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樂的當代精神《狄米奇卡拉康塔斯小提琴工作坊暨音樂會》
5月
21
2015
狄米奇卡拉康塔斯(安玓音服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李欣恬(音樂文字工作者)

今晚首次聆聽了來自希臘的小提琴家狄米奇卡拉康塔斯(Dimitris Karakantas)演奏,在台北市區的小型藝文演出空間「享巷」,演奏全場希臘小提琴家、作曲家西蒙斯(Simos papanas)無伴奏小提琴作品。演奏者與作曲者皆是熟悉巴洛克音樂語彙的音樂家,一連五首當代新作,皆不難發現向巴洛克時期音樂致敬的蹤影;「致敬」,並非「模擬」或是「效仿」,西蒙斯精準地掌握了巴洛克舞曲的精神,並加以研擬出具有當代意識之作,如《第一號組曲》獻給Georgois Demertzis,遵循著古老舞曲中的「格式」,從〈阿勒曼〉、〈庫朗〉、〈薩拉邦德〉到〈基格〉,以現代小提琴演奏技法拓展巴洛克舞曲嶄新的意識體,到達一個更為華麗、瑰麗且不喧鬧的境地,所有曾是「不規則的珍珠」,顆粒更見分明與質地;一如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枝葉從未枯萎,開枝散葉繁盛至當代。

狄米奇卡拉康塔斯是一名演奏技巧純熟、深厚的小提琴家,各方面表現皆有平穩的控制力,並保有餘裕,我也相信,唯有扎實的演奏功力,才有能力準確駕馭當代作品,僅僅駕馭仍是不夠的,狄米奇卡拉康塔斯更多了清晰化的能力,而這樣「清晰化」的能力,除了來自於自身的演奏技巧,更需要有著對當代作品的理解與認同;而推介當代作品之心,更是其難得可貴之處。

今晚所演奏的五首西蒙斯作品,並未聽出太多的「實驗性」野心;從這五首當代作品中,更多的是對於「時代精神」的延續和反芻,進而成為難得的「當代精神」。而這樣的「分享」和「傳承」,正是音樂的珍貴之處之一;一如電影《Into Wild》中的經典名句:「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音樂也是如此,金碧輝煌的演奏廳堂與否、華美催淚的包裝與否;留在音樂家身上與聽眾內心的,是那些願意分享、願意接收的時分,完整了音樂的紋理;也是這樣的時分,令音樂與感知化為真實,成為另一個、下一個可能的明日。

《狄米奇卡拉康塔斯小提琴工作坊暨音樂會》

演出|狄米奇卡拉康塔斯
時間|2015/05/17 19:30
地點|台北・享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