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發笑的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11月
08
2011
紅玫瑰與白玫瑰(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3次瀏覽
施如芳

張愛玲說:「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但祖師奶奶的煉字術,偏把平靜流淌的生活寫得色彩濃厚、音符鏗鏘,她的人物不說話則已,一開口「笑道」,腔調、機鋒都直指「情場如戰場」的要害,讀得人意亂神迷,以為爛熟的生活場景,也不妨處處有「戲」。張愛玲熱在兩岸三地延燒,時有改編張氏小說之舉引起矚目。然而,張氏筆下的戲劇性,出自高度風格化的文字點化,其情景交融的內在靈視,不容易移植到需求情節、口白的戲劇舞台上,若說「改編即創作」,像李安那樣「被張愛玲找上來」,既能參透張氏字裡行間的玄機,又能做出自己的高才者,並不多見。

中國國家話劇院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由田沁鑫執導。田氏改編文學作品的經驗很豐富,解讀張愛玲,她顯然也無意追隨「華麗」、「蒼涼」一類抽象的闡述,而較需要一個務實可捉摸的角度。在她看來,這篇男人佟振保與他的情婦紅玫瑰、妻子白玫瑰自尋靈/肉曖昧的小說,是「一個悟性挺高的天才,吃著零食寫出的一點市井嘲諷」,二十四歲時的張愛玲,其實「挺幽默的」。田版的《紅》,因而有了改編張作難得的喜感。

《紅》的喜劇色彩,奠基於風格化的人物設定和舞台設計:一條長長的玻璃長廊串起兩間公寓,六個演員挑起三位主角的戲,右區住情婦王嬌蕊,左區住妻子孟煙鸝,佟振保穿梭其間;但見兩個佟應付(同樣也是兩個的)妻子與情婦,以及她的外遇(小裁縫),她的丈夫(王士洪),一晚上一台上都是人,或相互詰問,或插科打諢,就像個絕無「冷場」的喜劇,再說,看著「好人」佟振保左支右絀、分身乏術的樣子,也要發笑的。只是,當風格化的表演從一而終,除了喋喋不休的具體言說──儘管演員的肢體和口條都是熟極而流的專業──而沒有其他劇場手法,觀眾很快就感乏味了,在這種彈性疲乏中,很難再去想到,演員嘴上使的,很多可是張氏顛倒眾生的文字結晶。

編劇羅大軍也知道,張愛玲說過:「戲是給人演的,不是給人讀的。」但他仍執意要「放大張愛玲白紙黑字的光彩」,因此,我們聽見、看見兩兩成雙的同一人物,淋漓盡致地「讀」著張愛玲,包括小說既有的對白,以及從反映內在風景的文字化出的獨白或心聲。好玩的地方就在這兒,編導分明同聲「尊張」,田沁鑫還說《紅》的新結構是照著張愛玲的作品走出來的,但這齣戲,到底讓內容服務了形式。

套句小說〈紅〉的比方,張愛玲的心,果若一座很多人應對過的公寓房子,田氏是舞台風格鮮明的導演,她想要重蓋屬於自己「單幢」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紅》刻意對稱的戲劇結構,也曾讓人期待有機會呼應張氏「參差對照」的美學,只是從結果論,這形式的努力,未盡其功。試舉一例,飾演「王嬌蕊」之一的演員秦海璐包辦了絕大部分紅玫瑰的戲,另一個穿同一式衣服的王嬌蕊也在右區,剛開始還須打發王士洪,後來都掩身在暗處,直到佟結婚去了,「她」突然挺身而出幫秦海璐穿戴盔甲,訓斥道「戀愛了,痛苦了,分裂了,才看見我」,殊不知「從來不注意我的存在」的,還有觀眾。

更錯愕的是,主角端起舞台上的衣架子,或在身上披件象徵性的衣袍,就自由地「兼代」了次要人物,包括佟振保代佟母,兩個孟煙鸝代艾許太太母女,佟與孟結婚拍照隨手招了在台上「閒著沒事」的小裁縫當攝影師,佟心頭亂也找得到王士洪、小裁縫打麻將……,說這只是象徵手法,王士洪偏偏寫實地說:「我心裡恨你,還是願意和你打牌,畢竟是老同學。」率性的橋段一多,不免叫人懷疑,這兩人飾同角,果真有身/靈的象徵意義嗎?或只是,機靈的場面調度,扮演的興之所至?

