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編撰莎士比亞們《321小戲節》
12月
08
2016
終章之後(321小戲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4次瀏覽
邱書凱(自由工作者)

逢迎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全球各地皆不約而同舉辦各式活動,向這位大文豪致上最高的敬意,321小戲節迄今籌辦至第三年,當然也不落人後,以「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為題,邀請四組創作人馬於321藝術聚落發表作品。令人扼腕的是,十一月二十七日由於台南雨勢不絕,嚴重影響演出進行,末路小花《去他的森林》成為遺珠之憾。下文僅能以筆者所觀賞的三部作品,依照先後次序進行分享。

有別於過往的創作者都在日式宿舍內部或庭院展演,《悲劇的靜止》反骨地選在聚落旁空曠的廢墟沙地,四周昏暗、寂靜,打在地上的泛光燈格外引人注目。整個演出可分為五大段落,由七位表演者共組,除了碎屑式的的囁嚅、哼唱、呻吟外,近乎沒有語言(或者說是創作者刻意捨棄語言),既非典型的戲劇(抹煞角色、情節、語言),也絕非能單純地定義為舞蹈。每段由二至三人為單位,透過身體的動作與接觸構成模糊的情境,其中亦不乏行為藝術的創作色彩。本演出自莎翁作品中「概念式」地抽取元素或故事,並以「紅色」作為串聯的核心意象,包含男、女雙雙自刎吐血與男子手中的紅玫瑰花束;以腳掌踩腳背形成的男女雙人舞,在另一女子介入下觸發為三角關係,不久,後者倒地吐血;女子被動地穿上四層膚色絲襪途中,不斷呻吟、撫摸自己,又將絲襪撕破,紅色的液體從陰部滲出,別有性愛與生產的想像;女子不斷搓揉沾血的雙手,接著又像孩子般被動地重複刷牙、漱去口中血水;最末,一位女子拿起泛光燈依序照向每位表演者後,將燈光朝向一叢高大的樹林,緩緩蓋上紅色的透光色紙。

觀眾的任意遊走,讓「觀看」與「被觀看」同時體現,當表演者被近距離觀看,而形構另一層表演時,彷彿觀眾也是演員、演員也是觀眾;再加上光影隨著表演者的移動,時為面光、背光或側光,間接造就多樣的影子,影子的特質更加模糊觀演的區別,意即所有人都身在其中,這番寓意在結尾時便化解:走向樹林中隱沒的女子以及鐵門的敞開,使觀眾依然意識到自身的身分,產生自我處於不同時刻的多重認知。相對於莎翁歷來以「語言」、「戲劇」作為表達工具,創作者反其道而行,卻也自其中暗藏(《羅密歐與茱麗葉》、《馬克白》)、爬梳(將人物相互交織、表現人物心中情愛等,能在諸多莎劇中瞥見)脈絡;可惜的是,表演的內容、形式不易與光影效果、觀演關係栓起明確的連結,手法與敘事角度獨到,卻不自覺迷失在一片血紅色的幻象。

《沙士.B.亞》是齣台語劇,在日式建築的庭院演出,觀眾席是道地的塑膠矮板凳,設置在一張張桌子旁,每張桌上會擺放一盞電子蠟燭、莎劇中的象徵物(骷顱頭、模型船、裝著玩具眼珠的透明罐子)以及一本菜單(內容是莎劇中「經典台詞」的節錄),牆壁上掛著一幅一幅水果畫,寫著關於莎劇的水果(葡萄是皆大歡喜、櫻桃是仲夏夜、蘋果是第十二夜),加上天上懸掛的燈泡串,彷彿來到混搭台式風格的日式庭院西餐廳。劇中雖然有兩位演員,卻盡乎是男角盧志杰主場的脫口秀,一開始,他推著獨輪推車進場,以「怎麼那麼多人」打破鏡框式舞台將觀演一分為二的疆界;緊接著,要觀眾仔細想像他吐露的情境,近距離地穿梭於觀眾之間,並透過「擬聲」的技巧與群眾互動,好比四百年前的英國,觀眾在劇院或站或坐觀戲的光景,藉由文字如「詩」的力量召喚觀眾的想像力;在老唱機與光影的催化下,他背對觀眾換裝成為手持摺扇的算命仙,在「鴨母王」朱一貴的傳說中,對應著《馬克白》女巫預言的情境。隨後,與開設文創商店的女子共同變裝,搞起拍賣的生意,賣空氣、賣繞口令、賣沙士.B.亞(維士比+莎莎亞椰奶+保力達B)。最後,以翻譯《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兩齣戲的經典台詞為台語,離去作結。整齣戲擅用莎翁戲中戲的結構技巧,讓男演員在輕巧的服裝、道具輔助下,跳躍於不同的角色,試圖抓住莎翁擅於「說故事」的精髓並結合在地方言,效仿他精於「偷」故事的技巧,自生活中發現、攫取且注入新的生命,戲中的轉折雖然稍嫌強硬,前後間缺乏邏輯關係,但從脫口秀的角度來欣賞,「語言」的文學內涵確實被創作團隊「喜劇性」地開鑿,並以幽默、通俗之姿融入到戲劇形式加以體現。

