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唱的記憶《阿香的繪葉書》
10月
03
2016
阿香的繪葉書(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4次瀏覽
王威智(社會人士)

《阿香的繪葉書》結合演唱會與劇場的演出,喚醒民眾關於戶外同樂的記憶,那夏夜三五成群至公園乘涼餵蚊子,時不時還傳來小孩淒厲哭聲的有趣體驗。

故事以阿香的告別式,亦是她餐廳的最後一晚開場。她的兒子南生、孫子國暉為她辦了個歡送會,請了樂團來唱歌。隨後國暉在整理阿香遺物時,卻發現一疊寄給阿香的明信片(繪葉書/エハガキ)上,署名不是阿香唯一談過戀愛的外公。由此,國暉展開一連串由屏東到臺北,再至臺灣各地的日本時代旅程。陪伴國暉旅程的則是他的年輕祖母阿香……。

乍看之下,劇本其實極為鬆散與隨興。國暉莫名地展開了時空穿越;一般在電影中會被大做文章的「時差」問題,則彷若不存在,國暉自然地融入歷史時空,日語、華語與台語完全沒有溝通問題,更與年輕阿香成為好旅伴。劇末,阿香的秘密戀情亦是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解謎無關緊要。

然而,種種不合理以現場大多數觀眾的反應來看,同樣不重要。要求劇情的邏輯與合理,背後的西方現代戲劇視角根本上不適合本劇。

在以貨櫃佈置成的舞台上,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以自己真實身分前來阿香的「餐廳」此假想空間演唱時,事實上已經為本劇虛實交錯的主弦律定調。戶外觀賞的現實觀眾,同時亦是阿香告別式的參與者,是日本時代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新曲發表的聽眾,也是戲院觀眾。國暉時空之旅帶出了傳統戲曲「事隨人走」的美學思維。演出不為故事合理,而是聚焦於人的情感上。人在,戲就在;情真,戲就不假。

也就是說,《阿香的繪葉書》演出是為觀眾召喚日常生活不容易見到的景觀,由國暉擔任臺灣懷舊的導演,搭配以投影變換場景的舞台,由較為人知的古早小吃店為旅程啟點,再轉移置至戲曲的舞刀耍棍、默片的電影辯士等相對冷門題材的模擬。展演不為故事,而為景觀,因此默片演出需要搬至舞台的第二層,藝旦的演出需要幕前獨唱,以確保演出景觀能填滿觀眾的感官。展演不只為景觀,更為歌曲。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不時插入,完全無關時空更迭的歌曲演出負起串聯全劇的任務,誘使觀眾沈醉在自身關於陳昇與歌的回憶和感情中。

這般幻覺是劇場的怠惰?還是對於陳昇無止盡的崇拜?或許兩者皆非。

《阿香的繪葉書》演出以「死亡」開場,以構建的回憶與現場live演唱串場,再以眾人與陳昇同唱《愛你一萬年》結束。歷史記憶與當下體驗在展演中同時建構,死亡與歡樂則經由劇場景觀產生共時性。此劇場無法製造出洗滌一切的儀式空間,讓觀者能傾倒內心黑暗重獲自我;亦不能成為讓參與者忘卻一切煩惱的嘉年華。其戲劇結構的「漏洞」事實上正好折射出訴說臺灣歷史記憶之困難。臺灣之混雜既成為戲劇景觀的源頭,亦是逃逸的方向。《阿香的繪葉書》成為以演唱為核心的「鑑賞會」,使觀眾以置身脈絡之外的視角來欣賞臺灣,重要的唯有當下。展演的現時性變成單一的敘事,將歷史、記憶披以當下的外衣──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戶外演出更加強了現時的渲染力,圍繞著陳昇,小小的劇場情感共同體油然而生。

是的,舞台上,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很棒;劇場內,臺灣的鄉愁反而更深了。

《阿香的繪葉書》

演出|動見体、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
時間|2016/10/01 19: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了一般的戲劇情境、口述說書,還有由劇中人物模擬默片電影中的音畫分離,演員執行動作,同時配上一邊的旁白敘事者,一人以情感豐沛的聲音,切換於男女聲道之間。更重要的,還有音樂。(吳政翰)
9月
22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