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戲假作的後設僵局 《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
6月
06
2014
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9次瀏覽
吳政翰(特約評論人)

看到王嘉明要作莎劇,不禁為之亮眼。前作2003年《泰特斯-夾子/布袋版》及2008年《羅密歐與茱麗葉—獸版》皆可見導演結合現代形式及莎劇精神的巧思,特以前者為例,導演將原莎劇去蕪存菁,化約為簡單的故事原型,以補述、插述的敘事手法反覆交陳、不斷重演,不僅讓原本對台灣觀眾來說陌生的故事形貌越來越清晰,亦使劇中殺戮餘音在看似冷調的舞台空間裡,迴盪不止,堪為台灣莎劇新詮史上之一大經典。然而,當看到這齣北藝大學製新作是改自《理查三世》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王嘉明這次不知會出什麼新招來賦予莎歷史劇全新樣貌;憂的是,莎歷史劇有其複雜史事背景及濃厚政治意涵,對非英語系國家來說龐雜且遙遠,在台灣作莎歷史劇,要與誰對話?該如何轉譯?

《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敘事結構多重且複雜,如同導演前作《泰特斯》,戲的一開始,說書人現身,向觀眾點明即將說故事:在理查三世遺骸被挖出的停車場中,瑪格麗特作為故事導引者,目睹、回顧、重建歷史,眼前一幕幕即將展開的情節,皆進入了「戲中戲」的設定,作為第一層敘事框架。

自始至終,導演並沒有要讓觀眾「進入」故事的意圖,而是讓觀眾在極富即時性、現場感的表演中,相當有意識地「看戲」及「聽戲」。劇中角色由人偶化的演員扮演(三位女性角色則由真正的偶來詮釋),台詞皆對嘴,藉由站在偶後方或者舞台外緣的演員配音,彷彿意味著受政治戲局主導操控下,人如偶般喪聲噤語、失去自主;同時,前者肢體試圖與後者念白合拍,後者觀看、指揮前者,兩者偶身人聲之扮演關係使全戲又多了一層敘事框架。這個「戲中戲中戲」的框架裡,不僅是劇情推展主要所在,亦透過演員表演來質疑、顛覆「真實的真實性」,揭穿劇情內、舞台上及生活中種種行動的扮演特質。例如,人偶的肢體刻意僵化,襯以偶師情緒平淡的口白,顯得動作本身並無溫度;偶師刻意誇張角色哀傷,突顯情緒失真,甚至配音到一半口渴,當場拿起水喝,切斷了戲劇動作連結之下而立的真實,使得「喝水」這個動作本身,既是真實的表演,也質疑表演的真實。

框架建構不止於此,形式上涵括即時投影及預錄畫面的影像裝置,提供類似前作《泰特斯》的插敘功能,不同的是,並非用作補充說明,而是作為導演及文本之間的對照與對話,以及跳脫文本之外的延伸思考或對文本內容的評判。影像提供了舞台平面以外的另一空間維度,將不存在的現場並存於舞台,如餐廳、海邊,有時甚至刻意古今並置,如穿著古裝的演員在後台化妝室走動,兩種不同時空象限之下的真實同時並行又相互干擾。在時序錯亂之下,兩者互顯荒謬,不僅戲外真實(今)虛化了戲中真實(古),而且正因有了戲中真實的虛構,戲外真實的存在才得以確立。因此,在這個後設不斷、既是演戲也是遊戲的戲局裡,藉由層層剝離的架構,對歷史建構和戲劇本質皆提出質疑,衍生出有趣的真假辯證:虛實已是相互依存的一體兩面,而非「內框是虛構,外框是真實」的絕對二元分立,似乎唯有說書、扮演、觀看等過渡虛實的中介作為才是真實,抑或真實根本不復存在?

只可惜,對於毫不熟悉原劇情的一般觀眾而言,戲中真實可能從未建立。原莎劇《理查三世》劇情主線其實很簡單,即理查千方百計奪權篡位的過程,但途徑曲折離奇,加上皇親國戚眾多且關係複雜,不易理解,雖導演為求故事背景脈絡完整,特別加入《亨利六世下》後段,然而這並沒有簡化原劇龐雜的角色名字、人物關係及家族譜系,反而讓原本純粹的情節更複雜,而且情節推展主要並非透過舞台行動,幾乎完全訴諸於語言文字,大多時候只能透過台詞試圖釐清錯綜複雜的劇情脈絡及角色關係。再者,演員服裝幾乎清一色的黑,雖說賦予演員中性特質,卻大大降低了角色辨識度,使得原已複雜錯亂的情節更加糾結難解。

觀眾依循著模糊的故事輪廓,偶爾聽見了像是由劇情隨想而出的時事詞語,如二代健保、GDP、 9%總統、連勝文競選廣告、臉書按讚等,可見導演試圖提供古典莎劇和當代臺灣之間互涉況味、縮短與觀眾之間距離的意圖。的確,引人發噱,觀眾不時傳來笑聲。但在劇中真實從紮實未建立之下,文本與現實相互對照樂趣大為減低,容易淪為嘴上功夫,而這些笑聲是否也反映出觀眾對於情節內容的焦慮,可以暫時逃離台詞地獄,尋求小確幸滋潤?若不將脈絡疏理清楚,何不如大刀闊斧卸去脈絡綑綁,賦予新貌,徹底地與莎翁鬥智,將他一軍?

整齣戲目前走向,在故事基底未穩固紮根的情況下,過於聚焦揭露扮演、引入現實、隨手戲謔的後設樂趣,像是多了層層加疊的虛構,但少了真實,就少了真實破為虛構、虛構假以真實的層次,也就少了兩者之間的辯證厚度,使得整場後設戲局看下來,徒見「設」而未見「後」,出現了僵局,不是走到了死胡同,而是從未移動過。

當然,這一切或許是怎麼走都對也都錯的遊戲,對導演來說,這段創作的過程大於意義,而這齣莎歷史劇最終對對臺灣觀眾的對話和意義究竟為何?也許,正如導演在節目單所言:「我可能戲結束後,都還不知這戲的意義何在?」

《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

演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時間|2014/06/01 14: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王嘉明利用歷史中必然的混亂,將身處觀眾席的觀者置於沒有發聲和選擇權力的處境。擔任配音工作的演出者甚至不避諱地與角色共處一地,此舉彷彿在對觀眾與演員提問:沒有能夠承載「王」這個身份象徵的肉身,權力又是如何地流動?(洪子婷)
7月
03
201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