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一座傾斜的天秤《家裡沒男人》
2月
10
2015
家裡沒男人(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8次瀏覽
林子策(東華大學華文所三年級)

「左手按著弓,右手拉開弓弦,在弓和弦之間取得平衡…對準目標,千萬不要有把箭射出去的念頭,時機到了,箭會自己離弓…」

——摘自《家裡沒男人》臺詞

戲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而原本散落在院子四處的人群隨即捲入演出當中,隨著劇情發展,觀眾共移動了四次(從院子、二樓、三樓、回到二樓、最後結束於院子),由此可見這部愛慕劇團製作、宋淑明執導的《家裡沒男人》帶有濃厚環境戲劇的味道。隨著劇情起承轉合緊湊,將五幕長度的戲劇平均分佈在三處特性相異的表演場所,是這部改編製作最用心之處。

《家裡沒男人》改編自德國劇作家Botho Strauß二十五年前的作品《平衡》(Das Gleichgewicht)。經由縝密細心的改編以後,演出中句句扣合台灣的時事和地理人文,例如院子中以高雄捷運的廣播語音為背景、將二樓往外望出去的鹽埕區店面名稱和高雄地景融入對話當中、王克禮和女兒露詩對台灣時事爭論不休、甚至以男性身份代換原著中的「家庭主婦」一角,引發多元成家議題的思考等等。二十五年前的德國劇本毫無違和地與現代議題接軌,除了改編的巧妙,加上「劇情描述過著雙重生活的主角葛力利與其婚姻伴侶、情人間的關係,實則影射90年代東西柏林合併時所面臨的危機與人性的恐慌」【1】與台灣處境非常相似。正如劇本原名「平衡」,同時也是全劇的主意象,主角(或影射中的台灣也好)命運就像「左手按著弓,右手拉開弓弦,在弓和弦之間取得平衡」一旦這個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以後「箭會自己離弓」。

因此,戲中以五個典型人物形成多組對立關係,并以各自對立的價值觀展開激辯與對峙。從《家裡沒男人》中可以輕易地發現各種二元對立的價值觀,例如象徵保守勢力的王克禮、激進偏激的王露詩、虛與委蛇的Max、消極悲觀的郭仁偉、樂觀妥協的馬惠琪,以及劇中最為矛盾(或說是唯一試圖想要擁抱種種矛盾)的葛力利,最終卻發現天秤從不平衡!稍有差池,失去平衡的弓和弦便會射傷別人,或自我反噬。當葛力利面臨家庭愛情兼失的同時,再以相戀十五年依舊熬不過街坊蕭條敗落而分手的馬惠琪和郭仁偉作為對照組,更無情地揭露天秤是不可能平衡的真相。爲了獨佔父親的愛而算計葛力利的露詩,最後也被父親驅逐出門。

這是一部無人能在維護自己價值觀之餘,最終還能全身而退的戲劇。同時,這也是一則以小見大的台灣寓/預言故事。

若要從《家裡沒男人》挑出瑕不掩瑜之處,便是表演空間的處理。爲了清晰劃分出三處不同的場景(院子—捷運;二樓—店鋪;三樓—住屋),觀眾前後共需移動四次。若以環境與劇情結合度為考量點的話,院子成功讓觀眾迅速掌握環境劇場的特色;二樓窗戶外的街景、街燈和車輛的聲音完美與劇情結合;三樓的環境因素的應用相較於前兩景稍微薄弱。

有時候,看著演員從身邊經過,離開舞臺,會萌生想要尾隨演員進入後臺一探究竟的衝動,但畢竟這是一部有環境劇場味道的戲劇,而不是「所有空間都是表演區域,同時,所有的空間也可以做為觀賞的區域」的環境劇場。

註釋

1、節錄自《家裡沒男人,演出簡介》DM

《家裡沒男人》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5/01/09 19.30
地點|院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的同時,不時地傳來路旁呼嘯而過的車聲,看似說著台詞,卻又是觀眾們再熟悉不過的街坊鄰里、父女、情人間的對話。於是,觀眾們必須面臨著「在家中觀看戲劇」和「劇場在家中」的多重曖昧。(洪世謙)
1月
16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