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探索 《電母》
7月
10
2014
電母(末路小花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0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院子劇場是高雄近年新興的小型表演場所,一樓是挺風格時尚的服飾店,樓上則像是荒涼廢棄的空屋,戶外還有一個像是中庭/天井般的空間,整體有一種斑駁破敗的蒼涼,置身其中頓時感覺時光倒退了數十年。

於是,雖然演出並沒明說故事的時間,但配上服裝、語言與整體的氛圍,理所當然地就像是在幾十年前的某個村莊。《電母》使用了劇場的屋頂(上半場)與院子(下半場)兩個開放的空間,取雷公故事與《琵琶記.糟糠自厭》兩個故事的概念,另行衍生出一段婆媳的故事。天臺曬衣繩上晾著一件男人的白汗衫,隨風飄揚,煞是好看。這個視覺的意象也隱喻著男人雖因從軍而缺席,卻又無所不在;男人將沒有血緣關係的婆媳綁在一起,甚至是兩個女人生活的精神重心。閃電亮起,照見人心中的秘密與黑暗:上半場是婆婆的獨白,下半場是媳婦的獨白。在媳婦的獨白中我們發現原來之前婆婆收到的兒子來信都是媳婦冒名寫的,想讓婆婆寬心,媳婦早已知道兒子戰死,但仍忍飢甚至出賣身體以求二人溫飽。相較於媳婦的無私,婆婆之所以瞞著媳婦兒子的死訊,究竟真的是出自體貼不想讓她傷心,還是其實是自私怕年輕的媳婦拋下她改嫁?劇本在此頗為灰色模糊留予觀眾自行解讀想像。但婆婆之害怕打雷,似乎也暗示其心思並不單純。

導演黃丞渝將院子劇場的空間運用得很巧妙,尤其是下半場。利用燈光、聲音的來源、演員的走位,在屋裡/屋外、門內/門外、窗內/窗外、樓上/樓下之間製造出一種互動與觀看/揣想趣味。兩名演員表現皆不俗,尤其是飾演媳婦的張棉棉,能量與情緒能放能收,身體也多變。演員在觀眾之間穿梭獨白,固然引導我們的視線流動,關注到這些空間之間的張力,但觀眾在與演員的近距離存在之間,仍像是一名窺看者,兩者幾無互動。觀眾的位置/立場該如何定位?

光線的處理也頗用心,提燈照在說話者的臉上產生的光影、(無聲)閃電的效果等,皆有視覺上的美感。米粒被擲灑在地上,也有一種視覺與聽覺的力度。在如此條件簡單的演出環境中,《電母》仍達成一種精緻。只是,盛夏的戶外演出(還好高雄晚上通常有風),觀眾或站或蹲,又要擔心被蚊蟲咬,並不是很舒服……總是在類似這樣的不適當中,體驗到小劇場畢竟還是一種比較適合耐操的年輕人的活動。院子劇場環境特別,很適合各種空間型式展演的探索,而這次小花的演出也是一個頗成功的實驗結果。但畢竟緊鄰的週圍仍有住戶,演出間還不時傳來隔壁狗兒的吠叫與主人的喝止聲,(上半場演員還將狗吠聲結合在台詞裡,變成村長的狗,很有臨場感),真箇是雞犬相聞,也不知道鄰居們能包容類似的藝文活動到幾時,可能是日後在這個有趣的場地演出會面臨的主要問題。

《電母》

演出|末路小花
時間|2014/06/26 19:30
地點|高雄院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戲最怕演員能量不均衡,但在這裡完全找不到這個問題。下半場的張棉棉一出來,幾乎要讓人忘記前半個鐘頭發生什麼事,她輕而易舉抓住了眾人的目光,引領大家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的靈魂之中。(郝妮爾)
7月
10
2014
兩名好演員貢獻他們的專注,考驗演員的心理能不能承受近距離「被觀看」、「被檢視」這件事。兩位演員的演出,皆帶出劇場的魔幻時刻,那個魔幻時刻停留在他們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的凝結。(魏于嘉)
7月
09
201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