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劇場的美學《烏布王》
8月
20
2014
烏布王(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6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九零年代的南非,跟1987年解嚴後的台灣九零年代有點像。那時,種族隔離政策方解除,南非第一次全民選舉,曼德拉領導的黨獲勝,少數白人菁英統治時期告一段落。(1996年台灣第一次公民直選總統,李登輝當選,對當時很多台灣人而言也有種總算終結少數族群統治的象徵意義)。但在這個里程碑之前,多少有色人種前仆後繼地抗爭、政治領袖入獄、異議份子遭迫害,許多人以生命與鮮血爭取來較為平等民主的果實,但是前方的路還很長,公民要如何團結向前?是互相報復指責?還是正視歷史承認錯誤?於是,1996年開始了真相暨和解委員會,以公聽會形式,讓先前的受害者家屬、倖存者、壓迫者,一一上台發言,訴說相關經歷與記憶,除了以個人敘事來記史,也是一種集體療癒。不同族群、不同政治立場者藉此相互理解、學習包容,進而達成和解,慢慢試著原諒與放下。

真相暨和解委員會儼然公眾劇場,洶湧的情緒與能量相信給製作團隊不少震撼與啟示。《烏布王》(原劇名《烏布與真相委員會》)首演於1997年,以十九世紀末法國文青雅里(Jarry)塑造出的貪愚懦弱的暴君烏布王為角色原型,保留原系列劇作的一些角色(如打打鬧鬧的夫妻、鱷魚、狗)與鬧劇式風格,並融入南非當時的議題。烏布爸成了協助鞏固白人政權的秘密警察,(其下亦有一幫走狗,以三頭犬為代表),看似掌握生死、呼風喚雨,但幾乎全場皆穿著吊嘎內衣與鬆垮的白色三角褲,形象猥瑣可笑,常活在心虛不安與對東窗事發的恐懼中。血浴一景,以多媒體投影配合他在淋浴間的沖澡,是洗去了一身血腥證據?還是留下了一地屍骸?(令人聯想到馬克白夫人的洗手強迫症)。

編劇以丑角般的烏布夫妻為故事主軸,副線則是真相暨和解委員會的片段節錄,莊諧交錯、輕重並濟。導演以偶(本是劇團強項)來表現真相暨和解委員會這部分,操偶者並未隱藏,其動作表情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在此看起來也像個安慰受害家屬的人。偶則扮演暴行的見證者,(此劇看到的是存留下的長者痛訴年輕人如何死於非命),偶的物質性與非真實質地,在人賦予其呼吸與音聲之間活了過來,又弔詭地呈現一種脆弱無助的生命尊嚴。副線的口述歷史太沉重,因之,主線的誇張戲謔與輕快的音樂與口哨,成了極大的反差,對政治的反諷不言而喻。

此劇的視覺藝術風格亦十分強烈。投影畫面上的炭筆粗糙質樸效果與戲偶的木刻手作質感頗合。投影幕上的動畫線條簡單但意韻雋永;常出現的眼睛與影像機器,像是國家對人民的監控,也像是歷史之眼終將記錄這一切暴力。多媒體的使用也緊扣著敘事發展,例如烏布爸帶著三頭犬行走街頭,其實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流動的背景製造出他正在移動的錯覺,又如烏布媽上電視享受名聲,復與電視外的烏布爸開罵,螢幕上下有機結合、巧妙互動。

《烏布王》戲劇內容與劇場形式皆有可觀,難怪會被收入當代後殖民戲劇選輯當中。台灣島內亦有許多真相須調解面對;解嚴前後的台灣小劇場批判力度蓬勃,這股對公眾事務的關心力量,在太陽花學運之後似乎又逐漸湧現,或藉古諷今、或老戲新詮、或作預言/寓言式想像,也出現一些可喜之作。《烏布王》碰觸冷硬的政治社會議題並刺激觀眾思考與面對,卻能以導演與翻筋斗偶劇團獨有的劇場美學來執行,而不流於直白的意識形態灌輸與說教,也給有志於此者另一種啟發。

《烏布王》

演出|南非翻筋斗偶劇團
時間|2014/08/17 14: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烏布王最後流放/度假去了,彷彿是過去蠻神的退場,斑駁歷史的終章;劇末出現the end實際上是the beginning,離開中山堂,烏布王沒有消失過,而人們除了在各種政治場域上進行對革命的預演之外,還有什麼?(楊殿安)
8月
25
2014
導演肯特里奇定位本劇:「試著要解釋這些回憶,並非要重現回憶本身。」身為知名動畫家的他以黑白碳筆的粗獷線條呼應執頭偶的木刻質感,禿鷹、鱷魚、三頭狗等戲偶,巧妙融合日常物件,宛如奇異的隱喻。證人偶採類寫實造形。這顯出回憶從重現到解釋的艱鉅,猶如真相從理解到和解之路何其漫長。(林乃文)
8月
21
2014
《烏》的表演堆疊出同一個物品的多種可能。以玻璃間來說,它先是洗不清罪孽的淋浴,再來成了一個官方版本的代表。以演員跟偶的互動來看,受害人的兩位偶師不只是操偶,還扮演安慰者的角色。物件來去自如的被劇中(演員扮的)角色取用,影響故事結果。(陳亮伃)
8月
21
2014
這齣戲使用的偶件素材,形象不算罕見,例如禿鷹、鱷魚和狗獸們。特別的是這類議題性偶劇所使用的物件,幾項機械裝置的溫度、顏色和材質,完全跳脫傳統偶具的設計模式。一旦表演加入機械裝置,整齣戲的符碼體系便隨著物件性質轉化成更為複雜。(傅裕惠)
8月
20
2014
《烏》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善惡終有報」結局,它在觀眾心中催生的這份「不滿意」,卻可能成為觀眾走出劇場後開始抵抗身邊暴行的微小動力。僅以戲劇功能的角度觀之,《烏》也是一個無比出色的故事。(譚凱聰)
8月
18
201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