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汁大放出後的憂愁/黏稠氣味《雜生少年》
9月
09
2015
雜生少年(林蔚圻 攝,心酸酸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7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少年,就窩在那裡,蜷曲、翻滾、喃喃自語。

他慢慢地爬起,揉著身旁的破報紙,拉開封鎖線,扯動紙箱做成的隔間。四周的竊竊私語如新聞播報,忽大忽小,「我覺得這一切都好噁心」、「幹」、「我覺得好恐怖」,還夾著雜訊。掌握話語的,可能不屬於觀眾,縱使我們幾分鐘前剛從少年的背後走過,或許不小心踢到他,或許冷冷地看了一眼。可能,我們也在竊竊私語。談論著他?或者根本不談論他?又或者他希望我們討論他、注視他,如他反覆地說:「你們都正在看我吧?」、「有人在這裡嗎?有任何人在嗎?」。討論什麼?關於政治?關於社運?關於……什麼?我不知道。那他呢?

如他的那聲大吼:「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看來他也不知道)

但少年(或者我該說是林靖雁)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倒也未必。林靖雁在編劇陳彥瑋替他量身打造的作品《雜生少年》裡,如同一個失敗者的輓歌(這說法似乎太文雅了,應該是個魯蛇的抱怨),用他剛屆滿二十歲的「半成熟」語言,將自我的焦躁發散,讓劇場裡的七十五分鐘都在他的雜念/唸裡,以毫無章法、破碎凌亂的呢喃、講述、暴怒、傾頹,反過來焦躁了觀看者。雜,不只是「阿雜」,更像是隨機、即興的發揮。隨手拿起一本書,就扯起了張愛玲與《小團圓》;電話聲響,竟是牯嶺街小劇場的來電警告;講到性交,卻突如其來地說起《天龍八部》裡的段譽;模擬上課場景與老師提問,長篇大論《封神榜》裡的李靖(最後卻發現老師問的是風塵三俠的李靖);一個箭步撲向觀眾,抓住他的手撫摸自己的胸口,還斥責一聲「摸夠了沒」。更泛政治的是,少年拆解各種運動話語,反爸媽、反迫遷、反階級、反黑箱、反專制……,如現場漫天紛飛的標籤貼紙,連觀眾也被定義、被標籤化,不管是政治正確的,還是惡搞的。或者,是他重述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被捷運上的老頭子大罵為「左派」、「浪費社會資源」,才發現自己期待被劃分,作為被關注的那個群體。只是,看似漫無邏輯的語彙,除以某種重複性製造了群體與個人的焦躁不安,其實是很有目的、指涉性地進行陳述與自白,以幼稚的話語權反向控訴了成人世界的「偽」、「惡」。課堂場景,讓老師說話只剩下「汪、汪、汪」的獸類語言;提及張愛玲,講的是我們所無法控制的被販售、被控制。於是,那些看似一閃而逝的詞彙:「法輪功」、「陳冠希和李宗瑞的性愛照片」、「救中國」……,其實都在渾渾噩噩的背後,有其清楚的指向:「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政治的」,如少年那一刻突然堅定的眼神。

《雜生少年》不是一個太容易討好的作品,編劇(似乎)依憑著對林靖雁的認識,狂亂地製造出瑣碎的語言與情節,並不具備完整的故事性與連貫性,必須讓林靖雁的表演去再製戲劇的型態(但或許這樣的劇本正符合了表演者的本質)。同時,雖取材自大江健三郎的《政治少年死》,卻只作為一種非常原始的閱讀,稱不上啟發,只能說是一種介質,以一個春夢去存放創作者的靈魂。整部作品嫁接更多的,或說承載更多的,是林靖雁個人的生命經驗,與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最後一場戲,他拿著小刀,眼神空洞地走向觀眾,如同一個殺人犯,或許就挪用了林靖雁曾自白的十四歲經驗,想去殺了劈腿的初戀男友。只是,戲裡的他把小刀放在自己臉頰,劃過、撫摸,最後丟掉,在後台一聲「碰」的聲響後,回到看似正常的軌道。因此,林靖雁的身體不只放置了劇本的字字句句,也強烈地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回觀自己的身體與內心。如此容易流於自戀自溺的創作狀態,林靖雁不只充分運用了舞台空間的特質,與道具互動或疏離,甚至創造出一種屬於個人的表演語彙,足以去說服觀看者。重複的動作間,搬動桌椅、撫摸、歇斯底里的舉動,以及他對聲音通往情感的控制,都掌握住細節,並賦予變化,而讓人可以很專注於他的表演。特別是他微低下頭,在稍微滑落的眼鏡後頭,那雙眼睛所投射出的空洞,或光芒。

