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貴美的餐桌》
11月
21
2018
貴美的餐桌(無獨有偶提供/攝影林筱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3次瀏覽
郝妮爾(專案評論人)

工人必然會變得貧窮,因為他的勞動的創造力作為資本的力量,作為他人的權力,而與他相對。他把勞動做為生產財富的力量轉讓出去;而資本把勞動作為這種力量據為己有。——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

我其實不知道戲已經開始了——薛美華拿著手套與掃帚請大家幫忙打掃,滿地都是瓜子殼與碎骨頭,要上餐桌前觀眾得先把自己的用餐環境整理乾淨,洗菜者有之、洗碗者有之,他擰抹布我擦桌子,大家都有事情要忙,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因為勞動而自然地對話。

「勞動」在戲中是關鍵性的存在,它首先打破了一群陌生人得挨肩併坐共食的尷尬,甚至切斷了思考的可能,在洗碗、擦桌子的當下我們不需要考慮藝術性、戲劇邏輯等等,制約似的聽從指令做事;第二步,就是勞動帶來的回饋--「大家這麼辛苦工作,一定要好好吃一頓呀。」彭韶君把碗筷發下去,咚一聲端出大碗公,碗裡尚未軟透的泡麵,她一面介紹泡麵的來歷一面重複著:「快吃呀,剛剛都這麼認真做事了。」這一句話替《貴美的餐桌》找到合理的開場,此時此刻我們並非專程來這裡吃一頓飯、甚至不是看戲的觀眾,而是因為方才的勞動而得到合理餽贈的一群人。

接著,薛美華與彭韶君對視、神情嚴肅地說:「以前來了」,燈光明滅,差點沒有意會過來此時已經穿越了時空,回到「以前」,飲了一碗鮮美魚湯,莊重地彷彿某種宗教儀式,此時船笛鳴響,只見兩個黏著眼睛的胡蘿蔔登場,蘿蔔身上纏繞著麻繩,「扮演」漁民,帶來漁船也帶來豐盛的食物--三條油花均勻的牛排,被彭韶君煎得吱吱作響,此時整桌的人都開始鼓動了。

無論是2017年於海港之都基隆的演出,或者是此刻於往昔港口集貨地的利澤,《貴美的餐桌》與其說是慎選地點的演出,不如說是劇中各種關於遠航產業、或者漁民的意象,都是環海的臺灣能輕易共鳴的主題。也是屬一屬二能夠看出資本主義侵襲的產業之一。

資本主義改寫「勞動」的定義,使之成為只能生產金錢的手段,也就是所謂「他人的權力」,因此漁民從遠方帶來的食物,是為了販售而非果腹。同時,隨著產業結構改變,漁獲愈來愈稀少--漁船不再駛來我們小小的餐桌,取而代之的是一艘巨型、華麗的郵輪;郵輪不能帶來食物,它唯一能夠生產的就是欲望,欲望本身無法填飽肚子,但卻能夠讓充滿欲望、且富有支配權力的人,去指示苦力進行更多勞動,並且將這份勞動所帶來的金錢據為己有,滿足欲望。

劇中有一個安排是這樣的:因為漁船靠岸(上餐桌)的間隔愈來愈長,而且帶來的食物愈來愈少,漸漸無法讓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品嘗到,於是大家得「轉雞頭」,被雞頭指到的人不能舉箸。取而代之的,是薛美華灑脫地開了一瓶台灣啤酒,替不能用餐的人斟倒。酒興一來,眾人更是歡鬧,幾度忘了有些人是沒有吃到東西的。這讓我想到在《車諾比的悲鳴》【2】一書中,有許多士兵是喝了政府配給的伏特加才敢進核災現場查看災情,不喝醉的話有些東西就會緊抓著不放,於是乎,雖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我們最終也只剩下酒了。

大從車諾比的核災,小至餐桌上的分配不足,隨著下一趟漁船帶來的東西更少,幾乎只能讓半數人吃到,喝酒的人更多了,先前歡騰鼓譟的氣息亦削弱下來。

《貴美的餐桌》其實是一齣結構簡單、寓意直白的作品,倘若深入剖析,劇中最後一句引用賴和的台詞「苦力也是人,也有靈感,他們的吶喊,不一定比較詩人們的呻吟,就沒有價值」,其實是批判意味濃厚的。但之所以觀眾不至於感到成為資本主義共犯結構的一環,原因一是我們在坐下之前先付出勞力,因而此刻可以安心的站在勞動者(苦力)的一方;其二是因為雖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吃,但是牛小排、豬肉捲蔬菜、悶煎鮮蝦……這些菜色並非幻想出來的,而是真實的美味,吃食的歡愉會淡化罪惡感(如果有罪惡感的話)。

只是無論整體的氣氛再如何輕鬆愉快,都還是會被最後郵輪的進入給打斷。如同前述:胡蘿蔔扮演辛苦工作的漁民,漁民們讓大船靠岸、帶來食物、餵飽桌上的人,卻在最後一刻被淹沒在郵輪曾停靠過的港口(胡蘿蔔倒頭栽掉進裝水的透明碗公裡),另外一位,則從腳開始一片片被削落。雖然只是一根蘿蔔,但是它身上黏著眼睛彷彿擁有靈光,它方才是那麼有精神地工作,因此看到利刃將之削成薄片的同時,心裡還是有股奇異的殘忍。現場其中一位觀眾忍不住開口:「蛤?他剛剛那麼努力還要被這樣對待喔?」

所謂的「他」,只是一根胡蘿蔔而已,就會讓人產生不適,就更別提那些活生生的勞工,長期被視為魚肉、任由社會體制刀俎剝削--他剛剛那麼努力還要被這樣對待嗎?無論是誰,即便付出了再多的努力,都難保結局不會走向這一途,是吃完這一餐飯後,我所得到最昂貴的啟示。

註釋

1、本段文字摘自《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萬毓澤著,臺北:木馬文化,2018年2 月,頁54。

2、《車諾比的悲鳴》,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著,方祖芳、郭成業譯,臺北:馥林文化,2016年1月初版十刷。

《貴美的餐桌》

演出|薛美華與彭韶君
時間|2018/11/16 13:00
地點|利澤簡民家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節目單上創作者引用賴和的文句,對映著《貴美的餐桌》利用物件、操偶與吃食,雖沒有直言卻感官體驗與詩化地呈現了碼頭工人在現代的喑啞與靜寂,伴著鐵板的蒸氣水霧冉冉消散在燈光下。(黃馨儀)
10月
19
2017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