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響起《特納✕北醫管弦》
3月
13
2018
特納X北醫管弦樂團(北醫管弦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6次瀏覽
楊依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本場演出的焦點,莫過於美籍法國號演奏家柯里‧特納(Kerry Turner)的來訪。特納訪台可謂國內銅管樂界的一次盛事,特納本人此次應邀前來亞洲進行巡迴,選擇臺北作為首站,舉行演出、大師班等活動,可說是對臺灣樂壇的肯定,也使得本場演出別具意義。身為一名獨奏家,特納聲名卓著,而其自青年時期就已展開的創作軌跡,也與獨奏事業並行發展。他的數首法國號四重奏作品都收穫了很高的評價,銅管五重奏作品〈Ricochet〉更是特納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本場演出的曲目之一,特納的法國號協奏曲作品〈歌德〉(The Gothic),近來也頻繁地在國際賽事中被選奏,在在足以說明其地位與成就。

一反音樂會曲目的慣常安排,演出者在上半場演出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下稱德氏)的第八號交響曲,筆者猜測此舉或有鼓勵樂團盡情發揮的意味。德氏第八完成於1889年11月,作為其赴美前的巨作,「是一首華麗明媚,且富含喜悅與波希米亞風格的交響曲。」因為這樣的特色,雖然在知名度上不比德氏第九,仍然是非常有觀眾緣的一首曲目。第一樂章初始就是抒情、富表達性(espressivo)的大提琴主題,大提琴聲部的表現可圈可點。指揮者在此選擇兩大拍指揮,對於提升樂句的流暢性可說多所助益。以樂章開頭所指明的「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來說,演出者在此採取的速度反而顯得穩健,由長笛在第19小節預示,繼而在第28小節由樂團的中、高音聲部所承接的附點節奏型,也被很好地表現了出來,可說充分展現了交響曲式第一樂章的精神。較為可惜的一點,是在樂章的發展部(第127小節始),德氏在總譜上註明「以略慢的速度[演奏]」(Un poco meno mosso),原意應是賦予大提琴的主題不一樣的風貌,直到長笛的主題也再次加入(第145小節),音樂才再次回到快板上,然而演出者似乎並未在此多加著墨,這是筆者認為在詮釋面可以延伸討論的一點。

第二樂章則「曲調略帶哀愁⋯⋯兼有史詩般的宏偉和抒情感。」C大調的中段(第47小節始)是筆者認為樂團、指揮者在氛圍上掌握最佳的一段,樂團首席的穩定表現更是令人驚艷。值得一提的是低音弦樂的深度略有不足,在弦樂/管樂的大區塊對話上,多少減了此樂章的「宏偉」感受。即使如此,筆者認為第二樂章仍是本場表現最好的一個樂章,包括在速度的選擇上,配器色彩的呈現,完成度都相當高。這股專注與投入,似乎也直接對第三樂章起了作用,即使觀眾席一度傳來掌聲擾動,第一小提琴仍然奏出沉著且華麗的首段主題,同樣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第三樂章為「優雅的稍快板」(Allegretto grazioso),是相當富於舞曲風格的一個樂章,而速度的選擇可說決定了一切的成敗;指揮者以適中的速度引導樂團度過體力可能下滑的第三樂章,充分展現了其教、演兼修的豐富經驗,為這闕舞曲樂章寫下了完美的註腳。

第四樂章就較為可惜了,一路演奏下來,樂團可能受限於規模與技術,在動態和力度的展現上已經有些欲振乏力;聲部間的互動仍然堪稱清楚、明確,但以交響曲的比重來審視,樂團對於第四樂章的重量顯感吃力,是較為不足的部分。此外,筆者必須點出第20–25小節的定音鼓音準,由於這部交響曲採取的G大調調性,使得此處定音鼓的音準問題被加倍凸顯了出來,幾乎形成上半場最危險的一刻。在這個樂章的變奏曲式上,大提琴聲部的表現雖仍保持穩定,但以幾個不同的變奏段所應具備的不同個性來看,不論是音色、力度的對比都稍顯不足。以聆聽整首交響曲的角度回顧起來,第四樂章未能迎來一個真正爽朗、淋漓盡致的結尾,而必須在略帶擔憂的情緒中結束,是筆者認為上半場曲目較為遺憾的一環。

下半場則是特納的法國號協奏曲〈歌德〉,除了是本作的亞洲首演之外,更是特納個人第一次公開演出本作,為本場演出又添一筆話題。標題〈歌德〉的選用,便隱約暗示了本作的文學、建築乃至於宗教色彩,充滿神秘感的第一樂章便充分地展現了這些特色。第二至第四樂章是不間斷的演奏,筆者認為在第二樂章最後的長笛獨奏,以及銜接到第三樂章初始、定音鼓節奏進入的氣氛掌握,是樂團下半場表現最佳的一刻。以當代角度論,筆者認為本作並不繁雜,反而可說相當平易、近人。作曲家兼獨奏家的表現相當穩健,搭配指揮者對樂曲細節的重視,完成了一次令人安心的首演。

臺北醫學大學管弦樂團已屆滿卅九年團齡,團員在繁重的學業中,仍不放棄對音樂的經營與熱愛,更多度「叩關」國家音樂廳,所達成的高度與成就不只是筆者個人拜服,更是國內樂壇的一股活水泉源。本場演出筆者有幸躬逢其盛,對於北醫樂團在經典與當代曲目上所展現的掌握度和完成度也深感佩服。經過本場演出的淬鍊後,祝福他們未來更上層樓!

《特納✕北醫管弦》

演出|柯里‧特納(法國號)、廖嘉弘(指揮)、臺北醫學大學管弦樂團
時間|2018/03/05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