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世界變作一匹陣痛的獸《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
1月
25
2018
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張景泓 攝,海筆子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3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將這世界比喻作一匹陣痛的獸,是「海筆子帳篷劇」最近的創舉。當然,對於創舉的發生與否,通常並不是編導櫻井大造關切或在乎的狀態。應該說,埋藏在每一個戲劇更迭的瞬間裡,總有一則反諷或暗喻現實的場景,將作為觀眾的我們,帶進一處迷霧般的曠野裡,展開對於現實背後所存在的思想的追索。這在他的話語裡,便是「帳篷是比外在社會的現實更為現實的《場》」。這樣的說法其來有自,因為帳篷與戲劇的相互連結,在一出現時,便不是為了製造美學的空間而來的;相反的,它時刻都在破壞另立想像的企圖,並直視弱小者在這裡共創的現實。

圍繞這齣戲的,其實是與當代世界息息相關的探索。這探索也和《場》這個實體關係密切。《場》指的自然是帳篷劇發生的場域。但,重要的是,《場》並不等於空間。因為單就空間而言,沒有時間的存在是無所謂也不妨礙的;就《場》而言,則必須是:在空間中交錯著時間的流動。就好比每一回的帳篷劇都存在著象徵性的時空,這一次的演出將時空的主軸朝向「未來記憶」,其實便也是我們習之為常,並已多多少少感到,最終難免將會是一場豪華騙局的美好想像——文明。

文明是怎樣的一種誘因,讓我們都已投入其中,而引以為豪!?是以「文明的衝突」作為一種利刃式的分野,將「文明」與「野蠻」一刀切割。讓第三世界推離於第一世界中,進而舉出依賴性發展的進程。在這裡,性別、族群、生態問題表面上都是後現代社會中,個別去霸權核心的議題,實質上卻存在著階級結構的重要介面。一直要等到近代資本化危機出現時,當人們發現原本一直處於「少數」的弱小者,等於是這世界的「多數」時,噩夢突而掀開了熱鍋的壓力蓋,文明成了一場隨時會爆裂的騙局,一如表面光鮮卻危機重重的壓力鍋。

這便是世界變成一匹陣痛的獸後,文明以現代化的腳色現身時,我們所親臨的世界。這齣戲中,這樣的世界以「世界宮」的場域和我們謀了面。戴著自欺欺人長鼻子道具的時薪奴隸,揭露階級分化已然細分到個人水平的事實。這讓底層翻身的改造道路,形成愈來愈形狹窄的境況,最後僅能被淹覆在零碎化的一灘死水中。就櫻井大造的說法,經濟奇蹟轉為劇中的「經濟妖怪」;而被排擠的貧民區,在這妖怪腹中的五臟六腑,則是比現實更現實的殘酷現實。所以劇中的野牛,以真實中發生在北京的一把火所導致的「清退」事件,訴說底層流離思索的肌膚經歷。他說:「總有一天,我會在某個地方落腳,和某個地方的某些人,一起建立村落。」當然,他就是帳篷時空下,想像力避難所裡生產出來的人物。再者,城鄉一體化,通常作為資本發展出現後遺症時,國家返身回來處理鄉村凋敝、城市擠爆危機的手段。然則,眼下望去,對於後發達國度而言,這變成充斥著諷諭的一種官方說法。因為,現實永遠還是城鄉矛盾的無法解決,這是劇中腳色鯤鵬遇上青鳥時,後方天窗據說即是通往太空的機場,而前方已是無國度高地Zomia 的時空對辯下,永遠難以落實在答案中的失落與追索!

這自然再次提醒了觀眾,如何從交疊的視線去思索:不斷辯證,所得來的結果。第一種可能是「無」;另一種,則是不在一個固化的立場,扮演啟蒙的腳色,說出政治正確的語言;當然,還有的便是:帳篷劇中始終立足的流民觀點——「弱小的力量,能讓身邊的人變身。」

「記憶徘徊在過去寂寞的監獄,也蜷縮在未來的荒地裡」,劇中的人物拋出了這樣的詩句。整齣戲從一般的過去記憶,延伸到被發明出來的未來記憶。當然不僅僅是文字迷宮的轉換遊戲,而是如何去重新看待:當未來也形成一種記憶時,我們將如何對待這樣的記憶。因為,記憶一旦留在人的身體裡,便不再是身外之物,且將通過個體召喚共同體的現身,稱之為共同記憶。如是,處在當下的世界,這稱作「未來記憶」的流體,換作一般的明天來看待的話,我們將繼續處於慣性狀態下,仰望希望到來嗎? 這是文明帶來危機之際,本劇拋出的另一命題。

魯迅在散文詩〈希望〉中的名言:「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認真地看,這就是世界這匹陣痛中的獸所處的狀態。就如魯迅行文中所言,虛妄處在不明不暗中,就算尋不著身外的青春,想一擲身中的遲暮,也逕自看不見前方的黑暗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能理解,為何處在天地不著的「虛妄」下的人物,將在劇中說出:「道路的道,就是人提著首級邁開路來,才走出的」。因為「道」的部首就是行走的意思。亦即,提著首級行走在蒼茫的虛妄中,希望一如絕望,都不是身邊得以觸及的明天。這便是當下我們身處的「未來記憶」。

帳蓬劇通常都以歌唱,來做某種共同的呼喚,在某一個場合中,櫻井說:「歌唱是為了解除武裝。不僅解除自己們的武裝,對彼此敵對的那一方也能發揮作用。唱歌能讓我們返回各自的記憶。」這讓我們理解到,「記憶」雖然是私有的,但基本上都是圍繞集團的某些場景。也就是說,記憶是「朝向他者的記憶」。這在本劇中,也發揮著相同的功效。但是,這回演出中最後合唱出現前,觀眾感受到不如以往的撞擊。這當然與演出場地不方便點燃火線,又或者演出原就沒這樣的安排有關。然則,關鍵的重點,應該落在兩位場上人物,在最後對話時,以較為接地氣的話語,為逆光中追尋著共同身影的人物與情境,畫下了一個敘事性的句號。說是:「留在這塊土地上,在這裡創造廣場。把世界宮變作廣場。然後,廣場就要出發。」

作為長久以來,不斷以毀滅建構下一次新生的帳篷劇而言,這是較為特殊的一個句號。但,詳細考察這十多年來,帳篷劇在東亞的行動軌跡,卻也能夠相信,追尋一種在哪裡倒下,就在哪裡出發再起的弱小者力量,已然成為東亞/帳篷共同行動的共識。這讓人想起馬克斯在〈路易 波納帕的霧月18〉中所寫的:當無產階級革命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裡吸取新的力量,並且更加強壯地在它前面挺立起來…。而當革命再三退卻至無路可退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如果用馬克思這樣的觀點,來作為本劇結束前的驅動全體的合唱的動能,相信得以找到某種身體在廣場上出發的想像吧!

《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

演出|海筆子Tent16-18
時間|2018/01/20 19:30
地點|空總文化實驗室特設帳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說《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從頭到尾都很反身地討論「世界」這個概念,那麼,結尾的大合唱弔詭地達成一種「反身性」悲愴;這種戲劇悲愴不再是「幻覺式的」,不再是一種刻意被隔離出來的世界的幻覺。(尤俊弘)
2月
03
2018
「新公共性」、「場」、「反省形式」等諸話語,都意味著帳篷的前進一定程度仰賴內部成員形成「共同體」的可能性,可是誕生於美日安保、全共鬥的帳篷語言,如何接榫後解嚴及樂生世代的在地青年語言,一直以來卻是個被擱置的問題。(吳思鋒)
2月
01
2018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