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整文本系統的未竟之業《永恆的妮雅盧》
12月
08
2014
永恆的妮雅盧(冉而山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8次瀏覽
吳思鋒(專案評論人)

冉而山劇場

與Tai身體劇場同年成立,同為花蓮新興原住民劇場團體的冉而山劇場,兩團與原舞者皆血脈相連。冉而山團齡雖短,團長阿道•巴辣夫卻是原舞者資深團員,亦參與編劇等工作,他創辦及參與的原住民劇場團體眾多,接觸面又不限於原住民劇場,早期與差事劇團有過合作,身體氣象館和(較晚出現的)阿川行為群主導的台灣行為藝術展演場域,也都邀請過他展演行為藝術。

冉而山的成員結構與檯面上的原住民劇場團體,如花蓮的莊國鑫原住民實驗舞蹈劇場、Tai身體劇場、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等不同,強調「原漢族群的集結」,另一方面,冉而山的多位表演者在加入之前並沒有表演經驗,以今年暑假代表台灣參加愛丁堡藝穗節第一屆臺灣季的《彌莎禮信》來說,除了畢業於文大戲劇系的劉于仙(漢),以及一位在台北創作世界音樂的阿木兒•拉達(父親是光復鄉太巴塱部落族人,母親則是豐濱鄉貓公部落族人)之外,其餘成員在接觸冉而山之前皆極少從事表演藝術工作,去年甫獲「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原住民族語組獎項的阿螞樂•卡督(舊好茶部落魯凱族人),也是接觸冉而山以後才決心開拓歌唱、表演工作的。

這些表演者與冉而山的接觸起點,是2012年暑假一場九天八夜的「升火•祭場•阿搭望--原住民成人表演藝術研習營」【1】,所有人於豐濱鄉海浪咖啡館紮營,共同生活,共同學習,營隊結束以後眾人情誼未散,反倒持續留下,甚至參與更多。從那一次營隊及後來兩部創作《彌莎禮信》、《永恆的妮雅盧》來看,阿道用他所理解的「行為藝術」【2】,將個體層次的「自由」、「即興」結合群體層次的「傳統文化」、「神話」、「祭儀樂舞」,兩相交融,一方面尋找原住民劇場文本不同的表現語彙,一方面通過傳統文化、神話與儀式建構文本的精神性。

回到《永恆的妮雅盧》。「妮雅盧」意指家園、母親的懷抱【3】,全劇分九幕:〈扭啊扭Niua' niu〉、〈江湖郎中I Kunayat〉、〈月洞〉、〈平地起高樓〉、〈世界音樂會〉、〈江湖郎中Ⅱ〉、〈小海神的新娘〉、〈獻禮〉、〈源頭〉,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包括五零年代江湖郎中沿部落叫賣的再現、都市原住民工作史斷面、及神話傳說的行為再現等,九幕的表現形式亦頗紛雜,戲劇、舞蹈、行為藝術並陳串列,因而,橫貫的年代及展演的族群及形式皆有極大跨度。

從冉而山特定的「行為藝術」生產文法來說,會產生這樣的跨度有跡可循。《彌莎禮信》或《永恆的妮雅盧》的場景結構都較是「並列」而非「串聯」,每一幕都可能是由不同創作者(一名或多名)發想與執行,然後大家再一起組合。從單幕來看,九幕各有可觀之處,譬如〈月洞〉、〈小海神的新娘〉、〈源頭〉分別是港口部落月洞傳說、撒奇萊雅族傳說及太巴塱傳說的行為藝術化演繹,此外,〈源頭〉在前一部作品《彌莎禮信》也有展演出來,可說是阿道在劇場中溯源的表徵。又譬如〈江湖郎中I 〉與〈江湖郎中Ⅱ〉再現五零年代的部落即景,江湖郎中騎車載著各種產品沿部落叫賣,冉而山將其演繹的既歡樂且魔幻,無論是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或者對話的幽默與音樂的豐滿,都讓人賞心悅目。

講述「都市原住民」現象的第四幕〈平地起高樓〉,可算是冉而山兩部創作中單幕結構最嚴謹的。鷹架工人、頭目、鋼管女郎、城市OL各踞舞台左側、果酒禮堂的小舞台、右側、中央,燈光輪流掃照四區,通過三個循環發展出極限主義的迴旋張力,所有人都不中途下場;鋼管女郎的伴舞音樂依序配上國語、族語、鴿子歌,頭目歌唱的語言為日語、族語、國語,而阿道與一位年輕表演者在鷹架前黯淡地展開樂舞,更顯都市化社會中傳統文化消逝的悲劇性。此幕最末,所有動作與聲音一起發動,音量推至極致,這是非機器的混音,砌築出絕望的空間,然而,希望也正於此默默顯現。

只是,第四幕再怎麼樣嚴謹,述說了莫大的喧嘩與孤寂,也只是《永恆的妮雅盧》其中一幕而非全部。問題在於,一個應然自成系統的文本,一下子要把這麼多東西包進來,究竟能夠互相協調,抑或彼此斷裂?

我並不是認為這樣的「去(單一創作者)中心」藝術生產方法與表現結構絕無可能,「並列」應然也會有「並列」的總體結構可建、可造,但這九幕背後的族群語境、文化脈絡的差異度過高(基本上可各成一作),若不循著較常見的「統一故事時空」路向,可能就是需要建構出特定的「精神性」,以統整文本的系統。而至少截止目前為止,無論往哪個方向看,此一課題擺置於《永恆的妮雅盧》抑或冉而山的創作探索,皆屬未竟之業。

註釋:

1、這項研習營其來,早在2002至2004年,即於台東金樽、花蓮牛山、台東都蘭舉辦過第零屆到第二屆,然後中斷數年,於2012年復辦。值得注意的是第「零」屆的算法,有著阿道個人的幽默與哲思。

2、可參考阿道在FLV人物誌〈來自山海間最純粹的靈魂-冉而山劇場專訪〉關於「民眾劇場」的見解,以及「行為藝術劇場化」的說法,https://www.flyingv.cc/story/43。

3、參見《永恆的妮雅盧》節目單。

《永恆的妮雅盧》

演出|
時間|2014/11/15 14:3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果酒禮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