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下的勝利回眸《列寧格勒》
7月
07
2014
列寧格勒(NSO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5次瀏覽
武文堯(高中生)

「事實上,我不反對稱呼第7號交響曲為《列寧格勒交響曲》,可是它卻不是被德軍包圍之下的列寧格勒,而是被史達林摧殘之後,由希特勒完成毀滅的列寧格勒。」蕭斯塔高維契曾如此說道。1941─1943年(二戰期間),蕭氏完成的第七與第八號交響曲,稱為戰爭交響曲系列,形式內容與配器上極為相似,其中,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Leningrad)更是蕭氏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作品,如同作曲家所言,這首交響曲描寫的,是被史達林摧殘,希特勒完成毀滅的列寧格勒悲慘史,音樂裡有著作曲家的無奈,也有著人民受難無助的嘆息,但最終仍不忘樂觀的企求勝利,大敗敵人,迎向光明的未來。因此,蕭斯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除了表面上對於戰爭無情的寫實描繪外,更有著崇高的音樂信念。呂紹嘉與NSO的列寧格勒演出,證實了這樣的偉大情操。

呂紹嘉與NSO這場音樂會表現出的實力相當驚人,下半場列寧格勒的演出展現了NSO這幾年來耕耘的成果,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全曲最著名的入侵進行曲,讓所有聽眾大呼過癮,從幾乎聽不見的極弱音量,慢慢堆砌,慢慢漸強,隨著樂器的增加,和聲的豐富,線條的重合,配合著小鼓的頑固節奏,呂紹嘉對於音量的壓抑以及力度的掌握,在這段入侵進行曲裡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震耳欲聾的刺激氛圍裡,體驗德軍入侵的逼近寫實,就像是體驗戰爭般,既真實又過癮。

比起之後完成的第八號交響曲,蕭斯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反而具有樂觀的特質,雖然音樂中仍然有戰爭的苦難,但終樂章,仍然以光輝燦爛的銅管齊聲高歌,像是給人民的強心針,預告著之後的勝利。反觀第八號交響曲,結尾寥寥數語、細細呢喃,欲言又止宛若放棄希望般,第八號交響曲是內在深處的深邃情感,比起第七號的外顯特質,呂紹嘉特別強調了第七號光輝的一面,而不是悲觀的順從逆境,從第一樂章就持續的醞釀累積,二、三樂章在懷念記憶外,更勇敢的揮別倏忽之時光,邁向最終之昇華。我想這點定也是蕭斯塔高維契的創作意念。

小提琴家陳銳近幾年成為樂壇的新焦點,今年更與Sony合作發行了莫札特專輯,這次首次與NSO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名列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不朽經典,向來都是小提琴家的私房愛曲。這次陳銳的演出,除了展現他對於此曲的熱愛之外,更展現了獨一無二的詮釋方法。簡潔卻張力十足的序奏,小提琴在簡單的導奏後,便奏出了絕美的第一主題,理論上這個主題應該是淡淡鄉愁且優美的,但陳銳的演出偏重力度表現,非常的熱情陶醉,浪漫的色彩非常濃烈。如果說柴科夫斯基原本的主題像是淡藍色,那麼陳銳的演出絕對是深紫色,非常的著重力度技巧,這樣的演奏在史特拉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抑或拉威爾吉普賽人(Ravel Tzigane)就會非常的出色,然而運用在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則顯得笨重、缺乏樂句的呼吸。陳銳的技巧無庸置疑,對音樂的感染力也是無與倫比,然而這樣強調右手運弓的特別演出方式,破壞了樂句的架構,支解了音樂的重心,在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就不適當,第二樂章同樣的過於兇猛,少了樂句的連貫;但第三樂章卻運用得宜,令人血脈賁張的小提琴爆發力完美展現,有令人瞠目結舌的驚人炫技,也有著完美平衡的旋律線條。陳銳的柴科夫斯基只能說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無論是否喜歡,都必須懾服於他對音樂十足的熱情,成就音樂的四射火花。

NSO國家交響樂團這場音樂會的演出,證明了自己的演出水準,相信在場的聽眾也聽見了自信精銳的聲音,讓我們期待的是,NSO下一步如何再次自我超越,如何維持每一場音樂會的水平,就像陳銳的演出一樣,永遠都令聽眾期待,也令大家驚喜。蕭斯塔高維契的音樂,擁有正面向上的力量,當我們聆聽呂紹嘉與NSO的演出時,心中同樣油然而生一股期待與希望的神奇力量。

《列寧格勒》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6/1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