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與向度的空間拉扯《殺不住》
6月
23
2015
殺不住(愛慕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8次瀏覽
黃明德(策展人)

從走入觀眾席開始,即對眼前的雙面舞台產生好奇。縱橫交錯的角鋼豎立眼前,演出場域彷彿牢籠般的隔絕了兩邊觀眾,讓視線不由自主的突破侷限朝向遠方,接收並投射出同是觀者的視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開演前便有不知正在被誰窺視的緊張感。除此之外,場上五金行的空間中落下了四雙擺放整齊的鞋子,更增添暴風雨前的寧靜與詭譎。

一滅一明後,場上旋即出現兩對夫妻。四人因小孩子之間的「肢體碰撞」而被捲入同一時空,在眼前的五金行發展出由緩至急、從輕微到激烈的語言碰撞與肢體挑釁。在大量的語彙中,導演宋淑明在演員走位與聲音堆疊的安排上匠心獨具,讓現場空間因四位演員時而並排,時而交錯穿插的走位中拉出相互制約、相互抗衡之絲線,讓力度與向度交織成令人屏息或莞爾一笑的整體畫面。除此之外,四人的聲音堆疊也不斷挑戰觀眾,一有鬆懈,便會被高頻的聲線或極端壓抑的撕扯給捲回事發狀況。相較之下,四位演員當中,兩位男演員的聲音表情趨於一致,張添財和陳志雄偶有爆炸性宣言,卻不甚連貫;另外兩位女演員的聲音表情則是多出許多細微變化。舉例來說,於南部生活的李惠琳雖因神經質而處在高亢的音頻,卻也因投射的對象不同而有柔弱與剛強之轉變;上北部打拚的林美蘭則是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角色卻在酒醉之後發展出具感染力的低沉怒吼,繼而在個人獨白中迸發情緒反彈的爆發力。

整齣戲的架構與脈絡,改編自劇本《殺戮之神》(Le Dieu du Carnage),此部作品也曾被翻拍成電影《今晚誰當家》。因此,如何將國外場景與風俗民情牽引至台灣高雄,便相當值得探討。在結構之內,台灣南北價值觀的不同、待人處事的認知差異,透過食物的接受與否帶出衝擊;男女之間的性別議題、婚姻生活的重新定義與角力,則經由孩童的肢體碰撞而彰顯。九十分鐘的激烈碰撞,不僅帶來重新思考自我定位的契機,更相當符合愛慕劇團簡介中的自我期許:「立志成為社會的手術刀,以扎實、嚴謹的演出剖析各種社會現象、透視深埋其中的情感。」(摘錄自《殺不住》節目冊)

《殺不住》

演出|愛慕劇團
時間|2015/06/14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的表現和感情都很到位,臨場感十足。有趣的是,特別的舞台設計似乎有意的隔絕了觀眾的投入,讓觀眾保持著有距離的客觀來審視討論的進行。(洪琦雯)
6月
11
2016
四人之間的情緒能量有待更多的層次建構,加上沒有人能夠真正暫時離場,使得原本應該迴轉上升的膠凝盤旋狀態,徒然成了原地打轉,費力而累人。(楊美英)
6月
25
2015
觀眾置身於獸籠之外,也在彼此觀看的智性矛盾和衝突之張力中被一個無形的籠所包圍。我們不僅是看到角色之間的認同與差異,同時也從對面觀眾的表情中看出彼此的共同及差異。(鄒大衛)
6月
17
2015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