顯然地,張愛玲說得玲瓏剔透的人情世故,無法直接套進田導演企圖以完美比例切割的結構裡,編劇因此做了些發揮。例如在小說中沒那麼多話的孟煙鸝,加了不少她和丈夫、小裁縫的情節、對話,若能貼住人物性格(像口頭禪般的佟「關燈,睡覺」,孟「我想為你做點事」),延伸新編的詞,也能醒耳俐落。倒是一些小說原有的情節、對話,經過不當的取捨和挪移,說者/聽者的位置不一樣了,調情、較勁的說話情境消失了,原本充滿交戰張力的精妙語言,一變為無力的文藝腔,甚至在對人物的刻劃上,離心力大過向心力。即使不是張迷,看佟振保成了不值得愛的痞子,聽秦海璐說《紅》讓她感慨女人在男權社會的地位,也會覺得可惜。

無論喜劇或悲劇,都需要張愛玲說的「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她的女人就算活到了蠻荒世界,也有夷然的能耐。小說裡,王嬌蕊再婚多年後,帶著孩子看牙醫,與佟振保在公車上不期而遇,當佟冷笑道「妳碰到的無非是男人」,嬌蕊說:「是的,年紀輕,長得好看的時候,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總還有別的……總還有別的」,這齣戲改了前後文的脈絡,但仍有這段經典對白,當悲壯的背景音樂溶入此刻,我想開了,誰玩得過張愛玲呢?

《紅玫瑰與白玫瑰》

演出|中國國家話劇院
時間|2011/11/04 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張愛玲含著譏嘲,從男人的偏見著手,反手勾勒出女人的真實血肉,這是她能一面入木三分人心的俗嗆,一面又能保持冷眼旁觀的靈淨與高明。而這部改編,則坐實了對女人的二分表象,狠狠演繹,徹底世俗,不過,倒也突出張愛玲筆下似重實輕的男性心理。(林乃文)
11月
08
2011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
一個大哉問,如何逃出父權體制,及其婆系的代理人?求助於祭品的獨棟紙紮屋,這是已惘然的死後事,《鼠婆太》要凸顯的是快意人生的在世事,也就是甕養白蘿蔔為菜脯及其蛋。事實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不是繖形科的紅蘿蔔,所以不叫white carrot,而叫radish,或可加上white,西方人依據它的日語「大根」俗稱為daikon——閩南語就是菜頭。但無論叫什麼,它就是塊莖類,是這齣奇幻劇的主要符號,而德勒茲著名的「塊莖」(rhizome)思想在此倒是很契合。「塊莖」是某種運作,是相反於樹狀或單一系譜的體系,一種跟域外產生連結或交遇(encounter)的思維,且總是保持差異,或回到差異自身,它有六個運作法則:連結(connection)、異質性(heterogeneity)、增多性(multiplicity)、不定意指的斷裂(asignifying rupture)、製圖術(cartography)以及「轉印法」(decalcomania)——也叫貼花轉印法。就像團名「末路小花」的命名很奇魅,德勒茲把貼花的decalcomania解釋為一種「塊莖」則是很妙用,他這麼講:
2月
09
2024
正如演出地點選擇編導許芃老家祖厝,是名副其實的沉浸式現地製作,故事也取材自大量的許家親族訪談。不過,《鼠婆太》卻非一齣許家家族興衰史(更沒有藉知名後代子孫牽連台灣近代史),而是從這個中壢過嶺的客家家族,傳遞個人(特別是女性)與親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2月
06
2024
故事從結束開始,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去,留下來的馬文才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局面?陳家聲工作室取材經典故事《梁祝》,拉出馬文才為主角向外開展,揉入當代語彙,透過喜劇手法投以存在主義的哲思。
1月
26
2024
在探討導演手法和故事精心佈局之前,必須提及「病人」這個角色中所植入的「亡靈」(phantom)。病人在童年喪母後長年與醫師的父母同住,在「契媽」的暴力、極端宗教信仰和精神壓迫下,塑造了「契媽」的亡靈。病人偶爾以國語表現亡靈的人格,以這樣的方式與醫師對話。
1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