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迷宮般的劇場叩問《守夜者》
11月
05
2012
守夜者(李欣哲 攝,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4次瀏覽
謝東寧

「劇場在今天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於「華山藝術生活節」推出的新作《守夜者》,大膽提出了這個嚴肅的問題。我們不妨先來檢視此時此刻在台灣,劇場還可以存在的理由,官方的文創?劇團的票房?小眾實驗的相濡以沫?文青們的精神澡堂?戲劇學者們的職場?…不幸地,在這樣一個整體環境氛圍之下,劇場最無法談論的,就是反省其環境結構,甚至是劇場本身,劇場是否仍然擁有那古老的精神力量,是否能尋回其連結社會的行動力?

《守夜者》靈感來自葡萄牙國寶級的文學家佩索亞(Fernando Pessoa),於1913年發表之唯一的一部劇本《航海者》(The Mariner),原劇中只有三位喃喃自語的不動女子,在深夜守著古堡裡的一副棺木,她們在等待一位航海者,三位女子一直說話,話題近乎虛無飄渺,這個劇本被視為佩索亞獨特的「靜止戲劇」(static drama),劇中沒有任何行動,也缺乏任何推動角色行動的事件。

導演張藝生找來香港新文本劇作家馮程程,將這個「不動」的劇本,連結佩索亞與其一生所創造的72 名「異名者」(虛擬的小說作者,但卻如真實般存在於佩索亞的生活之中),及緬甸人權鬥士翁山蘇姬,中國六四流亡民運人士王丹,來討論這三位女子(或者佩索亞、翁山蘇姬、王丹三人),如何在囚禁之地(稿紙、監獄、劇場)進行一場關於「動與不動」的辯證。

舞台幾乎將整個華山烏梅酒廠刷白敞開,舞台後方左右放置演員的化妝台與服裝衣架,劇場本身成為一座大舞台,到底上演的是真實還是虛構?甚至三座可以移動的方盒,與舞台深處的白幕上出現的科技影像,也在演出開場時,演員的燈亮、燈暗指示中,以電玩遊戲畫面玩弄虛實。而中間的一條垂直白走道,配合倉庫廠房中的橫向樑柱,成為簡潔並意象集中的空間,舞台設計曾文通的功力,著實迷人。

演員的組合也非比尋常,幾乎都有肢體訓練方面的專長,包括舞者楊維真、默劇演員姚尚德、鈴木忠志訓練法陳柏廷、陳祈伶、優劇場身體訓練梁菲倚、演員洪珮菁及幫阿喀郎舞團工作的德籍擊樂專家Coordt Linke。集合了這批身體性強大的演員,想必是要聯手抵抗那不動如山的文字,如何將這些文字「意念」,轉換成為劇場中的當下身體性「表現」。

整體元素相當龐大複雜,文學家與其創作的角色、搬演的真實與虛構、反抗者的精神與生命、劇場行動的可能性…,加上又是一個多媒體科技案,還要處理那更專業的數位技術。結果很不幸的是,導演似乎無法整合駕馭本劇,破碎的片段場景將整件事越說越沈重,特別是迷人的作家佩索亞,包括劇作家都一起鑽進了那座迷宮,花相當大的篇幅仍然無法引領觀眾,認識創作者對於此座迷宮的詮釋,後段關於翁山蘇姬與王丹的部份,又太過表面簡單,僅僅用歷史影片、當事人的詩句、話語、歌謠,以及兩段直白的面具暴力之舞、與時事批判RAP合唱來表現,而最後不免流俗地,用人物訪問影像來展示,當今社會中「可能」正在進行的行動。

問題不在於文章開頭所說的「嚴肅的提問」,這部分要大力地讚賞,並且是所有劇場相關工作者,必須在今天思考的問題。也不在於美學設計層面或導演功力,莫比斯作品無論內容、形式的質感,在台灣劇場界一直屬於上乘,筆者認為問題在於,創作者對於劇場演出的「認知」上。

一. 劇場的溝通對象:《守夜者》像一篇張藝生寫給臺灣劇場的一封信,對象不是一般普羅大眾,因為其中有太多需要辨別的符碼,從語言的構成、影像的取材、所描述的對象、及舞台意象…等,取不到通行證者,立即被排拒在門外。

二. 身體性的缺席:導演在整齣戲中,充滿了精神性的辯證,大部份依靠的是語言,所以即使是擅長於肢體的演員在整齣劇中,除了姚尚德偶爾的逸出,大部份的身體都被鎖在精神的形式中(干擾因素尚有,影像科技的強迫力量,與演員透過麥克風所發出的平版語調),甚至連國際級的擊樂手Coordt,其充滿身體性的擊樂能量,也並無特別精彩之處,於是,身體性是否真的是導演認為的劇場重要構成?又如何才能構成呢?

「劇場在今天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光是這個質問,就值得劇場人走進劇場看《守夜者》了,只不過,如果能夠讓一般普羅大眾都願意思考這個問題,那劇場才真正是,必須確實存在之社會公器。

《守夜者》

演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時間|2012/11/03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名女子裹在密不透風的黑色禮服裡,她們的身體雖不動,白色背幕卻映出不安於室的影子,躍動的意象比動作更有動物性。動與不動的概念,跳脫靜止的表層意義,化為動物性的意象與聲響,那麼在劇場上就可以成立。(林乃文)
11月
07
2012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