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管開始搖櫓擺渡《桃花與渡伯》
1月
08
2013
桃花與渡伯(江之翠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9次瀏覽
紀慧玲

《桃花過渡》為台灣民間相熟的歌舞小戲,或為相褒,或為歌調,車鼓、歌仔、三腳採茶都普見。泉州梨園戲也保留小梨園折子戲,而據研究,皆源起潮汕一帶《蘇六娘》本戲。梨園戲《桃花搭渡》不曾見於台灣公演舞台,江之翠劇場日前搬演《桃花與渡伯》,將此歌舞小戲翻轉為一場邀請觀眾與演出人員共渡的搖櫓之旅,劇場空間幻作河面、渡口、江流,渡伯是引渡人也是說書人,演員說著一則一則生命渡口的停頓或出發,觀眾也被邀請寫下批信,寄予漫漶光影裡某位被喚醒的愛的對象。明明白白是一場心靈之旅,因為切入音樂、樂器、肢體、曲詞的玩耍,大有拆解經典的解構趣味,靈性療癒的強迫指涉隱褪退讓,劇場的遊戲性浮出水面,一干旅人居然也就安於擺渡,安於同船共渡。

編導張嘉容並不諳梨園戲或南管,或許《桃花搭渡》小旦桃花代小姐送信,信作為心靈祕碼,渡作為生命渡口,旅人作為你我,船作為共乘載體,一則可邀請觀眾「入戲」的參與式戲劇概念於焉成形,於是,必須將《桃花搭渡》素材拆解,【燈紅歌】、【猜花名】、【十二月調】仍在,渡伯與桃花問答調笑也仍逗人開懷,但間段插入的江之翠樂師、演員自身故事,鋪綴連篇,曵引出相對映的生命答問,觀眾參與更是適時融入。

編導安排妥切的是,動靜、虛實,表演、現下,如調息般悠緩滾動。說的是應考傳統音樂系的緊張時刻,一管洞簫沈實實地讓人體會南管音樂的靜好;說的是小時候接觸南管的記憶,演員靜美的容止與純淨的發音,倏地轉換為一段肢體延展,張力由內而外融入記憶甬道。一開始被邀請「上船」的觀眾,晃悠匝繞幾圈,身體鬆軟後,凝神細聽的是南管大小件樂器叮噹錚錝的聲響;前回猶聽著渡伯、桃花低吟「算人生都一同,青春過了一場空」,來不及嗟嘆,下回就全場齊唱「有緣兄哥伊都花含蕊」,沖淡了幾許悲懷。

從觀眾彼此招呼、親切問好的儀態來看,前來看戲的大柢已是南管熟客,入門脫鞋,隨處安坐,主人(編導張嘉容兼任)引導參與,抗拒感相對降低。真正帶領入戲的是渡伯魏美慧、桃花施芸仙,魏美慧純正的泉州腔抑揚頓挫,充滿音樂性,施芸仙嬌嗔的作表身段,一片旖旎,兩人一問一答少了作弄,多了溫煦關懷。這流動光景還有賴房國彥的舞台設計、賴宣吾的扮裝,以及王天宏的燈光,水漾的燈光打在垂懸的紙縵、牆面的紙片書法、四處兀立的樂器,宛若穿越的水光,浸漫全身;綰著髮結的演員頭飾點點晶翠,綿衫潑墨,罩衫落膝,黃白單色對照著桃花的艷紅,渡伯一襲紅罩衫更覺喜氣盈滿。

就過渡儀式與參與互動來說,《桃花與渡伯》善加利用了《桃花搭渡》原典,成功翻轉為一場「身心靈旅程」,最後的書寫、「原諒我,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的告解,更總結了這次演出的真正目的。然,江之翠作為表演團體,作為南管與梨園戲的傳承或實驗,《桃花與渡伯》的南管風韻多少還是在旅程中被稀釋了;文本與音樂剪裁所剩不多,可供補綴的演員各自生命彰顯的南管元素,也多只剩教材式搬演。缺少長篇完整表演文本,南管梨園戲可供咀嚼的影音畫面相對模糊,桃花、渡伯,相對於演員(告白)、觀眾,主客異位,這場戲人人都是桃花渡伯,也人人是演員觀眾。好佳在的是,終究引領的還是南管梨園,正是玲瓏剔透又幽遠曠緲的聲腔、音樂元素,讓人搭上這場擺渡甘之如飴,就此觀之,《桃花搭渡》化為虛幻,宛若《少年Pi奇幻旅程》,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由您選取,現實的南管或奇幻的南管,泊岸之後,光影綽綽,您與南管的「緣份有時」是《桃花搭渡》或《桃花與渡伯》,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桃花與渡伯》

演出|江之翠劇場、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時間|2013/01/05 19:30
地點|江之翠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桃花與渡伯的相遇,串連出演員、樂師、船伕的真實人生經驗,進而邀請觀眾寫信參與其中,呼應桃花此行的目的。不知觀眾在觀看的同時,是否也如同戲中的桃花,散場後領略了渡伯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蔡明璇)
1月
09
2013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
試著把觀看的視線放寬,就會發現——在室內劇場之外,歌仔戲仍以酬神喜慶的祝儀形態散佈在各廟埕民家。這類演出就是外台民戲,沒有劇本當天才依講戲仙安排現場決定劇碼。陳美雲歌劇團便是大台北地區名氣響亮的老字號歌仔戲劇團之一。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