晰可見,或甚至是過於清晰。若說《繁花聖母》對我來說不足的,就是在於不斷重複性的裸露或暴力雖然傳達了這縫隙的可見表面,但卻(可能)因此遮掩了巨大的敗德慾念與其羞恥崇高。被切成片段在整齣戲劇中重複出現的挑逗與裸露,雖然挑釁有餘,卻慾望不足,甚至有些時候顯得「還來?」。即使這大尺度的演出在台灣是相對難得的,但也因為極度強調身體的性姿態,而使觀眾變得麻痺。

雖然麻痺也正是性愛操弄的最終結果:器體在不斷摩擦中終於麻痺,精神疲乏癱軟,此時,我們才在這癱軟中,昏昏閃過生命的壯美。但我仍不免在散場後,從餘燼中神智恢復時思考著:如果不是僅僅透過肉體橫陳來談論慾望,會不會留下一些令人玩味的空白?而本劇中的情慾表現,幾乎圍繞著男性陽具象徵進行,也是另一重稍顯空缺之處。

如此用力地操演身體,將其還原為舞台上被暴力相向的物,或許也是一種挑戰觀眾內在審查制度的策略。當今日「裸露」仍是一個不為社會接受的異類他者,卻又是人人意淫的幻想對象,這公開搬演性愛姿態的演出,為的當然不是引起肉體騷動,而是期待由暴力的肉慾,提煉出慾望底層的麻痺。而這也成為我們觀看(想像中的)社會底層的賣淫者,在承受社會丟出的罪惡眼光之後,順應演出的「你們認為我們應有的慾望模樣」,正好揭露了跨性者/同性戀及另類情慾的被妖魔化。

比方,多重穿刺的陽具/怪物般展開的女體/多重雜交/慾望繁衍的器官交疊,這些極致想像不正是由大眾想像中的罪惡邊界,描繪出的誇張場景?

對我來說觀賞這齣戲的體驗絕對是超越想像的。在看過試演版後再次走入劇場,我沒有預期到會看到這麼多改變,舞台(燈光、場景、道具、聲音)的層次堆疊,細膩地左右觀眾感官。跟隨原作不斷雕琢演員更精簡的肢體,省略了不少之前發展出的片段,逐漸刮削精磨出這齣戲的核心議題,是創作者和演員的驚人意志。午夜場獨享的飛利冰變裝皇后秀安插在這齣劇前後,顯得毫無違和,在劇終之後延續了觀眾的震盪,一舉在演唱中將所有情緒釋放出來,留下一種燃燒殆盡的暢快感覺。

因為透過完全服從於欲望的指令,透過從敗德和羞辱中提煉出聖德,唯有正視這慾望的彰顯,才能得到信仰的純粹。你不知道的是,有多少人自願選擇了當那罈陳年口水裡悠遊的小魚,因為他們其實是別無選擇。

(我覺得這說法很褻瀆。)

(所以很好。)

《繁花聖母》

演出|野孩子肢體劇場
時間|2018/06/16 23:00
地點|剝皮寮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面對惹內的文字,野孩子大膽地選擇以自己所擅長的肢體應對,全劇幾乎沒有語言,更多是身體、音樂與符號。身體與符號是語言之外的,情慾亦然。他們的身體鏡像出惹內的文字詩境,與之呼應,並從台灣的元素中拉扯,以直接的肉身致敬與相搏。(黃馨儀)
6月
22
2018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