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幕影像與劇院現場之間《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4月
14
2021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Julien Lamber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3次瀏覽
梁家綺(專案評論人)

據說,人在死亡的那一刻,人生會像跑馬燈,因果幕幕相生連映,但《指尖上的幸福人生》(後簡稱《指》)說,不是這樣的,死亡只會留下一個殘影,其他的則煙消雲散。整個演出在仿催眠的結構進行,觀眾接受指令:「一、二、三——」後經歷七次全新的死亡,再從遠方返程。不論你認為人死的瞬間究竟會留下什麼,《指》在劇場中運用種種方法所創造感官經驗,確實帶領觀眾經歷一場(由創作者所詮釋的)死亡體驗,真實且如夢虛幻。

舞台被分成上下兩部分,佔約二分之一寬的銀幕懸置舞台上方即時轉映銀幕下方所創造出的影像,觀眾會看到創作團隊極其忙碌卻有條不紊的操作攝影器材、推移場景模型、創造燈光或煙霧效果、伸出手指成為人的幻化。將舞台現場即時攝影投影轉映的手法在劇場並不少見,但《指》提供了劇場中少有的電影影像技法:攝影鏡頭的挪移、視角的選擇、多台攝影機在不同場景瞬間轉換的剪輯效果,所以在銀幕中觀眾得以透過導演的調度與選擇時而全景式的看到失事的飛機與整片森林,也能隨鏡頭推移從地面伏著的氤蘊霧氣抬升至冉冉閃爍的日光。

雖然知道這些畫面是現場創造出來的,卻彷彿在看一部早已後製完畢的精緻影像,所以觀眾的感官在兩種形式上來回奔跑,一是上方的電影影像,創造出在電影院中「銀幕—觀者(screen-spectator)」的本質關係:獲取愉悅、彷彿從鑰匙孔觀看的窺視效應、啟動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產生與夢的運作相類似的經驗、滿足欲望等心理分析式的可能,提供原先在劇場裡少有的心理反應經驗。同時,透過全能敘事者反覆出現的第二人稱指稱:「你將成為開車男子又或彼岸女子——」,使聽者代入被述者的位置,雖然莫子儀溫潤卻時常聽不清楚的中文配音讓我好幾次死得不明所以,但想來無妨,清楚的線性敘事軸線並非《指》所追求,而是透過敘事將觀者被點召進入電影機制成為文本對象,觀者擺放自己的主體位置經歷死亡,獲取面對未知經驗的愉悅感受。

「是的,這屬於電影藝術,卻又凌駕電影藝術之上」【1】,創作執導暨電影攝影賈柯.凡.多梅爾(Jaco Van Dormael)本身就是一位電影導演,可是《指》並不是一部電影,除了電影影像的創造、銀幕的感官接收,觀眾是處在劇場的三度空間裡,舞台上仍有事情正在發生,觀眾具有隨時挪動凝視目光的主動權力,可以清楚的看見舞台上舞者的舞動、創作者為製造出影像中場面調度的現場調度。雖然舞者不朝向觀眾而向攝影鏡頭的走去的路徑與投射對象某個程度挑戰了劇場的現場性,但邊界本是移動的,劇場或是電影之本質不必固守,而是《指》以並列交錯的形式創造了從平面銀幕到立面劇院來回往返、或根本是同時刺激的接收經驗。

回到形式與創作命題的關係,舞台上的電影拍攝技術展示構成了一個對命題的巨大隱喻——死亡,及其操縱之手。所有的意外事故、災難現場、迷人風景都是舞台上一雙雙手的創造,如同演出最後銀幕裡萬花筒不斷的分裂與聚合,透過展示在舞台正前方的影像製造過程更是一種明白的揭示:倘若此生有明暗起滅、璀璨炫麗的時刻,是有人拿著燈泡串在背後逼近與遠離、有人在一旁噴射煙霧與覆蓋陰影,世界的運行有其操縱之手,但在死亡之前,己身之手仍可撫觸、行走,盡情翻飛舞動。

註釋

1、語出Kristin:〈生如夏花,賈柯凡多梅爾《指尖上的幸福人生》:死去前,你真正活過嗎?〉,BIOS monthly(瀏覽日期:2021/04/05)。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演出|比利時吻與淚創作群
時間|2021/04/03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過,引人深思的是,這道存在於舞台與影像之間的幽微裂隙,究竟是揭露「現實即是虛構」的破口,抑或只是放大奇觀成形過程、彰顯技術表現的踏板?整場下來,節奏明快,流暢無比,裂隙幾乎幽微到讓人忘了它的存在,彷彿深怕阻撓了這場美夢的進行。(吳政翰)
4月
19
2021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