轟炸式的表演語彙與過多碎裂的文字,溢滿整個劇場,缺乏留白與停滯,讓觀賞過程裡累積了不少疲乏感。但,也讓林靖雁身上的雄性激素不斷揮發,汗水、體液、打手槍噴射的精液(當然他沒真的打手槍),似乎如此劇所謂的原名「一百種在劇場打手槍的方式」一般,反覆地製造高潮得到滿足、聊以「自慰」。雄汁大放出後,瀰漫著一種味道,彷若我們正滾進「雜生少年」的衛生紙團中(應該還有他最後啃食的便當味)。只是,在激情爆炸之後,更濃烈且黏稠感受到的是「喧囂後的哀傷」,如反課綱少年林冠華的死,及其男友的自殺(卻必須被新聞寫為「好友」)等。

在充滿政治、異色議題的外環,《雜生少年》試圖詮釋的是被壓抑或被控訴的渺小自我,在一個毫無行為能力的年齡,於是這個作品狂放、激昂,卻寂寞、非常寂寞。忽然低語、忽然吼叫地反覆那句「可是火車並沒有來」;對著家人說著:「父親,不要我為擔心,請注視著我從容的背景。母親,我已經帶了便當,真的很謝謝你。」。《雜生少年》的「雜」更在於某種「不確定感」,對於生命、對於自我、對於外面的世界,並且在看似一切政治正確的背後,又充滿著一知半解的錯誤扭曲。於是,他在激昂、正經八百的演講過後,突然安靜、沉默,說著:「你是不是也曾在這樣的日子裡,感到世界上僅僅有一個宇宙彼端的靈魂可能懂得你的認真、喜悅、憤怒、在乎的、瑰麗的姿態?……」文青似的低語。旋即而來的是他扭起了身軀,以妖豔的姿態唱起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你眉頭開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紅了,我的天灰了。……」看似無厘頭,如綜藝節目裡的即興爆笑喜劇;看似明亮,如婚喪喜慶的歌舞秀。我卻感到無比的沉重與憂鬱,如他緩慢地走回幽暗的角落。創作者摩擦出一種反差,把所有看似沒有交集的命題都壓到少年身上,成不成熟已不是問題,而是得被迫面對這個世界,以及生命的意義。寂寞,而後無奈。年少的生命實在無法改變這個社會,如他雖戲謔的在最後放了一個屁,但更哀愁的是「沒體力了」。

相較於部分「台北藝穗節」的作品,多為實驗的雛形,或是創作者的初次演出,林靖雁或說是心酸酸工作室,不只維持實驗精神,去挑戰開放性頗高的命題,更相對純熟地操作表演語彙以及劇本語言,同時在舞台、道具、聲音、光線的設計也完整且細膩。從小劇場裡,尋找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只是,在高潮之後,怎麼從憂愁裡收拾殘局、面對世界,或許是少年成長之必要,以及繼續開發的劇場語言。

當然,《雜生少年》仍充滿著少年過度的自溺、自言自語、自殘、自虐與自戀,卻何嘗不是對成人世界的最大反擊?面對那些掌握話語權卻更無知的大人(大人何嘗不是自溺又自戀的呢),在怒吼與沉默間找到對抗世界的方式。(題外話:某位自認愛好藝術的「民眾」對台北藝穗節擺放裸露照片的抨擊,大抵就是成人世界最好的象徵吧。)的確,《雜生少年》艱難地用過多的語言去乘載一個根本無法用語言述說的課題,但我現在用以敘述他們的文字,何嘗不也是。

《雜生少年》

演出|心酸酸工作室
時間|2015/09/06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戲不斷的讓少年產生「爆炸」。形式上,灑落一地報紙碎片以及飄散反各項議題的標籤,再再呈現社會上的各項雜訊讓少年心緒難平;在台詞上,常常運用較為強烈的詞句,並讓演員多次遊走在精神瘋狂的層次。(曾達元)
5月
20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