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爵士風,少了戲曲味《美男子竇蓮魁》
3月
09
2017
美少年竇蓮魁(大稻埕戲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1次瀏覽
邱千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班)

就節目名稱而言,是部標榜「歌仔戲」與「爵士音樂」融合的跨界作品。

臺灣坊間對於「爵士音樂」的認知與真正的「爵士音樂」有所出入,大眾常把流行歌誤認是爵士音樂的一種音樂類型。根據《葛洛夫音樂字典》對爵士音樂的解釋,有三個要點:一是20世紀由非裔美人語彙為主發展出傳統音樂表演型態。二是具有創造性且即興,不完全固定內容的表演形式。三是,旋律、和聲以藍調音階為主要架構,節奏著重切分音的強弱、頑固循環與靈活的節奏所構成有搖擺風格(Swing)的爵士句型。在此劇《美男子竇蓮魁》標榜著「爵士歌仔調」,想必著重於「爵士音樂」的呈現,筆者也因此期待著音樂設計者將兩種不同文化產生的音樂類型,進行跨文化、跨樂種的結合。

音樂設計柯智豪在此劇的現場樂團安排了鍵盤、爵士鼓、電貝斯、電吉他與電子音效,聽覺上明顯是大量的使用合成器的電子音色,雖然呈現出豐富的背景配樂、跳脫傳統戲曲音樂的氛圍與華麗的和弦堆疊,可惜如此安排,失去戲曲樂器音色的真實性。捨棄傳統文武場四大件基本樂器該有的屬性,更缺少戲曲音樂原有的情感與彈性。

而全劇的音樂風格,呈現「混搭」的味道,唱腔部分經過精心的編排。像是出現三次的【兄弟調】,有著明顯的不同詮釋,堆疊出不同的情緒,第三次的再現手法更使劇情達到高潮。根據不同演員,在唱腔上的旋律走向,設計出演員個人的專屬主題歌曲。如男女主角演唱的【竇蓮魁調】與,【莎樂美調】,使用在頭次出場與劇終時,個性風格強烈。針對演員量身訂做主題曲,是當代新編歌仔戲時常使用手法之一,但作曲者對於演員嗓音條件不夠熟悉,導致部分唱腔音域過低,演員遇到唱段的時候明顯無法掌控,也讓「量身打造」失去意義。

爵士元素與歌仔戲唱段的融合較為明顯出現在【任性情】、【夜鶯調】、【兄弟調】等幾個唱段。【任性情】使用了walking Bass明顯的低音以一拍一拍的行走節奏,而高音樂器有固定的和絃進行。【夜鶯調】利用swing以每拍三連音的伴奏型態融入了唱段,接近slow rock,但音色出現「那卡西」的錯覺,也未見演員唱出爵士音樂的即興放鬆。【兄弟調】的出現有三次,帶著爵士音樂的元素是在第二次出現時,神似slow rock感,很難界定是爵士音樂的融入,還是搖滾音樂的元素。

其劇情結構,與原著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王大閎譯寫《杜蓮魁》架構差距不大,劇情整體流暢。在投影字幕上未註明分場名,而是透過投影的背景,傳達換場的效果,既簡單也是相當有趣。如上半場的太陽寫真場、路邊場景、櫻花劇場(一桌二椅)、太陽寫真場,下半場的報章雜誌敘述年代的轉換、歌廳、竇蓮魁自宅、歌廳、二十年後的太陽寫真場等。而最後將近十分鐘的微電影也相當特別,透過豐富的投影內容以及多媒體與演員的互動,讓華麗的視覺清楚地表達更多劇情當中的情緒轉折,是多媒體與戲曲很好的跨界結合。

大稻埕戲苑舉辦青年戲曲藝術節至今已經第四屆,透過這樣的平臺,吸引年輕族群投入,讓青年戲曲人展現無比的創意,也讓傳統戲曲有更多樣貌的呈現。但是在「跨界」結合的風潮中,是否更應該深入了解各個元素的精髓再進行融合,否則流於「拼貼、混搭」將失去創新的意義。

《美男子竇蓮魁》

演出|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時間|2017/03/05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爵士融入進歌仔調,不古、不新卻賦予了這部爵士歌仔調新的生命與面貌。不過,在音樂創作與編腔上仍存在著再修正的可能,特別是歌仔戲用的閩南語,在演唱的「聲調」與音樂的編寫上之間仍有不少衝突之處。 (林立雄)
3月
09
2017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