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現實形式之迷航《海》
8月
29
2016
海(褶子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8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第十七屆台北文學獎首作品搬上舞台。通常除非家喻戶曉的故事或經典文本,觀眾看的是戲,品評的是戲,很少有人再追究劇本,但這戲的劇本已是網路公開文件,這便產生幾種觀演可能:一、先看劇本心理有譜來看實踐結果,二、只看演出而不疑有他(或不想深究),三、看完戲意猶未足再找劇本來看。我屬於第三種,以下也就直接就劇本和戲劇之間並行討論。

故事框架是一個外表正常、內在疏離的台灣中產家庭,一家四口以「同房異夢」的方式各自逃離現實:外遇的父親泡酒店、離家出走的母親逛超市、兒子沈迷電玩、女兒在家偷養寵物;敘事形式由此開展其他變體,猶如在家庭寫實劇的老屋基礎上增建各種花樣閣樓:哥哥是電子虛擬幻境、妹妹是黑色童話風兒童劇、爸爸是豬哥亮式酒家社會綜藝劇,媽媽則叨叨絮絮她白色遊艇上的愛情回憶——這一段或許太近於寫實原型而在演出時刪除了——另還有幾段苦主不明的異想情節:媽媽回家後看見只露出兩顆頭顱的兄妹,為他們縫上斷手斷腳,是黑色荒謬劇;最後一家四口開車看海而在隧道裡面拋錨,下車步行卻遇上大雪,又彷彿象徵戲。迥異體裁,被年輕劇作家以一種電動闖關的碎片邏輯拼湊起來,這種敘事上的不統一和佈局上的不完整,或許對某些導演來說,正是舞台調度介入的絕佳隙縫?

只見舞台以角材為框架,包覆白紙,有點工地暫厝的質感。四方圍著沙發茶几的地方,是家的客廳所在,哥哥妹妹的電玩練功房和秘密動物園因此被虛化。後舞台區有一條長長棧道橫越,上方鷹架也覆蓋著白色紙片,是給電玩聲光畫面投影的屏幕,風一吹就浮動翩翩。近中場的客廳紙牆被兒子戳破,顯然以破毀的物質裝置,再強調一次家的崩壞,到下半場時便轉作為父親應酬的酒色包廂。長棧道則是異想世界的主要展示台:上半場哥哥的擋關電玩角色和妹妹奇想動物園裏的動物偶,展示會般排排站,先後形象疊合,拉平了電子擬像和手工物偶的質感落差;下半場棧道化為一家人重聚的「尋海隧道」,所有人全著白衣,表明是象徵非寫實,但難以分辨這是誰的幻想(或許是作者自己的)。

整體來說,舞台設計走一物多用,演員也一人分飾多角,分配精簡,表演恰如其分。工寮的粗樸質感與電玩的光滑幻影質感有些扞格。當遊戲中的虛擬主角K被玩家「放生」後,真人K現身舞台,意涵上是繼續在虛擬世界中闖關,視覺上卻是入侵到現實空間。可惜現實主角呂凱浩和虛擬主角K之間並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辯證。至於K一面擁抱「自由」,並拯救誤入虛擬世界的動物朋友(為何只有野貓哈囉有此特權?),一面依照原本遊戲「設定」的最終關卡:找「海」。這種自由意志和遵守設定的自相矛盾,從文本到舞台調度都沒有再繼續追究。

令人費解的是明明是硬底演員,為何在中型劇場需要貼戴麥克風?這也使得現實世界和電子虛擬世界的聲音同源擴音,失去分野。而作為終極象徵的「海」,從戲一開始就是一幅海景圖畫,與投影幕成L型並置,「到不了的地方」,高高懸掛,劇中人始終找不到,但觀眾始終看得到,只是難以再由此生出更多意涵。

這戲有著多重形式風格的潛能,玩著如「寶可夢」般虛擬與現實弭界的最新遊戲,核心意識則是一顆軟糖,綿糊糊盪漾於抒情之海:如果重點是家的分崩無法回返,其實並沒看到誰在做修復的努力;如果說強調的是想像力自由,足以超越任何現實困局,觀眾也只看到凱浩的放棄和K的迷航。結果,現實世界的可能(或作者希望的)解決之道——「和解」,便由虛擬世界的設定——「找海」所取代;理由不可辯證,哀傷不言自明。全劇最「魔幻」的時刻,是啟用才五年的專業表演空間,竟在演出當中讓外面垃圾車的「少女祈禱」音樂穿牆而入。現實與虛構的互滲,原來早已是現實而不是虛構的特權。

《海》

演出|褶子劇團
時間|2016/08/20 19:30
地點|台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海」在戲中象徵某種美好而令人嚮往的目標,真實世界的四位角色卻無一到達終點,反是虛構的遊戲人物K成功到達海邊,完成關卡,全部破解後似乎得到永生,但卻也暗示著永滅。(曾達元)
8月
25
2016
或許導演和編劇的用意本就不在解決家庭內的僵局,那樂樂園和遊戲關卡則可另解讀為非典型的家庭圖像。樂樂園是妹妹理想家庭樣貌的投射、是近乎烏托邦的想像。 (蔡敏秀)
8月
25
201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