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底的生命敘事定向?《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
3月
05
2024
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囝仔人提供/攝影林筱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6次瀏覽

文 楊美英(專案評論人)

所謂的物件劇場,近年越來越多創作出現,而且所運用的素材,包括日常生活的各式用品、光影效果,甚或舞台裝置、投影、化學酸鹼作畫等手法,使得敘事表演的情境更加層次豐富,值得關注。例如2023年八月「魚池戲劇節」在廟內演出的「囝仔人」,雖然當時受限於場地和音響器材,但現場所見《你叫什麼名字?》,運用光影、物件、聲響、口白進行敘事,有其特色,留下深刻印象。

「囝仔人」2021年完成戲劇╱繪本雙線創作計畫的首部曲《節氣果物語──夏之章》,2023年著手進行二部曲,在繪本《落下的果子》上市之前,推出劇場版《果子去哪裡》,以斑斕的光影、色彩、物件等,在小型黑盒子表演空間裡述說一個柑橘家族播遷繁衍的歷史,同時企圖藉此呈現一段關於家的濃厚情感記憶。

開演前,觀眾眼前的舞台上,一個個紙箱堆疊,正如我們平常搬家前後面對的景觀,可能是即將告別一個地方的離去或是才剛要展開的新起點。這個場景,是整場演出的基本畫面,在演員走入述說之前,已經有所鋪陳,特別是舞台底端的暗黃光影斜照、煙霧飄渺,到了劇終,光影再現,更顯昏黃暗沉,乍似歲月悠悠靜好卻也默默流變。

一只如不速之客、從老家寄來的箱子,啟動了敘事──女演員叨叨念著滿滿的箱子裡面「總是會放著當季的水果,春天有枇杷,夏天有火龍果,秋天有水梨,中秋有柚子,而冬天呢,就會有橘子」,引出了「果子時鐘」的譬喻。當下的言語雖然狀似抱怨,但隨著剝開手上的柑橘一瓣入口,酸甜滋味即顯迷人,也可說是呼應了劇中人物表達對家的眷戀。

之後,隨著由物件代表的媽媽、爺爺等角色陸續登場,觀眾跟隨劇中時光倒流,進入演員的童年回憶,重點之一在於過年期間眾多親戚齊聚一堂,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連帶借用了大小尺寸品種不同的柑橘家族一一介紹了高矮胖瘦老老少少的家族成員們。


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囝仔人提供/攝影林筱倩)

日常生活的物件幻化

全劇敘事的表演手法可說細膩,譬如:演員打開箱子的時候,可見裡面有光影折射,有助戲劇魔幻效果;又如揮動的雞毛撢子、鍋鏟、橡皮手套,代表嘮叨的媽媽;板子,可化為飛毯;書本的翻頁,成了飛鳥一般;一張桌子、一座檯燈,便是聚光燈下的一方舞台,斜角拉出一條線成了高峰峭壁,兩隻手拿著緩緩攀升的球體,象徵整個柑橘家族系譜老祖先的相遇(如:寬皮橘、香櫞),爾後,則是在桌子下方打開一面透光的畫幅,手動搖轉畫面流動,衍生出檸檬、萊姆、甜橙、葡萄柚、柚子等,視覺效果精巧而優美。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再者,作品中的故事,承載了什麼樣的世代記憶,也是令人好奇的。因為,劇中的爺爺開始敘事的口吻(包含一般概念裡的外省口音)和內容,大致指向了1950至1980、1990年代的舊曆年過年習俗(包括貼紅字「吉」、發紅包),一方面符合某種存在台灣社會大眾所知的文化形象;二方面卻又思索著,每個活生生的故事總是會具有共通的普遍性之外,同時因著特定的時空環境,出現個別特色的差異性。於此,一顆顆柑橘家族勾起的年節回憶,與劇中主人翁的角色設定之間,存在什麼時空關聯,不免顯得模糊,期待有所發展。

綜觀整個作品,其中的人物與柑橘,可說互為隱喻,幽微而貼切。從開場時出現的果子,熟成後被摘下、打包、裝箱,就此展開行旅。「果子時鐘」繼續運作,旅程中的風景千變萬化,「子籽長成了一棵樹」,驀然回看才發現,他自己成為了新果子的家。這段使用了酸鹼作畫、剪紙投影等表現手法,為全篇敘事展現了斑斕光影、色彩繽紛、節奏舒緩有致,最後,謝幕前的舞台重返靜謐,有如夕陽餘暉的黃光汩汩,流露日常生活氣韻,耐人尋味。


《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

演出|囝仔人
時間|2024/01/20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