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是唯一確實知曉的事《致深邃美麗的》
9月
13
2017
致深邃美麗的(梗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3次瀏覽
郝妮爾(專案評論人)

這是第一次,我慶幸自己不喜歡閱讀演出介紹,有許多時候經常是憑著直覺買票。因此在《致深邃美麗的》開演近半鐘頭以後,實在忍不住笑了。其實我應該要感覺憤怒,或至少有一種虛擲時間的失望,不過在演出結束之前,我只努力壓抑心中想站起來鼓掌的念頭,因此憋笑到眼淚流了出來。

於牯嶺街小劇場一樓演出,四位演員以及一位手捧時鐘的假人一字排開,坐於舞台前方、離觀眾非常靠近。初入劇場時,乾冰霧氣瀰漫全場,燈光從舞台後方打向觀眾席,逼得人只能瞇著眼睛往前走,一邊尋找坐位,一邊迷迷濛濛的看著演員的輪廓。

我在戲劇結束以後才發現,這齣戲在觀眾入場時就開始了。依Peter Brook的說法,戲劇是「凝視發生的地方」,而這一次把凝視的權利也留給演員,他們靜觀無語,睜大著雙眼,也正被觀眾從強光的那方回望自己。

場上乾冰逐漸加強、舞台後方的燈光慢慢收起,假人手上捧的時鐘一開始就停在七點零五分,因此也是在現實時間的七點零五分開始轉動(當然,我還低頭看錶確認了時間),彷彿還能聽見齒輪喀拉喀拉,時間開始了,燈光也正式地照向舞台,我們終於看清楚每一個人的面孔,現在就等第一句台詞,或者該說,等故事發生——

——但事情早就發生了,我因為過於依賴語言而導致一切感官都後知後覺。約莫過了半個鐘頭以後,台上的四位演員依然悄不作聲,睜大眼睛,沽溜沽溜地凝視前方,隻字未吐。後方的投影畫面從狂風暴雨,到天高地闊,到雨水瀝瀝。隨著落下來的雨水聲音,坐得直挺挺的演員余佩真跟著掉下眼淚來--咦?這是某種劇場意識流嗎?我們須得想辦法鑽入對方的心理然後揣測發生什麼事了嗎?然而從四位演員的打扮來看,絲毫找不到彼此的任何關係,Fa著以短褲武士短袍、手捧小熊娃娃、眼神銳利,佩真綠色古典長裙、頭梳得整整齊齊、口紅的輪廓高雅得彷彿官夫人,而詹凱安、吳立翔像是深夜餓了肚子的大學生,隨手抓一件衣服便準備出門買宵夜的穿搭。

  

不行,我實在找不到「關係」。有人像囚犯一樣畏懼強光,緩緩以手遮掩;有人從頭到尾都睜大著眼睛,好像想在觀眾席上挖出一點什麼;有人安安靜靜地哭泣,有人無聲無息。等到投影畫面結束,場上的聲音只剩下水聲,自四位演員腳底下踩著的透明水缸逐一流入,他們像是感覺不到水、感覺不到任何世間存在的事物般地不為所動,又像是感覺到世界的一切那樣因此不受水流干擾。眼看再這樣下去我簡直要被激起睡意,偏偏又見場上的時鐘,已然接近演出結束時間,這齣戲即將在全然不動的演員、全然失去的語言當中落幕,卻不見任何一點點演出結束的暗示。我猛然一驚,再度低頭看錶。啊,怎麼現實時間與台上的時鐘幾乎慢了半鐘頭呀⋯⋯?

