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寓言時代《白色說書人》
10月
18
2017
白色說書人(同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50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白色說書人》,究竟要說的是什麼故事?一個關於「白色」的故事?還是說書人是「白色」的?什麼又是「黑色」的故事?誰又該是「黑色」的呢?在這個眾聲喧嘩的社會裡,人們面對各種議題論爭時,時常是兩方人馬各持己見、非黑即白,吵得不可開交。然而,面對各種立場、懶人包並陳,誰又曾好好聆聽彼此,好好地說完一段故事呢?理解彼此呢?《白色說書人》這部作品,講述關於臺灣「白色恐怖」的故事。但,編劇詹傑並沒有將「白色恐怖」的諸多歷史事件剪貼在這部作品當中,也不如以往處理此主題的作品多以控訴的敘事角度、口吻敘事,而是從一位兒子(邱安忱飾演)在父親頭七的當晚試圖叫喚父親的靈魂,於父子之情中展開了本劇。

掌中戲是這對父子情感最好的聯繫,同時劇中父親的扮演也多是以掌中戲偶廖添丁、孫悟空、武松的形式出現。對兒子而言,在天花亂墜的故事裡,父親是百變的、是神通廣大的,但接著故事的持續講述,帶出紅葉少棒、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等背景,一直到了父親老年之後,揭露了兒子的身世之謎,父親便從百變的、神通廣大的形象,變為一名加害自己親生父親的罪人。但,詹傑無意在劇中控訴,而是在真相昭然若揭的過程中,寫出兒子對父親的看法,並將在那緊繃、密不通風的時代中的父親王添財,他如何面對政治、愛情、友情、親情、自我等種種矛盾,鮮明地刻畫了大時代中小人物的自私、卑瑣與無可奈何。從人與人的情感、個人的生存出發,將創作主旨寄寓於劇中的愛恨糾葛,對於時代作出最大的控訴。

除此之外,此劇在實驗劇場以藍白紅三色框出一鏡框舞臺,舞臺中又擺置、懸吊有許多能夠讓掌中戲偶演出、操偶師得以藏身的紙糊佈景如水族箱、冰箱等等,特別能夠展現臺灣野臺的氣味外,也讓傳統掌中戲能夠毫無扞格的進入當代劇場,靈活的在觀眾面前展現。除此之外,後頭留白的紙幕,在剪紙、投影設計的巧思下,將人物的想像、情緒、情境等,如夢似幻地投射在舞臺上製造出美好的,又或是緊張的氛圍,與舞臺整體鮮豔飽和的色調搭配是相當一致。掌中戲操偶師吳榮昌與黃武山是舞臺上最奪人目光的表演者,無論是口條、語言,或是偶與偶之間伴著鑼鼓點的翻打、飛騰,都讓人相當驚艷,特別是王婆出場爬梯一段「潮州調」的演唱,更是增添了許多韻味。

《白色說書人》在戴君芳的執導下,無論是劇中的節奏、戲曲的涉入,又或是裝置的進入,舞臺上任何一部份都能見其細膩經營之處。任何一部份都不顯突兀,整體的配置與調度上,其中的流暢、協調是清晰可見的。不過,在這部作品中仍有稍嫌可惜之處,一是邱安忱的獨腳戲,二則是劇本語言的節奏韻律問題。《白色說書人》除了掌中戲演員之外,邱安忱可以說是獨挑大樑,只可惜,演出人物的區隔並不大,角色變換間不夠分明俐落。再者,邱安忱所演出的人物時常在國、臺語之間混雜使用,劇本語言中的韻律感就不得不被放大檢視,也或許是語言使用的習慣不夠貼合人物,比較起掌中戲操偶師的演出口白,確是少了許多力度。

最後,關於《白色說書人》這部作品,編劇詹傑抓住了一個相當核心的想像──「廖添丁」。從「廖添丁」義賊的身份,連接到故事中的「不死形象」,然而將創作者形塑出的不死形象以及觀眾們的瘋迷,連接到當時人民對政府的精神反抗,增強了劇中現實與想像之間的衝突。《白色說書人》是一部觸裡敏感議題的成熟作品,特別是寓言於「戲」並不容易,很容易就過於控訴和口號、標語化。然而,在思考議題、實驗展演的同時,創作者或許仍不能忘記,好好的述說一段完整的故事和情感,或許是讓觀眾在議題中由淺入深的最好方式,就如這部作品,不刻意用艱澀名詞、營造低迷嚴肅氛圍,穿插著笑料調劑劇情,或許會更顯其中之蒼涼吧。

《白色說書人》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7/10/1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白色說書人》的結構,我們最具體的發現在於:歷史作為共同記憶的一個環節,並不是時空過往的重提,而是因著當下生活中的點滴連帶,在我們的面前重新回復了生機。(鍾喬)
11月
13
2019
藉由身分與過去的逐漸揭開,走進對人性的琢磨,而非歷史事件的陳述。在「走出白色恐怖」的漩渦裡,「走進/近白色恐怖」。而那些對時代的控訴,就平平穩穩地放在我們對生命、身分所無力決定的剎那。靜謐,卻沉痛。(吳岳霖)
10月
26
2017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