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夢境與救贖的危機《美國 民主》的美學聯想
12月
12
2018
美國 民主(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 Guido Mencar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5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圍繞在《美國 民主》的表現上,最為令人驚顫的,當然是透過近乎凝固化的身體與舞台意象,所形構出來的種種情境。這是近乎獨創的、無可超越的時空交錯下,所形成的創作。然而,人們會問:這是在表現政治或美學。其實,這問題是一定會出現,卻不一定需要被拆開來解答或詮釋的,理由僅僅在於:就當代而言,政治的內在化已經是殷切的需求。選票式的民主,自從被人類發明且允為理想的社會公式以來,表象從未穿越個人到共同的慾望機制,到達可以被人性化看待的層面。特別當選票式民主與資本主義密不可分的年代以來,資本霸權所掌控的民主,以現代化為名,幾乎惡名昭彰卻輕鬆征服世界。或許因為如此吧!穿透政治霸權的表象,成為劇場藝術在整體表現時專注投射的一種方位,這回又以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的這部作品,引發高度關切與討論。

從作品本身出發,這齣戲其實和一般觀戲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是一齣戲,又或說它不僅僅是一齣戲,而是更靠近儀式的一種內在動員。聲音、光線、物件、舞台……出現時,都無比簡易卻在潔淨中令人屏息。當戲一開始,旗幟的變換透過穿越性別的軍人,以及臀上的鈴噹,完成一種召喚後,只需一桿天空降下的桿子及敲打聲,便拉開從暗幽中浮現的一組意象:荒野戰事中,打破時空框架的靜默風暴,從一個躺在懷裡的嬰孩開始。這便是儀式帶來的震盪感。化約的說:讓我們既靠近那被現實拉遠的時空,也疏離於被現實規訓的生存市場。這是儀式感發生時,我們所處的狀態。

儀式帶來的救贖與懲戒,成就這齣戲的核心面向。最大的原因,當然來自從一對清教徒夫妻,以及僅有的幾顆乾旱馬鈴薯,所帶來的場面。這是開拓者的飢荒,翻閱美國獨立建國之初的史頁,比比皆是。然則,我們卻在這儀式性的場面上,窺見超越歷史的共同記憶。這記憶,以一種殘酷的詩意,向我們展示宗教的罪惡恰是神聖的一體兩面。清教徒所象徵的美國,原本是歐洲人對法國大革命後失望,投射在美國的烏托邦夢想。其關鍵字眼便是平等的民主國境。然而,事實非只與願有違,且大大違背基本的願景。這也是本劇引用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二百年前寫作《民主在美國》(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這書,卻並非搬演該書,而是重新創造另一個《美國 民主》的想像場域的重點。清教徒妻子飢不聊生,生存就是問題。然則,體內卻潛藏著充滿憤怒與原生意識的原住民。當血流從口而出,這妻子說出原住民語言時,伊的靈魂已然被剝奪者所佔領,而飢腸轆轆的清教徒,在虔誠的基督信仰面前,因為全面融入上帝選民的優越感中,早已成為歧視、暴力、侵犯、掠奪美洲原住民的共犯。

這是懲戒,因為被剝奪者從剝奪共犯體內,像附身般痛苦冒出。這也當然是薩滿儀式對召喚亡靈的救贖。然而,最關鍵的是,這救贖其實充斥著危機。因為犧牲的,不論原住民或清教徒,都是一場稱作民主的獨立戰爭下的底層民眾。

潛意識的運作,在劇場創作成為表現的特質。但,歸結來看,人們如何從意識流回返自身的文化傳承與社會認知,對於廣泛的第三世界文化而言,具備了一種文化抵抗的面向。這面向直接朝向帝國主義與西方資本主義,特別是美國主導下的世界霸權體系,卻是不須在創作中詮釋與明言,而在一定層面成為潛流的!就以拉美文學中的馬奎斯為例,在《百年的孤寂》中,出現的一道逆向著階梯攀爬而上的綠色血液,當然與拉美在西方殖民下的現代主義小說中的超現實潮流有關。但,拉美作家通常在述說中,將重要的導向朝著哥倫布所代表的西方帝國消滅的馬雅文明神話,作為拉美文明的的源頭與表徵。這是有其美學立場下的主張。

在這裡,《美國 民主》一齣戲對台灣觀眾而言,有其因冷戰後美國元素內化進這個反共親美社會,得以討論的介面。當然,這是一齣以十八世紀獨立戰爭時期的美國,作為背景的戲碼。但,整齣戲後半段以隔著一片薄紗的夢境來現身,就有超越特定時空的聯想,存在舞台上的動靜之間。戲劇將近尾聲時,清教徒妻將一具黃金般洗亮的「犁」推離,留下嬰兒躺在空曠的舞台,一個孤單的存在。上方投影下如鐵臂一般的兩具支架,意象費拆解。導演在演後座談中,也建議性的說:或許是天空的眼淚。這一切,果然如夢似夢,歧異多層。

然而,這夢是巨大且殘酷的,並有一種歷史的森然,隱藏其中間。然而,這森然卻讓我們回到馬克思在《路易 波納帕的霧月十八》所形容的隻字片語。他說,十八世紀資產階級的革命,「好像是被五彩繽紛的火光所照耀;然而這種革命為時短暫……人們一直是沉溺於長期的酒醉狀態。」相反,無產階級革命,「在自己無限宏偉的目標面前,再三往後退卻,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時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

援引馬克思的經典,拉大這個終結的殘酷夢境,整個夢境所驅動的巨大悲劇感,或許完全生產出另一種想像的內涵。但,這是《美國 民主》夢的某種異境再生。如果,美國夢的共同記憶一直附著侵犯與霸權的意象,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當代詮解,有其超越現實想像的美學意象,他說:「不承認波灣戰爭,因為它已不是戰爭,而是軍事產業的恐怖行動……。」在這裡,慘酷夢境所指涉的上帝選民的歧視性霸權,從美國建國以來至今,跟隨資本主義與科技的突飛猛進,其本質從未改變。

「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拉美作家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 在《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Las Venas Abiertas de América Latina)中的名言,隔著時空的夢境,似乎呼應著《美國 民主》的這場慘酷夢境。因為,恰如布希亞對美國夢的發言:「你們的反抗,我沒有興趣。我有興趣的就是當是世界警察,在想消滅你的時候,瞬間透過戰爭科技消滅你……」

《美國 民主》

演出|拉斐爾藝術合作社
時間|2018/12/07 19: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經歷了二世紀的「美國民主」,在資訊時代的今天,陸續出現一些費解的弊病與令人錯愕的現象,當時托氏所提出的負面發展預言,也一一的浮現,這個一度做為衝破王權政治的新興政體,如今也開始受到了挑戰。(范綱塏)
12月
25
2018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