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與彼岸之間的流浪《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3月
05
2012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8次瀏覽
方祺端

忘了誰說的,當一個人遠離家鄉,能回家的叫做「流浪」,不能回家的叫做「放逐」。

我不是臺灣人,也不是美國華僑,從沒去過那曾經的西門町,也沒有踏足過紐約的美國夢。沒有讀過原著小說,不認識陳俊志,知道卻不太熟識黎煥雄的劇場風格,卻無礙著劇場裡的種種共鳴,於我而言,是經歷了一場破碎人生的自我治療。

宛如複調小說的多聲部手法,演出裡的每個角色都曾經擔任敍事者,形成了綿密的多重對話形式。簡要而言,多聲部就是甲的故事,往往由甲的敍述與乙的敍述(或許尚有丙、丁、戊)同時建構,顯出不同角度的書寫,不再有唯一、獨尊的意識,而是以眾聲喧嘩的情境出現。多聲部手法落到《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這演出裡,由於敍事者、敍事結構經常轉換,造成故事面貌變得破碎不清,然而,這樣的敍事形式與效果,卻正正與故事中破碎家庭的內容遙相呼應。

在演出中,無論是別人或是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無缺的故事,即便是戲份最重的J也不例外。每個人喃喃道出的,或是某個場景的描述,或是某一時刻的心境,卻都只是片段而已。觀眾無法從同一個人的口中,得知故事的全部。唯有拼湊各人的敍述,才能得出一個大概的故事。故事裡的每個人都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人都沒法說出完整的故事,對這已經碎裂的家庭來說,完整的只有那張在記憶中已然模糊的照片,於是我們所看到的,也是一個由記憶建構而輪廓模糊的故事。

J是故事裡唯一連著眾人的點,從臺北到紐約,再從紐約回到臺北,J流離在散失的家人的生命裡,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安頓下來的家。這屬於J的流浪旅程,從父母離開家裡到紐約的那一刻開始,以時間與空間方式同時進行,形成與家人實際上與心理上的距離,而撕碎了其往後的半生。同性戀的身分預言著J不單止過去與現在未得,即使在其未來也無法獲得一個完整的家庭,更加加深了這種碎裂感所帶來的傷痛。

對家庭照的種種追憶暗示著J對團圓的渴望,在演出的最後,舞臺上的紗幕後出現了一家人合照的黑影,是久遠回憶已經模糊的面貌,也是其深藏於心底裡的渴望。只是這個渴望並未能得到完足,而J也只能透過想像爸爸與姐姐鬼魂的互相諒解,為僅餘在臺灣的家人創造一個小小的團圓。縱使只是想像,然而在劇場裡具現出來以後,至少讓人稍稍排解了故事裡濃重的破碎感。

縱使無法得知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的從前與以後,但那刻骨銘心的傷痛卻是清晰得彷彿振動著空氣。劇場需要的,只是誠實的生命,而或許每個人所需要的,都只是──

歡迎回家。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12/02/2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