這一發現讓我不由得輕輕笑出聲,在此之前,觀眾席早已散落零碎的笑聲。我笑,是因為發現自己一頭栽進時間的欺瞞當中,也是不敢置信創作者竟然敢於這樣把一齣戲端到舞台上,隨即又想:「有何不可?」

作家黃凡在1985年,於「聯合副刊」發表一則短篇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被視為台灣後設小說之典範代表,許多評論家對其內容頗有微詞,甚至有許多人紛紛跳出來定義小說「應該是如何如何」,總之不該長這個模樣。隔幾年後,張大春為之寫評,提到:「(這篇小說)看起來散漫──無論情節推陳、主題指涉或敘述方式,都顯得即興而零亂,雖然充滿黃凡作品中一貫的機智和嘲諷,卻不免東鱗西爪,難成片段。然而,解脫傳統的小說結構觀之後,我們卻發現深一層的義旨。作者藉由一個測量空間的命題來貫穿他測探時間的嘗試⋯⋯。」這也是我在觀賞《致深邃美麗的》以後最深的感想——創作者藉由看似渾然空白表現,來測探時間。

因此台上存在著稍稍快轉的時間、以及潺潺不斷的流水。前者是不夠快到我們會注意到時間的訛誤,後者則是慢到我們無法立即判斷水平面是否升高,兩者都表現著時間,卻都沒有辦法能夠代表時間本身,而自認聰穎的我們也無法由此掌握。

在這凌亂、散漫,我無法歸類出任何脈絡的作品下,開始質疑起「戲劇」的定義同時,並想起波赫士說的:「你不問我的時候,我知道時間是什麼;你一問我,我就不知道了。」讓我們把「時間」這個名詞,抽換成「戲劇」,或者是「文學、藝術⋯⋯」也都說得通。因此我最後決定放鬆緊繃的眉頭,不再對接下來的發展有任何期待,任由場上的時鐘轉呀、看那水缸的流水能積累得多高,演員的臉部表情開始抽動,要維持四十幾分鐘動也不動想必不容易吧?諸如此類的想法開始冒出,時間一久,彷彿自己也成為台上的演員,像是真有什麼不能分心的事情似的佇在那兒。

場上的偶發狀況間斷著出現,例如響起的電話鈴聲、於天花板(貓道)的售票機吐出兩廳院票卷、開始動作的掃地機器人、忽然打開的電視,內有購物台主持人正賣力地販售清掃用具、以及(據說每場出來都不是很順利的)黃色小鴨,小鴨從側舞台漂浮出場,笨拙地起伏在水缸之中。因為一切是如此沈默,是故所有細微的「動」都顯得無比巨大。因為演員們的沉寂,使得所有聲音都顯得如此珍貴、想盡其所能地去把握它的存在。像是餓了一周的人看見骨頭上的肉屑,非常滿足地舔拭、吸吮乾淨那樣,我對舞台發生的一切,都變得格外敏感甚至渴求。

離開劇場的時候攤開節目單,創作者張忣米的話印在正中央,開頭就寫:「我想知道未知究竟是什麼」。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斷想著這句話,與方才這齣戲,實在不知道能不能說他成功了?

《致深邃美麗的》僅僅演出兩天、四場,而每一場都是四個不同演員的搭配,隨著身邊坐著不同的人,演員的情感狀態也會受到些微的搖擺,因此在每一場演出當中都是全然不同的呈現。未知是演員今天的心情,以及身邊同伴會牽引他們走向的情感經驗裡;未知是場上觀眾的反應,其中一個電話聲響刻意擺在觀眾席中央,偌大的震動響起時大夥兒都忍不住想檢查包包;未知是從側舞台推出來的黃色小鴨,隨著沒有上下坡的平靜水流,這場往內走、那場往外爆衝。未知同時也是,我忍不住在內心裡大聲吶喊:「哪有人這樣做戲的啊?」卻又不知何以地在戲後忍不住把那瑣碎的的畫面、無法解釋的機關、演員重複加深的表情一想再想。

忽然覺得這是我近期內,看過、聽過所有以為已知卻仍帶著曖昧含混的語言與畫面當中,唯一確實知曉的。那就是我確實一無所知。

《致深邃美麗的》

演出|梗劇場
時間|2017/09/07 19: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作為器官的一部分不再需要移動身體,只是靜止不動的讓時間從空間中流走,讓人的身體的意識停擺,讓一切的物件自行活起來。(羅倩)
9月
13
2017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