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之後《BOMSORI小提琴獨奏會》
3月
22
2024
BOMSORI小提琴獨奏會(巴哈靈感提供/攝影王俊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5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近年來,全球唱片大廠德意志留聲機一共將三位韓國年輕音樂家推上大黃封面,分別是小提琴家Bomsori Kim(金本索里)、鋼琴家趙成珍(Seong-Jin Cho),以及女高音朴慧尚(Hera Hyesang Park)。Bomsori 2015年曾與曾宇謙、康珠美(Clara-Jumi Kang)同屆競爭柴可夫斯基大賽,雖然當年並非得到最佳名次,但由於與蕭邦鋼琴大賽冠軍布雷查茲(Rafał Blechacz)的合作,以及德國留聲機唱片公司的加持,成為這一輩最活躍的演奏家之一。本次台北場的獨奏會並未能邀請布雷查茲一同獻藝實為有些可惜。而本次同台演出的鋼琴家伊利亞.拉什科夫斯基( Ilya Rashkovskiy)亦為金本索里長期合作的鋼琴家。

本場開頭的舒曼《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身材嬌小的Bomsori展現相當靈巧的演奏,快速音群的加速度,每一顆音都給予相當飽滿的音色,頓挫有力,快速音群也都紮實給出,其銳利與飽滿明顯可以聽出來Bomsori受韓國與美國訓練的影響。第一樂章尾聲疊加與衝刺,更是明顯在音樂會開頭便順利吸引了聽眾的目光。相較於第一樂章的重量,第二樂章的長音與嬉遊的小音符搭配,以及讓度旋律給鋼琴家的片段,則為整體演奏添加了更好的層次感。第三樂章的快速開頭,Bomsori與拉什科夫斯基所呈現的,以安全取代刺激,禮讓取代了追逐,筆者期待的興奮感略少幾分,完成得有些太過容易。

接連兩首的柴可夫斯基,《美好地方的回憶冥想曲》因為翻譜時的小意外,反而讓音樂有瞬間真空的快感,這首曲子也展現了Bomsori豐滿的琴聲,但音樂上卻採取了相對冷靜與安全,少了些對於「追求不可能」的大膽。而另一首《詼諧圓舞曲》則是完全地信手捻來,炫技的A段完全放開,Bomsori也在B段展現出了理想的歌唱性。


BOMSORI小提琴獨奏會(巴哈靈感提供/攝影王俊凱)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演奏的層次感也相當清楚,Bomsori飽滿的音色也在這首作品當中,為音符中的異國色彩有極佳的襯托。而Bomsori的演奏,無論是運弓或是所呈現的音色,對於德布西的《小提琴奏鳴曲》,皆是以豐滿來呈現,弱音演奏仍帶著幾分銳利,甚至有些過度豐富,每一個樂句都說得清楚且認真,但另一方面也犧牲了些如絲的喃喃。

收尾的維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浮士德幻想曲》則一眼可看出是Bomsori的拿手作品,無論是演奏時展現的自信,或是遇到高難度技巧時在台上能定如陳鐘,Bomsori皆可以用已內化的力量迎刃面對,大大方方地展現出自己要出絕招的架勢,整部作品的層次感也是整場音樂會最理想的,與鋼琴二人皆火力全開,所呈現的音量比例也相當均衡。

當今的小提琴家要成名,對於相比三十年前萎縮許多的古典樂市場而言,除了演奏技巧之外,獎項、賣相、人緣、話題性樣樣缺一不可,成名之後還需要貴人連推好幾把,或許是指揮大師與經紀公司的賞識,獲得重點舞台的亮相機會,或是與音樂大師的合作,激勵出更高明的音樂水準。然而比賽每年仍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優勝者,然而近年卻少有幾位能獲得如Bomsori這樣的機會,筆者認為這與波蘭的維尼奧夫斯基大賽習習相關,Bomsori不但從相對少被耕耘的波蘭曲目開始佔據一席能見之地,並能偕頂尖的波蘭演奏家合作,並被大牌唱片公司看見,讓他可以在一輩之中脫穎而出。如今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天后,如吉妮.楊森(Janine Jansen)、莉莎.巴蒂雅許薇莉(Lisa Batiashvili),當年皆非眾人熟知的音樂比賽首獎得主,現在卻都是叱吒樂壇的「天團專業戶」,Bomsori的演奏生涯未來能否再被推到另一個高峰,還值得持續追蹤。

《BOMSORI小提琴獨奏會》

演出|小提琴:Bomsori Kim、鋼琴:伊利亞.拉什科夫斯基( Ilya Rashkovskiy)
時間|2024/03/1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