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樂園練習《愛情剖面》
3月
03
2014
愛情剖面(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1次瀏覽
鴻鴻(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k Dimech)從2010年起,每年一齣和台灣演員合作的演出,取材既有劇本卻大量即興發展,凸顯演員的個人特質,展現出殊異的成果,可說是台灣眾多水土不服的跨國合作之外,特別值得期待的一種合作關係。《愛情剖面》結合兩個文本,事實上是挪十八世紀法國劇作家馬里沃的《爭執》,來給當代英國莎拉肯恩的新文本《渴求》作為情境的張本。與前三齣作品《孿生姊妹》、《沃伊采克》、《Preparadise Sorry Now》的一貫張力不同,此一構思有其大膽之處,卻也由於前後文本的割裂與對比,在一次詩性的突轉之後,造成邏輯斷錯,反而讓後半的《渴求》變得鬆散乏力,再也收拾、凝聚不起來。

《爭執》的構思奇詭有趣,徹底發揮馬里沃將人物視為白老鼠的興趣。一對彷彿《危險關係》中充滿心機與情感糾葛的熟男熟女,檢驗兩對遺世豢養的青年男女初試愛情的反應,來驗證「男人還是女人先變心?」的假設。由世故者操控的愛情實驗,酷似同代的莫札特/達彭特《女人皆如此》。而《爭執》更有趣的是,兩對青年男女皆未經人事,在幽閉的環境成長、相遇,有如身處伊甸園中。不同的是,亞當夏娃只有一對,所以沒有背叛的問題;而馬里沃的伊甸園則多了一對男女,憂患於是誕生。雖假託伊甸,事實上馬里沃已帶我們進入後樂園的犯罪時代。

馬里沃的喜劇以善於折磨劇中人著稱,《爭執》的殘忍實驗,對當時的觀眾恐怕也太超過了。1744年的首演遭遇慘敗,卻十分合乎今日的品味。法蘭克的導演手法將這種殘酷發揮到極致。迥異於原劇設定青年男女皆著白衣,他讓第一對男女全裸上場,而且四肢匍匐,發出獸吼,顯然是把他們塑造成「野孩子/狼童」(同樣也是18世紀的熱門主題)。對比兩對熟年男女的華服、假髮、滿身白粉的矯飾,青年男女之素樸猶如原始人類,伊甸的隱喻更不言可喻。由於不通禮教,他們的反應皆突兀而強烈,彰顯出導演所欲傳達愛情的熾熱非理性,為下半場的《渴求》鋪路。對觀眾而言,演員的裸體和他們的野蠻更同樣具有侵略性。而兩名男子以身體表達親熱的友情,更敷陳了原作所無的向度,讓所有的慾望可能性都在蠢蠢欲動。尤其前半場的燈光幽微至極,賦予有限的演出場地不可測的深度,也彷彿人物心理的蒙昧晦暗,更有如觀眾也是透過兩位世故男女的眼光在偷窺,實在是大膽又成功的設計。把劇中倒映的溪水,直接設定為第四面牆的立面,人物不時對鏡出神,更彷彿觀眾是透過偵訊室的玻璃,單面透視實驗的成果。

當兩對青年男女互相遭遇,關係陷入僵局時,導演跳過了原劇的結局,直接讓演員換裝改台,進入當代的情感大觀園。除了賴玟君飾演的失意戀人,直接從前一個角色的憤怒連結到莎拉肯恩的台詞,其他角色多有所轉換。由上半場的有人全裸有人華服,下半場則多為半裸(上半或下半),每個人陷入感情困局的各自獨白當中。少數的互動建立在,兩名男性戀人的肢體暴力,以及當懷孕的女子哭泣不已,偶爾有人伸手撫慰。《渴求》原劇設定四名演員繁複的多聲交響、情節暗喻,被拆解為八位演員的孤獨囈語。伊甸園在熾白的燈光下變成光禿禿的荒原,而人物在其中即使靜止不動,也像在漂流。相對於《爭執》強烈的情節性,這幅「去故事性」的當代愛情失樂園,或許正是導演想要訴說的主題。然而這樣缺乏變化的圖景,也讓莎拉肯恩充滿矛盾的話語,迅速失焦。迥異於十八世紀想要為人類行為尋求公式的理性主義,省略《爭執》的結局,其實是把解答放在莎拉肯恩的憤怒、不安、失落當中。然而被拆散了的《渴求》,內裡的辯證性隨之失去,反而被化約成一種情緒而已。得失之間,恐怕還可以好好計量。

另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是語言和語言的表達風格。法蘭克的作品始終要求演員以「咬牙切齒」的方式吐詞。這種處理台詞的方式,法語與中文造成的效果其實相當不同。在《爭執》開場,陸弈靜和應蔚民飾演的貴族如此咬文嚼字,配合他們誇張的衣飾,有種角色和演員雙重都在刻意扮演的趣味;「野孩子」們的咬牙切齒,也有種掙扎著找話說的文明陌生感。可惜的是,這些野孩子居然口吐「何方神聖」、「迷倒眾生」、「激動不已」、「閃閃動人」這類文雅修辭,整個情境完全被打破。馬里沃的優雅修辭,在當時的表演風格(素淨白衣)中或尚可接受,但讓現在這群小野獸這麼文白夾雜,只有「彆扭」可以形容。由於導演不通中文,很難確定他能否明瞭這種違和感受的分寸。跨國合作中,導演對語言的新鮮感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最怕是沒有意識到現在舟是正是覆。尤其當進行到《渴求》,演員的口條瞬間因文本的口語化而流暢起來時,也很難確定這是一種刻意改變,還是一種無法控制。導演為我們檢驗了愛情的實驗,那麼語言的實驗呢?

《愛情剖面》

演出|法國埃梅劇團
時間|2014/03/01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就傳統戲劇建構的立場來談,我無法同意導演如此截斷拼貼這兩齣劇作──至少是馬里伏(Pierre de Marivaux)的原作──原有的角色脈絡,然後再花一番力氣,重新組就一個視覺、肢體與語言的表演文本。文本脈絡的轉接過於一廂情願,編導只得借助後設現實來消解原先建立的虛構世界,略有便宜行事之嫌。(傅裕惠)
3月
03
201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