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藝陣傳奇》
1月
05
2018
藝陣傳奇(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7次瀏覽
林佳靜(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2017/12/30 19:30

我們坐在四方的草蓆,被大紅燈籠高高掛包圍。這裡是環形劇場,人聲的騷動從外圍旁敲側擊溢入舞台。盤古睡了好久好久終於醒來,開天的故事預備——世界展開來。我們從演員的推擠與疊踏之間,感受到世界的緊密,再從壓成一團的身體炸裂開的距離,了解世界的開闊。原來,盤古在推擠間撐過長長的歲月,才把世界撐開來被看見。然後,演員們各自詮釋盤古的呼吸,那是手拂過空氣間的清風;他們也用一齊拍打地板的動作與聲音,詮釋盤古的鼾聲,那是天空裡湧動的雷鳴。於是,盤古從一個人的存有本體擴大變成兩個人、三個人的疊加,到後來誰也不再是盤古,故事化成白煙,又變成另一個故事。

扮戲的演員,靈活切換著角色的職責,成為說書人亦是戲中人。「沒有人是局外人」是《藝陣傳奇》說書講古的敘事方式。觀眾蹲坐草蓆看著演員們忙進忙出演繹先民來台的故事、過往的民間傳說等等,而燈籠正亮著。

他們好似一群戴著不同面具組成整體故事風貌的人,他們共體時艱講演著蜈蚣陣、車鼓陣、宋江陣等等的由來。他們穿梭於形塑故事骨肉的生產與傳遞。而「傳遞」,可謂此齣戲乘載藝陣文化的職責,戲劇何以發揮本質傳遞早已存在於過去的故事,以及老舊陌生的故事如何被演藝活化現身於觀眾眼前,成為了整齣戲編導的思慮。通常「傳遞」過於生硬容易流於功能性的教化,閱聽者感到冗長、無聊乏味是常有的事。然而,編導在想像劇場上有很大的彈性空間,短巧篇幅的傳說故事呈現在劇場編排上剛好顯得輕巧靈活,於是故事與故事的串接以及演員說書扮演的切換,使得整齣戲帶給人節奏緊湊、表演活潑的感受。尤其是肢體不亞於台詞的表達,讓攜家帶眷的親子觀眾都能從身體性的同感,享受到演員扮戲的趣味與生動。最好玩莫過於一講一演、寓教於樂解釋了廟宇文化的橋段,舉凡三根手指伏貼在前額的擺動,象徵馬祖婆前額的綴珠;又或是香火爐拜拜,也透過手指數字的變換象徵香火的增加。意象符號的認出以及被挑揀出來扮演的肢體語言十分到位,顯現了表演精簡有力的創意表達。而環形劇場的形式也成功幫助觀眾身在其中體會演員們三百六十度丟接球的展演呈現。

雖然演員的母語傳達,隨著節奏快速與故事轉換仍有清晰的期盼,但那也是因為此齣戲完全提起觀眾的興趣進而想了解更多。此齣戲非線性的敘事結構,挑逗著觀者對接下來未知故事的期待。記得戲中途,故事又進來舞台,入場演員隨即表演起來,而前方一位小男孩急著想知道現場狀況轉頭問媽媽:「他們在幹嘛?」當時戲演到一群人排隊擺下蜈蚣陣仗熱鬧得正熱烈,這是後來才明白的事了。後來,表演銜接到故事解說的橋段,讓方才表演的發生一同被解釋了。這下觀者全意會過來:故事不是一口氣塞進你的身體裡,而是一口接著一口甚至不告訴你剛才表演了什麼、說了什麼,吊著胃口等你把戲全「吃」完才得以看見故事的全貌。

我們身在故事的肚腹裡,也等著看見故事的全貌。《藝陣傳奇》展現的戲劇精神在此:它僅僅只是成為「傳遞」的本質,而順巧達成與教育相仿的目的。如同戲後導演所言:「文化藝術需要親身參與接觸,就像看戲一定得進劇場,看藝陣要到廟口才過癮。如何透過劇場媒介,引發孩子對在地民俗文化的興趣。願意先來聽來看,才有更多接觸的可能」此齣戲是引子,作為我們樂於初探在地民間故事的第一盞燈。

《藝陣傳奇》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席地而坐,欣賞著演員運用象徵地動作扮演出媽祖、王爺等各式各樣的神明,與演員一起進入虛擬的想像空間,彷彿回到童年在廟口聆聽大人們敘述故事一般。(郭玲君)
1月
09
2018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