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三、無限瑣》
5月
24
2017
三、無限瑣(林育全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9次瀏覽

演出:3M_

時間:2017/05/20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文  曾達元(自由業)

瑣一字,玉石相互碰撞所發出的細微聲響,後多用為形容細小、零碎之事。本戲即由無限相扣的細瑣日常所交織而成,包含詭異分屍案、三國紛亂、女明星的後台對話、三棟建築相互問答等,但捨棄明顯劇情走向的架構,大量利用哲學性的畫面與暗喻性台詞,使整齣戲正像是拼著一塊又一塊的馬賽克貼畫,分段看似毫無關聯,而若保持些許距離,便能看見那份全貌。可預期本戲會引起兩極好惡,觀眾得選擇以何種方式去感受,才能有所領悟。

劇場的多元性並非只能是觀眾全然接受台上所給的任何事物,這齣戲更像是引子,邀請觀眾在戲後去思考與觀察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演出當下,燈光、音效皆由台上三位演員合力完成,其體力與心力消耗絕對是一大挑戰,舞台上僅有一台工地台車,簡約的架構,便是要觀眾特別關注於演員的肢體運用與能量傳達,全戲轉換流暢,毫無緊迫之感,在以劇情為主流的劇場生態裡,是目前難見而出色的表演形式。

演員肢體與聲音運用自然且極富創意,例如在人民抗爭的橋段,以手指模擬群眾推擠,以身體作為拒馬意象,在最越發激烈之處,以三人全身的交纏示意爭鬥的混亂。這也意味著,本戲是來自社會基層的生活感受,並對於云云亂象的吶喊,然而團隊並未對於戲中所提及的社會事件加以批判或者給予任何評價,而是藉由台詞上反覆詰問以及片段上的故事來暗示觀眾一個問題:「你是誰?你為何在這裡?你身處的當下在哪裡?」

當大眾選擇置身事外時,這世界仍正在繼續轉動,而各地仍然在無止盡地發生事件,看似無關於己身的他人日常,最後終將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而當有這份意識時,早已晚矣。其中一段,特意交代著臺灣近年來重大社會案件的後續發展,彷彿是在暗諷著,在點擊率與嗜血掛帥的媒體歪風下,人民關心事件的發生總是比後續來得多,因而對整個社會感到恐慌與失望,而或許這齣戲不斷給予的壓迫與不耐,正是要傳達著,如果你討厭這個世界,卻什麼也不做,才是最殘酷的報復。

《三、無限瑣》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所展現的,是一種雜草般的生命狀態,正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不管是基於客觀外在環境條件的反向思考,還是源於主觀潛在創作思想的反骨意識,有所警覺的與劇場生產線工廠保持安全距離。(黃佩蔚)
6月
13
2017
這三人的集體創作,事實上也是在面對身處個體化的社會,如何結成群體之艱難。謝幕說明了這一切如何艱難又如何必須?——他們並排站立,手緩緩升起,牽住彼此,然後彎腰致謝。當下的氣壓低如時間黏滯。我們都是被事件拋棄的人。(吳思鋒)
6月
07
2017
與其說是粗糙,不如說它們更像在其初始狀態,還未產生論述,還未與其他思想碰撞,待入口門關上了,劇場的魔力,雜訊的洪流進駐,這才形成了論述與思想,它是一個戲劇產生發酵的過程。(涂東寧)
6月
01
2017
「群眾運動」場景中,遭到警察驅離、壓制;演員演出極盡的嘶吼,是反抗運動;是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件,像雨後春筍般向立志當個積極好公民的青年們襲來的無限鎖,也是台灣目前走不出自己佈設的僵局的無限鎖。(陸慧綿)
5月
29
2017
充斥著大量的敘事拼貼,欲以隱晦的敘事角度來解構一場肢解的懸疑案件,以至於觀眾得在各個看似不相關的劇情片段中,必須抓緊若有似無/若即若離的細微線索,稍有不慎則線索似斷線風箏般隨風而去。(羅揚)
5月
23
2017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