相較於前兩部作品以戶外作為場景,《終章之後》選擇在日式建築室內的主體空間演出。故事描述老詩人有位繼承的女弟子,她在才思枯竭時分,有兩位女子的聲音自石桌內湧現,女詩人將石桌打開,兩位女子如魔法般從中迸出,只為完成一項約定:取得完整的故事。如是,女詩人訴說著墨水中的字句,兩位女子卻反駁她抄襲老詩人,爭論中,女詩人道出迥異於老詩人本有的情境;最終,兩位女子被收押至石桌內,女詩人則脫下長衫,自大門拂袖離去。整齣戲以後設的筆法切入,兩位女子彷若從文字縫隙中攀爬而出的劇中人,令人憶起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的身影。戲中戲的結構以《李爾王》三姊妹的故事為基底改寫,把長女與次女改編成東、西夫人,並將《馬克白》嵌入前者,《哈姆雷特》鑲進後者,大膽地拈拾莎劇於股掌之間,使原劇中毫無干係的人物彼此縝密交織,不同凡響。顯而易見的,老詩人亦即莎士比亞,截然的是,擅長以詩入對話的他,在本劇轉以散文入對話,敘述與對白穿插並行,極富「新文本」的寫作風格;而當時因社會風俗形成劇團全男班的演員體制,阿伯樂戲工場的全女班別有一番趣味;向來多以男性作為核心要角的莎劇,如今亦顛倒翻轉。然而,戲中戲外的《奧賽羅》擺放在全劇結構的前、後作為呼應顯得孤立無援,難以牽繫整齣戲的情節;再者,女詩人在兩位女子被壓制回石桌前所編創的故事與制伏的原因不明就裡,形成了懸問。落幕前,老詩人的聲音伴隨著雷雨聲迴盪,好似《暴風雨》的普洛斯彼羅(Prospero),他呼風喚雨開創了一趟旅程,也為此靜靜地收尾。女詩人的離去自然是創作者的自謙,屋內所流傳的,正是莎劇永垂不朽的經典,即便歷代改編難以數計,亦無人能及。

遑論徹底研究莎士比亞的人生,要讀透他將近四十部的劇作如潛至大海撈針,在四十分鐘的演出時間限制下,各組人馬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分析、解構再建構莎翁的文學,在形式、語法、概念各異的三組展演中,若要齊頭式地綜合討論肯定是欠缺公允,反倒是在各自設定的框架脈絡內,得以望見莎劇啟發當代創作多元且無窮的可能性。也進一步地證實:「普遍性」不是莎士比亞本身所固有的和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地緣和不同文化裡歷史地重新建構。【1】

註釋

1、田民 著,《莎士比亞與現代戲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6,頁2。

《321小戲節》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影響.新劇場、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6/11/26 19:30、20:30;2016/11/27 19:30
地點|台南321巷藝術聚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謂的甜而不膩,也可能是一種在劇場與社會的協商空間中的自覺與知性,一種張力時空中所生產的動力。也像是在小戲節這兩周的321巷藝術聚落,混搭了創意市集與流動夜市兩種風格,看似被定型了,卻又並非如此。(吳思鋒)
12月
19
2016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