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殆盡的人格《焦土》
12月
23
2016
焦土(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5次瀏覽
曾浩瑜(戲劇愛好者)

時空背景拉回二戰時期經歷核彈爆發的日本,人們以為能用戰爭與原子彈恢復秩序與和平,可真是如此嗎? 不,那人們渴望的大雨遲遲未落下。我想,這齣戲挑戰我原本對於戰時平民老姓的無辜想像。我從沒試想過,在戰爭背景下,他們逐漸失去人格,逐漸變質的可能性。在原子彈投下的那一剎那,我們還能保留下多少我們以為的我們? 變質後的我們是更接近自己內心原始希冀,還是極度偏執與自我沉浸的展現? 助左衛門的一句「請問,你們跟我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不都只希望讓自己好過一些嗎?」或許,戰爭帶來的不只是勝利與失敗,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全然失去與價值觀的極度扭曲,而原本平凡的庶民生活也就變相為另一個新的戰場,以釋放人們心底承受的極大壓力、挫折、失望。

世界不應該這麼殘酷的。各個腳色對天降甘霖仍抱著一絲希望與耐心的心逐漸因為心裡的空虛、害怕與絕望而逐漸吞噬,原本以秩序道德規範建立起的節操與人格逐漸崩解。但這樣的空間卻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空間讓他們足以充分發展他們心中的慾望、渴求、暴力與無助。在戲之初,腳色都宣稱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彷彿將一切不幸的起因推到別人身上。我們不是罪人,我們是受害者。腳色非但沒有勇氣去檢視自己,反倒是積極的極力撇清此事與我無關,展現出角色心中的忐忑與焦躁。平凡的生活變成批鬥的戰場,變成輿論的權力關係展現的所在。腳色在日常生活從事的瑣事也變成一個方法來避免正視自己,讓自己停留在某個安全狀態裡。表面上腳色過的是平靜的日常生活,但實際上,卻是在意志中享受著保守禁忌 (自己的行為可能被公眾視為罪過) 的刺激感,在不斷地踰矩與審判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但難道一再地逃避,我們就可以無罪釋放?

我們還可以相信這個世界多少? 在這片焦土上的每個人都是罪人,也是受害者。受核彈落下影響的腳色變質成渴的俘虜,沉溺於公開審判他人的短暫快意之中,在經歷審判他人與被審判之間獲得滿足。理性的自我也就如此,逐漸地在這片焦土上的熊熊大火裡逐漸崩潰,蕩然無存。那些過於情緒化與誇張的展現,如狂妄、憤怒、瘋癲......是那大火吞噬後人的餘灰。

不斷穿插於日常生活間,表達出角色們虛實交融的恍惚精神狀態的集體祈雨舞蹈彰顯出他們心中對於水 (和平) 的共同意志,並在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之下,更加強烈。掙扎、伸展、旋轉,演員重重的影子映在後方白幕上,充滿儀式的味道,也讓腳色意志中的渴望更加的聚集與強烈,似乎表達出對於雨的追求的自我陶醉,也為人的變質與瓦解而哀悼。層層堆疊出來的壓抑感與雜質感似乎瀰漫在舞台上,角色們,甚至是我,似乎無法清楚看見任何美好未來的可能。

《焦土》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6/12/17 14 :30
地點|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B倉藝文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傾向找出外在歸因,找出可以埋怨進而對抗的對象,然而也許那些罪是細碎在每個人日常的每個為之無為之的決定中,埋藏在不易察覺的觀念框架中。(林怡萱)
1月
05
2017
誰是加害者?誰是被害者?這巨大的掙扎,透過巨量考據下所營造出來的亦真亦虛的寓言世界,以及五位演員豐沛而巨大的能量,傳遞到整個場域。(高竹嵐)
1月
03
2017
在煙硝灰燼所形成的黑雨降落後,每個人往更無法控制的命運走去,這究竟是報應,還是戰亂下注定的悲歌?第二次再次感受劇情的流動,也對所謂惡之面相,有了更深的體悟。 (鄭開譯)
12月
23
2016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