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社會中的持續思考《兔兔特攻隊》
10月
12
2018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98次瀏覽
王紫溦(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一個社會、一個事件、一個人,會影響這個世界多深,你永遠都不會知道。

《兔兔特攻隊》為觀眾帶來的除了身歷其境的驚慌、椎心刺骨的痛苦,更多的是想要傳達出:每個人心中,對於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社會,截然不同、更充滿排斥的價值觀。除了吸收編劇所詮釋的,這齣戲的力量更是引發思考,思考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是否看到了更多現今社會我們還沒看到的一切,和從未去想像過的真實。

在觀賞演出時,身處於旁觀者的角色,卻反倒令人可以更深入去思考所有角色與對話想要傳達的東西。兔兔特攻隊對於傑克森的偶像崇拜,輕則是青少年對於偶像英雄的崇拜,重則能讓人聯想至納粹德國對希特勒的精神崇拜,但我們可以說他們所相信的是錯的嗎?在人們隨波逐流、媒體操弄人們資訊吸收之下,戲劇性的死亡是否也是一種能讓社會注意的方式?然而,這樣被注意的方式,能被稱之為「有意義」嗎?《兔兔特攻隊》不得不讓人檢視著這個社會框架下,人們對於自我價值的尋找感到迷惘、對於他人生命價值毫無感覺,就像在電視機前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分屍案新聞,卻只是搖搖頭說著真可憐;如同戲裡的主持人,看著真實在目的殺戮,卻戴上3D眼鏡宛如看看著一齣好戲。

而劇中的蟲男所代表的是「英雄」嗎?如戲中大英雄所說:「正義是一個規則。」為了防止人犯罪而去制裁,為了社會安寧所設立的體制,為了維護正義所理所當然的處決,這些總總都是現今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美國對於伊拉克發起的預防性戰爭,難道不是一種為了防止災難產生的災難?臺灣檢察官因為抓不到詐欺主嫌而扣押無辜公司員工【1】,又是不是為了正義而輾壓人權的行為?回到劇中,蟲男因為要阻止兔兔特攻隊殺人,而選擇殺了她們,又是正確的嗎?至此,又想起江國慶案的類似事件從來不少,廢死之所以會是備受社會討論的議題,我想除了罪犯人權外,人們能不能擁有「殺人」的權力一直以來仍然都值得探討。

阮綿綿和傅爸所面臨的更是這整齣戲我最感受深刻的議題,像傑克森這樣的「隨機殺人事件」能給社會帶來多少負面影響?阮綿綿因想逃離世界而產生扭曲的思想,傅爸因自己從沒受到「傑克森」的懺悔,飽受內心煎熬致使心理偏差,到底人的價值有沒有卑尊?傅爸口中的人渣,卻是傅爸利用來自我滿足填補內心傷痛的「勝利」。血淋淋攤開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場過去經驗造成的傷口,無論是人、是組織、是制度,以及遺留下來的記憶,皆有能力在人們心中留下疤痕,也因此為社會帶來我們難以想像與預知的危機。

看完這齣戲,想說的很多,但種種想法和與社會議題的連結,當然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理解。隱藏在故事背後的更有著「獨立思考」的內涵,只要每個人對於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件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理解、多一個角度去看看在這個社會中正在受傷的人;讓常常事件發生時選擇旁觀的我們進入到事件之中,才有機會明白什麼叫無法置身事外。

「 我們是小兔兔,活在這個世界上力量渺小的小兔兔,當跑著跑著努力地想要跑贏身後的烏龜,卻也發現我們的眼前再也沒有路可走。【2】」這,也何嘗不是現在年輕人的心聲呢?

註釋

1、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back.from.hell.2018/

2、此劇引言為筆者以劇中台詞為基底,略作更動的陳述。

《兔兔特攻隊》

演出|玩勮工廠
時間|2018/09/30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兔兔特攻隊》為觀眾帶來的除了身歷其境的驚慌、椎心刺骨的痛苦,更多的是想要傳達出:每個人心中,對於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社會,截然不同、更充滿排斥的價值觀。(王紫溦)
10月
11
2018
劇本將影像、表演切割為兩欄,目的是清楚指涉每個行動需被補充的多重視角、與角色內在。如果徒留一種,都會使場景從寫實走向荒謬、詼諧,甚至純然無目的的娛樂喜劇。兩者的平衡是原劇本自我建構的支點,而導演手法卻如層層篩網,將原先存在於劇本的真實與議題性,悉數濾出。(張敦智)
10月
03
2018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