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無法參與的表演:翻面聆賞黑人翻身後的翻唱《B-Side》
9月
11
2017
B-side(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8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雖說賽佛郎 (David Savran) 著名的專書標題是以「打破陳規」(Breaking the Rules)來形容伍斯特這個已成立超過四十年的所謂前衛劇團 【1】,吾人仍當以前衛標準來檢驗:若說身體極限派,伍斯特從來並未如亞陶(Artaud)的暗黑,或博登(Chris Burden)的賣命來得驚世駭俗;若說哲理冥想派,從未如葛羅托斯基(Grotowski)的貧窮劇場來得豐富,或康鐸(Kantor)的死亡劇場來的活脫; 若說表演藝術的情色逾越/愉悅甚至也未曾超越甫過世的阿貢奇 (Vito Acconci)檯面下打手槍,或慕約(Otto Muehl)檯面上打炮的情色暴力來得直接了當。

由是,與其說伍斯特打破陳規,不如說是不按牌理出牌。即使在族群及性別議題也曾備受爭議,伍斯特雖批判體制,卻非強烈反體制,其前衛在於不斷創新,勇於嘗試。因而,我寧願將其各界備受稱譽的實驗性格(experiment),改稱嚐試性格 (essay),亦即將其創作看作散文(essay)看待。

B-面(B-Side)就是這樣的小品散文。整張骨董專輯一首接一首如實翻唱,一人主唱/述,兩人伴唱,一個伍斯特招牌的顯示器,一個液晶螢幕,構成一小時的小品式雜文。一如劇團往常風格,不拘形式,揉雜所有可能的表演類型:說書的敘事、歌謠的敘事; 或獨唱/白,或重唱。說書人是歌者,更是聽眾,最後是觀眾。而觀眾當然也是聽眾,聆聽一個歌迷反芻他所聽到的,再以表演形式回饋給觀眾。

妙就妙在,雖然導演,亦是伍斯特的台柱演員之一的沃克(Kate Valk)表示,這是唱片專輯詮釋(record album interpretation),【2】但卻又擠壓重新詮釋的開放性,而盡可能以貼近原版的「臨摹」,所謂的 channeling,來替代一般所謂的翻唱(covering)。原版原唱的聲音被遮蔽(cover),卻又可以清楚從耳麥中聽見遮蔽的音軌/軌跡(track)。而這軌跡,雖然在表演呈現上,似乎等同其音量般的微不足道,卻極其關鍵,因為這是歷史的軌跡。

若唱片是文本,遮蔽下幾乎零詮釋的音軌就是偶聞偶不聞,飄忽卻不容漠視的潛文本(subtext)。這歷史潛文本也是此純美國非裔表演的前文本 (Ur-text):幾世代先祖的黑奴勞役史。專輯中多首歌曲,包括第一首,都是黑奴在棉花田苦中作樂的勞動歌 (work song) ,而錄音源頭則是 1960年代德州監獄黑人囚犯所吟唱的歌曲。十九世紀的田野,對照二十世紀的監獄,何嘗不都是囚禁黑人的樊籠?

主要說書/ 演唱者所引述的採集歌謠作家傑克森 (Bruce Jackson)說得好,這些勞動歌原本是沒有觀眾的,無法參與的,幸好(fortunately)無法參與。今日翻唱的黑人是何其有幸,能夠在自由的天地中,無須在奴役的勞動環境下開口。於是乎,表演的道德問題隨之而起,痛苦的歌可以歡樂地唱? 苦中作樂,易時移地,作為旁觀者、後來者,有無道德適切性?

也許這就是此劇希望觀眾反思的課題之一,尤其是美國海外觀眾。黑人的奴役史當然於我無涉,也很容易就將其布爾喬亞娛樂化,把聽黑人藍調、靈歌、爵士,皆文化資產化為卓越品味的一部份。配樂化的後果,當然是忽略其背後歷史音軌, 翻唱下遮蔽的奴役潛/前文本。因而,原本在棉花田野中齊唱,在黑人教會中合唱,到了劇場裡,除了台上兩位排坐的黑人歌者,多時旁觀,不時加入,黑人歌曲在教堂傳統所謂的「你唱我和」(call and response)習俗,並未自然延伸至其他觀眾。除了唱片詮釋終結後,對觀眾作勢收錢的短暫互動外,這對於通篇表面看起來相當單調枯燥地「把唱片從頭到尾唱一遍」的表演形式,反而可能是刻意的選擇:藉由排除觀眾參與的可能性,來排除同樂娛樂化的可能; 藉由放大靜觀細聽的空間,來提高反思的向度。

歌/述者原本身後的屏幕背景是自己拍攝自家聆聽此唱片的房間,意味著觀眾被引領至他的個人私領域,分享他欣賞的專輯; 最後他由歌者、聽者,再度退至觀者,在座椅上觀賞房內蹦出的新屏幕:上演的是百年前的黑奴,在棉花田中高唱勞動歌; 由是私場域同框了公領域,個人史融入了大歷史; 歷史錄音 (historical recording),也是歷史紀錄 (historical record),都是人類流傳的珍貴音軌,經由劇場呈現多重鏡框式的表演場域來放送:是私人客廳、演唱會場、福音教堂、德州監獄、棉花田。當然也是教室,拓展聆聽與觀看的空間,channel 的重點並非臨摹的相似度,而是新開發一條通衢管道,讓新調頻可以展演被商業炒作的 A 面所遮掩的 B 面唱片; 沉鉤隱沒的歷史,提供聽、觀、思的寬廣空間.

註釋

1、當然 1986 年出版時,伍斯特算是成立十年的資深前衛團體。

2、伍斯特首先在 2014 年完整詮釋 1976 年的專輯唱片《早期震教徒靈歌》(Early Shaker Spirituals),請見王寶祥於《PAR表演藝術》雜誌專訪 (Aug, 2017, p. 112)。

《B-Side》

演出|伍斯特劇團
時間|2017/09/09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