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與美學實踐的七年之養《蚵仔夜行軍》
5月
22
2019
蚵仔夜行軍(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沈哲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1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一個作品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成熟」?從2012年「土地計劃首部曲」,到2019年高雄春天藝術節,三缺一劇團的《蚵仔夜行軍》依憑著七年的時間,養出飽滿有滋味的土地作品。而《蚵仔夜行軍》的通透圓熟,不只在創作意圖與發展美學的緊密接合,亦展現了三缺一劇團自創團以來對於「身體實驗」的核心關照──在其中可見2010年起《偶戲練習‧男孩》於物件與偶戲操作上的累積,與2012年《Lab壹號‧實驗啟動》以來在默劇身體與動物轉化的堆疊。作為一個自2008年開始跟著三缺一劇團的創作在劇場成長的觀者,雖然只看過2019年版的《蚵仔夜行軍》,確實在此中看到三缺一劇團一直以來的身體實踐與集體創作的軌跡。

《蚵仔夜行軍》由兩個世界交疊而成,一為魔幻的蚵仔觀點,一為現實的台西村落,這之間又以三缺一劇團眾演員不時地去角現身做串接的通道──因為實地田調,在夜晚的海邊聽「蚵仔唱歌」而聽見蚵仔獻給神明HouJia的《靈魂之歌》,開啟蚵仔村落的軸線,看見「受養殖繁榮的蚵仔」與「野生、自由卻受汙染的蚵仔」的信念落差。當浪湧潮來之後,表演者脫去蚵仔角色,以演員初到村莊的經驗,再成為村民,帶出這個說著海口腔、面臨六輕的漁港的生活──那是遠離都市的地方、是辛苦但只要不貪就不會餓死的地方、是用整天努力串蚵,串了四百條卻只能收入七百二十元的地方。無論哪個世界,都關乎了選擇、關乎是否願意「犧牲」換取「利益」──蚵仔是否要繼續相信Houjia是神而非吞食他們的人類好吃的讚嘆聲,或甚至願意以少數蚵仔的死亡換取和平、穩定與繁榮?而村民是否要簽下那一只設立工廠的同意書,換取現金保障,實則卻得交出世代漁收的海域?

蚵仔們戲謔活潑地預言著政治人物的利益分贓,村裡尊重的長老「蚵仔仙」不過是四個領頭蚵的假扮,對比起蚵仔的幸福,更在意自己可以分到多少黃金海藻。而習慣豢養的蚵仔,習慣安逸吃食的生活,習慣閉上眼睛讓自己飽滿,死到臨頭都還以為光榮,這樣的生活對比上野生自由、知曉人類才是敵人的Rock蚵,誰才擁有真正的幸福?「不吃不吃,吃多了變白癡」,Rock蚵受到了真實的污染而質變,因而知道抵抗的重要,那養殖蚵呢?什麼時候才會知道一桿桿的居所其實不是集合住宅,而是他們的墳場?對比由海邊看過去的靜謐,實則鬧熱的蚵仔村落,蚵仔的敵人──人類──所居住的村子,Houjia神的所在卻是如此孤寂冷清、燈光晦暗。人口外移,只剩中年回流的做事人、剩下遠嫁來台的新移民,剩下靠海吃飯的認命。被信仰者,難以再有信仰;尤其當癌症一一侵蝕,與其就醫、與其對抗,不如多賺點錢、不如早死為佳。魔幻的蚵仔世界戳刺著觀看者的理性、現實的人類聚落反卻激盪著情感,便在喜劇的荒謬裡拉出反思的距離、在日常的悲劇中引入同理。

現實與想像、理性與感性的一線之隔,在三缺一劇團於2008年楊景翔導演、鄭衍偉編劇的《大家一起寫訃文》即可看見。當時截然以上、下半場區分,但在《蚵仔夜行軍》中,則更無間地交錯在一起。而蚵仔與人類的世界、甚至蚵仔的聚集與潮來潮往只憑藉大白紙來轉換,都因著演員的身體能力能巧妙順暢地銜接切換。譬如:演員隨著手上的蚵殼落下那一刻便成為蚵仔,下一刻又隨著海浪大紙的襲來,在其中流沖漂浮。幻覺之所以能快速形成,便是因為身體的精準。身體的積累,再搭配演員操演物件與細膩的燈光,讓兩個故事世界能平行也能交融,讓劇場的無中生有能輕易發生。或是阿明伯與紅蟳行船鼓動的襯衫、或是酒醉的表弟追逐的酒瓶,或僅僅是撐著那一把黑傘,因為身體與物件的連結夠深,更加擴散了所承載的故事的重量。「轉化」是想像的奔馳,也是生命的幽默,在舞台上以虛的表演去展現真實,並在該當接續卻突然發生的停頓之間,讓觀看更有趣味,也能去銜接自己的經驗。

除此之外,《蚵仔夜行軍》的音樂使用亦令人驚艷,無論是抒情的感染,或是Rock蚵的搞怪發癲或熱血激憤,都極能舒緩或是帶動氛圍,也提供不一樣的觀看感受。音樂創作、默劇身體,或是切換回演員可以直白的述說,都能協助新的頓點於劇中被拉出,給予觀眾滿溢以外的停頓之處,看見自己所處的虛實之間。而虛實交錯的銜接順暢,也歸功於三缺一劇團長期集體工作下,團員間緊密的默契配合──所以,能夠一起乘浪、化蚵、裝瘋、哭泣、享受地進入角色,再沉穩地回到自身。這也是七年時間給予的咀嚼與消化,讓這個由親身田調開始的議題,更深入每個演員的身心肌理,一同成長發酵。

最後,在蚵仔的衝鋒陷陣後,《靈魂之歌》疊合上當年反國光石化的聲音、疊合上劇中不同的話語。因為集體的默契,所以更能紛呈。在最後一首歌的時間裡,過去與未來被接合在一起,讓控訴與夢想、掙扎與請求並陳浮現,彷若蚵仔與人類,同時都在求生、求安定的兩個可能的對立體,卻不一定是全然的對立關係。只是,當海洋最後僅剩汙染與垃圾、當蚵仔畸形與村民罹癌都無法再生,得利的到底又是誰呢?真正的Houjia藏在哪裡?

導演魏雋展在演後座談說道:「這齣戲跟蚵仔的殼一樣會成長。」在文本上、在身體上、在表演上,七年來蚵仔/《蚵仔夜行軍》的確是更加豐厚了。在不願被馴服的心情下,才能更落實回到土地去發現阿明伯生長的這個村落,脫去文青的投射與想像,更平衡地由虛到實,去提問我們可以做的選擇。

《蚵仔夜行軍》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19/05/05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創作者們走進彰化王功、芳苑、雲林台西等地進行田野踏查、訪談和體驗當地生活。經歷了不同年份與不同版本演出的《蚵仔》,必須致敬的是:創作者們在此十年之間並沒有中斷與當地居民的聯繫,仍舊維持著頻率性的田野工作與創作修改。
5月
01
2023
若將劇場作為回應社會議題的載體,或是將戲劇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過程,跟報導文學或類似於台灣真情系列的電視節目/報導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或許就是在虛構與真實的相互角力。(梁家綺)
5月
10
2019
從成人小劇場發展脫化的作品在台灣兒童劇場仍屬罕見,不可否認它的生態關懷,教育意圖非常強大明顯,彷彿丟下一顆深水炸彈後,炸出了許多值得省思的議題,包括戲的內涵,還包括兒童劇的發展方向。 (謝鴻文)
4月
12
2017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