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人性幽微《金探子》
7月
07
2014
金探子(春美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7次瀏覽
陳涵茵(社會人士)

春美歌劇團散發年輕活力,在民戲場上幹勁十足,對於公演戲也認真經營,但不知是否想表現的事物太多,近兩年的新作,總感覺找不到核心焦點。這次以「推理劇」作為宣傳主題,頗具話題性,但仍令人不由暗自思索會否仍是一齣熱鬧有餘深度不足的劇目,而他們用事實證明了多慮是不必要的。

就推理層面而言,本劇可說掌握到了箇中況味。懸疑的氣氛,離奇的事件,讓觀眾自以為看穿了真相卻又在最後來個大逆轉,一切鋪陳頗具本格推理樂趣。其間也模擬偵探辦案時推測可能的答案再以邏輯推翻,以人為偶演繹想像,諧擬本身和舞臺效果都令人會心一笑。而就在謎底揭曉之際,其中的社會關懷才真正顯露出來──人的卑劣與聖潔的一體兩面,感性與理性的衝突矛盾,正義與公理的不確定性,原來一場謀殺懸案背後隱藏的不是獵奇的聳動新聞,而是一次對於人人都會真真切切遭遇的道德難題的正面思辯。該處巧妙的運用劇中的各個角色再現了人基於立場各異而產生的針鋒相對,引領觀眾看見單一議題的多元切入,誘使觀眾讓不同的聲音進入耳中在心中碰撞,提醒觀眾自以為正義終將導致理性失靈。觀諸臺灣社會議題爭論不休者甚多,多元情慾、死刑存廢、政治統獨……,莫不似劇中一句唱詞所言:「何人有罪誰冤枉,只是立場皆不同」。只是,劇團也許太致力於營造輕鬆詼諧的氣氛了,最為深刻的核心主旨,就只是這麼一幕裡的一小片段,轉瞬即逝,擦出的火苗,若不及明星出臺亮相的亮眼,未免可惜了這一份精髓。

唱詞部分寫得尤其好的也在同樣的段落,不採定字定句而散化的文句帶有白話特質,能夠清楚表述創作者所欲傳達的理念,現代主義的思想和形式卻不違和的融進了傳統曲調裡,在音節的調和下使散句不顯雜沓,給人一氣呵成的暢快感。

旋轉舞臺同為此次演出之要角,在劇中大量運用,除便利換景外,其中金探子為查案而竊聽的一幕,舞臺僅旋轉一半,製造特別的視角,足見劇團之用心。只是這些布景道具乃至服裝,雖皆華美,卻似非必要。精細的妝點卻使得場景太過具象,需要更多的花費又限縮了留白的想像空間,而仿擬現代場景的茶店招牌、酒店吧檯,雖然可愛,卻也一時有時空錯置之感。若對應於民戲舞臺,軟景的抽換不也就是一種旋轉舞臺嗎?象徵性的桌椅或稍微程式化的身段動作,都已足夠在觀眾腦中建構場景。這個文本本身就大可在民戲場合搬演,道具布景上也沒有非用不可的限定性設計,使得演出的空間也毫不侷限,但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那些實體的裝飾可有可無,既然如此,除了製造噱頭以外,是否需要在這類硬體上做投資,則是劇團可再評估的。

《金探子》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14/06/29 14: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進行到一半,「嫌犯」已呼之欲出,劇情重點在於「犯案動機」,但水落石出的關鍵轉折也並非由金探子推論出來,而是當事人自行告白,神探之神準度未免打折扣。 (謝筱玫)
6月
30
201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