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演本質詮釋暴力的銹酸腐蝕《Play Games》
1月
13
2014
Play Games(娩娩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2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2013年才剛創團,娩娩工作室的兩位演員林唐聿與賴玟君則是三度挑戰搬演2010年台北文學獎優選劇本《Play Games》。我曾經一度懷疑,為什麼這兩位演員不願意放棄「玩這一場遊戲」?甚至,為什麼兩度詮釋的版本,都脫離不了水池這個設計?(註)──這次,導演廖原慶選擇了以一處半戶外的會館後院,利用一方淺池和淺池牆邊的一棵植樹,在不過五、六坪大小的空間裡,執行有效精簡的調度。若能與2010年台南人劇團同一劇本製作相較,這個演出版本終於讓我看見對這個原創劇本最清楚的爬梳。

雖然僅有短短50分鐘,原作的兩個前提──除了少數道具,僅有空台,以及母親的角色一直是五歲,而另一個女兒的角色則是從五歲、十五歲,演至一百卅五歲──卻是表導演上艱難的障礙。劇本的台詞,更是猶如海市蜃樓的沙漠險境;每一場的軸承轉合,都是陷阱。當初,我便相當喜歡這個文本為觀眾保留的位置;演員、導演與劇作家必須「共謀」,不可填滿,或以豐沛的情感作為保護觀眾的緩衝,必須讓觀眾的想像和情緒主動涉入與解讀,才能完成這場以「小秀」(戲裡遭受家暴凌虐而死的女童)之名而起的祭靈。

對我來說,兩位女演員的表演質地相當特殊(我不否認,我就是為了看林唐聿跟賴玟君才跑去關渡吹冷風)。飾演女兒的林唐聿既有童真的外型,也似冷酷;賴玟君像個孩子,但也有某種執著和偏狹的氣質,兩人在表演的當下,呈現實質的存在感。簡單來說,造不了假。作家創造的角色僅僅是母親和女兒的兩個符號,戲裡的台詞既簡單、也常見,而演員本質的特殊,反倒豐富了角色。第一場以扮家家酒式的遊戲內容,建立全劇對社會議題的諷喻和表演的邏輯,當然也建立了兩個角色的關係。不過,最讓人警醒的是第二場的詮釋;林的變聲和位置讓「父親」這個角色如惡靈般悄然降臨,賴玟君飾演的母親,也在一句台詞的詮釋變換下──例如:妳敢給她戴那個我就打死妳!──猶似被附身而變臉。演員採取的表演策略相當警覺,使得這場戲的角色出入,能與劇作中母親(維持五歲)與女兒(十五歲)的狀態吻合;倘使過程中母親過度壓抑、崩潰或大哭,或是女兒表現出過當的忿恨和報復,那麼表演的動機便會與角色的邏輯衝突,詮釋上便顯滿溢,反而不足。

「母親」的第三場詮釋最是困難;第二場試圖鋪陳家庭內部的暴力真相,但第三場交代的是母親這個角色,如何面對外界和面對自己。「女兒」的角色則須承繼第二場的冷酷和中立,才能合理地以表演建立變換不同角色的邏輯;例如醫生、警察、記者與鄰居等等。導演適度地以一張椅子(代替小秀)和觀眾與舞台的相對位置,讓我們(外界)讀出整個事件的來由經過,同時,也看見那個家庭中這位母親的矛盾和個性。正因為母親有矛盾,演員便不能演出「母親」的自覺或內省的發現;我只能說,這兩位演員渾然天成的特質,讓這兩個的角色當時的表現,都顯得剛剛好。

到了第四場,女兒的角色似乎進入了一種中陰狀態;在女兒的引導下,母親開始玩「進入死亡」的遊戲。原來,母親是第三場的旁觀者,至此,受害和被犧牲的形象,越見鮮明;同時,透過演員詮釋,母親慢慢死亡,也讓我們逐漸看見「女兒」內在的脆弱與渴望。偏偏母親不自覺地走向死亡、走向過去,才能與女兒這個角色顯現的百歲亡靈配合,完成劇終前的「度化」。這個劇組對這個劇本的熟悉、細膩與努力,讓我們面對這個劇本時,至此豁然開朗。

僥倖的是,多虧演出場地鄰居的配合和包涵,才沒讓這個「因地制宜」的演出受到現場環境的影響而幻覺破功,也幸好整齣製作不過度倚賴劇場幻覺,我們才能清楚地看見表演。持平而言,每個版本的詮釋固然有其優缺,但劇作者蕭博勻這齣戲能在五年內被多次搬演重製,顯見這個劇本的「危險性」有多具吸引力!我也欣慰見到這次這批這麼能夠「自主管理」的演員,敢於不斷挑戰自己;即使是減縮製作規模,卻能期待未來表演空間的深闊。

註:2010年九月,北藝大曾以此劇製作,參與六校七系大學戲劇聯展,當時演出的地點在台北植物園旁的國立藝術館,舞台上便設計了一處水池。我也曾經與會發表評論,認為這齣戲是這次聯展中「最不完美但是卻最有勇氣、最接近我想像台灣理想劇場製作的一齣戲。」

《Play Games》

演出|娩娩工作室
時間|2014/1/9 19:30
地點|關渡山行文創會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篇文字關注的,是《play games》這個由「凍齡」媽媽和「接近無限成長」的女兒所構成的血色童話究竟循著什麼規則開展,因此屬於抽象架構的探究。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原因。於內文詳述。(張又升)
10月
21
2020
身為導演及演出團隊,其義務可能艱難地包括了,在那被劇本隱蔽的範圍,設法,哪怕一點點也好,向觀眾提出更多寫實線索以供參考、指認、猜測與激盪。如此一來,觀眾才不至於發現,演出/劇本竟因為過於單純,而與己身經驗認知存在著清楚時差。那種令人蠢蠢欲動的觸覺,鮮明的暗示、積極的挑逗、皮膚的感受、「在場」的意義,才能重新在演出現場被激發。(張敦智)
5月
11
2020
演員在扮家家酒的遊樂中,或是情緒較為飽滿與豐沛處很是吸引,尤其是劇末,並不以聲量大小取勝,而是以許多細膩的表情身體及聲音細節的堆砌,面對這樣暴力的題材,產生的衝突與張力更是驚人。(方姿懿)
1月
14
201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